•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1-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1-10)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91.4 6.3折 780 全新

库存1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寺泽薫,(日)熊谷公男,(日)坂上康俊 等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5078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780元

货号SC:9787549635078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晓毅,1961年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北留村。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学院。1987年赴日留学。现为日本国立山口大学教授。主要译著有《文学部唯野教授》、《先秦社会与思想:试论中国文化的核心》、《丰臣秀吉》、《中国化的日本》、《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合译)、《日本味道》、《新史太阁记》(《丰臣秀吉》修订改版)等。主要监译有《铃木敏文的感情经济学》、《铃木敏文的统计心理学》、《孙正义与软银帝国》(预)等。主要日文著作有《世界の歷史と文化:中国》(合著)、等。
主编推荐: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新锐学者译介,整套书开放、客观、国际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此前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水稻传入到王权诞生,从天皇的制度确立到摄关制度粉墨登场,从武士阶层崛起到南北朝分裂,从战国割据到江户幕府一统天下,再到明治维新,近代国家建立。本套书从东亚与世界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今日之日本,乃至今日之东亚以及今日之世界。

每卷以关键问题为锚,日本史学家从内部看自身历史,既有对宏观历史的纵横把握,也有对微观历史的细致体察;讲述既有大家风范,又有超强的亲和力和可读性,专为大众读者撰述。

中文版历时五年,精心打造,设计考究,插图精美,值得日本历史和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从翻译、编辑到装帧设计,诸多细节,无不用心。每卷彩插,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再现经典历史场景,图文互证,颇具风格。

史学名家汤重南、王勇、王新生、刘晓峰联袂推荐:读日本史,这一套就够了。
媒体评论:
  这套书旨在重新审视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重新定义日本社会的形象。

——网野善彦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是代表日本史学界水准的精品。每位著者蕞大限度发挥“术业有专攻”的优势,呈现出开放式、客观性、国际化的史学新风。

——史学名家王勇

我们看过每一位作者的论文摘要和作品,数次召开会议,才决定了蕞终人选。每一位入选的作者都专精自身的研究领域,这是一套研究水准极高的日本史系列丛书。

——讲谈社前总编辑鹫尾贤也
内容简介: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共10卷,4112页,200万字,介绍了日本上下2000年历史。

从水稻传入到王权诞生,从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度确立到摄关制度的粉墨登场,律令国家过渡至王朝国家,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群雄逐鹿、天下一统。尔后,时代遭遇巨大变革,黑船来航、尊王攘夷,在声势浩大的民众运动中,明治维新到来,近代国家建立。

10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10位中文新锐学者译介,以关键问题为锚,以主题划分卷册,注重历史严肃性的同时不乏生动的故事描写,细腻体察个体的同时,又有对列岛各时期有着宏观把握,是一部扎实详实、融合多学科知识、观点新颖的史学经典。

摘要:
        第一节  欢迎来到弥生时代
    “弥生”的起源与意象
    明治十七年(1884)三月二日,有坂绍藏等人在东京市本乡区向冈(今文京区弥生的东京大学校内)的贝冢出土了对弥生时代研究具有纪念意义的一把壶,这把壶既非当时被人们称作“贝冢陶器”的绳纹陶器,也非古坟中出土的“祝部陶器”(现在所说的须惠器1)。这是一把展现了介于绳纹时代与古坟时代之间时代文化的陶壶,所以当时东京大学人类学教室的研究员们将其命名为“弥生式陶器”。因贝冢附近一带分布着水户德川家的大宅院,那里有德川齐昭亲笔题写的《向冈记》石碑,石碑上刻有“夜余秘”(与“弥生”同音)、“春尔向贺冈(向春冈)”等字样,故笔者认为“弥生”二字大概源自此处。
    大正九年(1920),京都大学的滨田耕作等人,根据对大阪府国府遗迹的调查,确定了弥生陶器所在的土层,山内清男也注意到弥生陶器上附着的稻谷压痕。学者们意识到弥生陶器或许是日本农耕民最初制作并使用的陶器,而水稻种植正是在弥生时代成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提及“弥生时代”“弥生文化”,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意象?笔者曾就此对约两百名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大学生对绳纹时代、古坟时代的印象是黑暗、严酷,而对弥生时代的印象则是明朗、平和、生产性(水稻、大米)、有活力、安定、清洁、神秘、富裕……如果用颜色来形容这些印象,大概就是“浅色系”,这与人们对绳纹时代、古坟时代的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之,“弥生”以春天为名,这让人感到弥生时代是进取而又跃动的时代。不过与此同时,在弥生时代向王权诞生推进的过程中,也有一股近似“严酷”的激流,像岩浆一样涌了出来。
    弥生时代的看点
    困扰着我们现代日本人的很多问题,就是在弥生时代逐渐形成的,这些问题大致如下所述:
    1.究竟什么是日本国与日本民族?
    我们动辄就自以为日本国或日本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文献史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倭国正式对外使用“日本”这一国号,是在大宝二年(702)之秋。当时,以粟田真人为首的遣唐使抵达楚州盐城县海岸,县里的官员询问其身份,遣唐使成员回答说,他们来自“日本”。据说,“日本”这一国号的制定可以上溯至日本古代法典《飞鸟净御原令》(公元689年实施)。其后,日本的国家律令体系逐渐趋于完善,为了能在疆域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日出之国”,日本的统治者们开始南征北战,扩张霸权。
    不过在那之前,中国人将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人称作“倭人”。后来,倭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作“倭”或“倭国”。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倭人”以及“倭国”呢?《汉书》记载说,日本列岛有“百余国”。《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则记载称,日本列岛有“三十国”。至少在此阶段,尚无“倭国”一词出现。“倭国”“倭人”所指之范围也总是摇摆不定。那么我们如何将上述记载与迄今为止丰硕的考古学成果联系起来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探求日本列岛上国家的形成过程呢?
    2.如何在水稻种植农业中发现日本文化的原型?
    两千多年来,日本人一直以种植水稻为生,以大
...
目录:
  
《王权的诞生:弥生时代—古坟时代》

凡例

序章 弥生时代的定义

第一节 欢迎来到弥生时代

第二节 样式论和时间范围

第一章 水稻种植传入日本

第一节 水稻种植的开始与推广

第二节 水稻传入日本列岛的路径

第三节 金属器的出现和渡来人

第四节 环壕聚落

第二章 稻米和日本文化——日式农业和饮食生活

第一节 弥生人的饮食生活

第二节 水稻种植技术和开发

第三节 弥生时代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

第三章 青铜神和青铜器祭祀

第一节 祭祀的复原

第二节 铜铎绘画的内涵

第四章 《倭人传》中记载的各国

第一节 战争的开端

……

《从大王到天皇:古坟时代—飞鸟时代》

《律令国家的转变: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前期》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平安时代后期》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镰仓时代》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

《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

《开国与幕末变革:江户时代晚期》

《维新的构想与开展:明治时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