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共同纲领》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4.82 6.0折 58 全新

库存2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翟志勇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78947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2页

字数121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10878947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本书的核心问题意识是,现代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法,以及宪法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八二宪法”为开端的改革宪法阶段稳固下来,“八二宪法”是否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时代的大变革?
★重新梳理看似“失败的遗产”的中国宪法史,藉此透视现代中国的建构路径,理解“宪法何以中国”。
★以历史主义的视野和方法,内在地描述中国宪法的动态演进过程,但并未被浪漫主义的民族文化诉求诱惑,而是转向以历史为公器的普遍主义反思。
★不仅关注中国宪制的发生学,也关注世界法权秩序的重建,思考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民族的使命。
内容简介:
比起美国稳步演进的宪法史,中国几经更迭的宪法史,看似是一笔“失败的遗产”。但问题是,人们是否可以抛开历史而理解现在?是否可以凭空制造出理想的宪制?所谓“失败的遗产”难道不是妄想凭空制造出“美丽新世界”的产物吗?抛开这笔“遗产”,人们是否有可能理解新中国宪制的本质以及构想未来宪制的可能方案?中国宪制的发展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看似截然的断裂,实则有内在的关联;未来中国的宪制更不可能抛弃与这笔“遗产”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说,只能从这笔“遗产”中生发出来。本书旨在探究一个困扰中国人一百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宪法何以中国”:——为什么自清末以来,中国需要现代宪法这么一个西方舶来的“劳什子”?——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法,以及宪法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八二宪法”为开端的改革宪法阶段稳固下来,但“八二宪法”是否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时代的大变革?——既往的宪法史(的经验教训)是否足以让国人据此设计一套社会主义宪法演进的基本法?
目录:
自序宪法何以中国

《共同纲领》与中国的不成文宪法(1949-1954)/1

一临时宪法?/2

二统一战线与政治协商的历史耦合/6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双重属性/14

四三大文件/19

五不成文宪法(1949-1954)/29

优选国务会议与“五四宪法”/41

一何为优选国务会议/42

二宪法实践中的优选国务会议/50

三“五四宪法”的二元政体结构/63

四结语/74

“八二宪法”的生成与结构/77

一历史的叠加/77

二统一战线:民主、革命与爱国/83

三领导与代表/91

四新的宪制设计/101

五多重复合结构/105

监察委员会与“八二宪法”体制的重塑/111

一合署办公/111

二“八二宪法”体制/115

三监察委员会的宪制意义/122

四结语/130

监察权的宪法性质与“八二宪法”的分权体系/133

一引言/133

二分权的理论基础/137

三分权的制度实践/143

四“八二宪法”中的分权/149

五监察权的双重属性/155

宪法何以中国/159

一宪法中的“中国”/159

二宪法序言中的革命叙事/179

三新的宪法观与世界主义/19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