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可桢全集 第10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竺可桢全集 第10卷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08.16 5.2折 208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竺可桢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9257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80页

定价208元

货号SC:9787542879257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很好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在气象学与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杰出贡献。
主编推荐:
★竺可桢
  20世纪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心怀仁爱,吐纳四海风云,肩担民族道义
  笔诠求是,穷格天地万物,尽显理性光辉

★竺可桢日记
  在竺可桢生前,其日记是秘不示人的
  作为史料宝库,如今以全貌公之于世
  历史因细节而生动
  往事因亲历而鲜活
  38年连续记述,1000余万字完整存世
  一代宗匠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本卷收录1946—1947年的竺可桢日记。
  从遵义到杭州,与浙江大学复员过程相伴,记录了战后科学教育界的期望和社会生活的乱相。从巴黎到波士顿,与沿途学术考察相伴,扫描了二战后法、英、美诸国的社会景象。从校园到监狱和媒体,“于子三事件”多角度折射出竺可桢的“求是精神”、教育思想、治校原则、法制观念和政治态度。
媒体评论:
《竺可桢全集》作为竺可桢先生珍贵的精神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中独特的科学文化遗产,将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其鉴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和出版,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优选文化建设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后,我们还要用竺老倡导的‘求是’精神,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竺可桢全集》这个宝藏,通过学术界、出版界和媒体更多更有效的合作,更加全面体现《竺可桢全集》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推动社会主义优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路甬祥

由中国科学院和其他方面大力协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从这部历史文献中,不仅可以看到竺可桢同志是怎样治学,怎样做人,也可以看到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这对于当前社会和年轻人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前人教育后人,后人超过前人。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愿《竺可桢全集》的出版,能给后人以更多的启示。——张劲夫

《竺可桢全集》是一部的科学资料,特别是竺先生1936—1974年近900万字的日记,更是在科技界不多见的。不仅可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的宝贵史料,而且为后人了解竺可桢的科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了解竺可桢倡导的“求是”精神,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都可提供具体的资料。这对于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积极意义。——叶笃正

以竺可桢的论文和日记为主体编辑而成的《竺可桢全集》,其文字数量之多,涉及内容之广,在自然科学家中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发掘竺可桢的学术遗产,研究他的奋斗、创新、前进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科教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了解过去,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我深信《竺可桢全集》的出版,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必将会愈久弥深。——施雅风

《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工
...
内容简介: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0卷,收录1946—1947年的竺可桢日记。1946年2月发生在重庆的“校场口事件”和昆明等地的“反苏”大游行,给抗战后的短暂和平蒙上了阴霾,但在10月以前,竺可桢仍然忙于学校从遵义、湄潭向杭州的复员、扩建和开学。同时,亦在多方打听1945年3月在重庆突然失踪、生死未卜的浙大训导长费巩教授的下落。2月份国际气象学会在伦敦选他为气候学委员。4月他在浙江大学建校19周年的校庆日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将来大学之展望”的讲演,认为新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大学应该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因原子弹之发明,而使大学研究科学更增一种刺戟。研究不仅限于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即人文科学亦应提倡,凡所以有利于苍生,无一不在大学范围之内也。”他在具体领导复员工作的同时,更从长远着眼,规划着浙江大学的未来。1946年,校中增设了医学院和法学院,至1947年年底,全校已有7个学院、25个学系和7个研究所,在校学生逾2000人。1946年11月至1947年6月,竺可桢到欧美游访考察。11月间,中国派出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成立大会,竺可桢作为6名代表之一躬逢其盛。会后他在欧美诸国做学术考察,会见友人和学生,尤注意广泛招揽人才,为学校的更大发展做必要的准备。在这次游访中,他在美国科教文化中心的波士顿地区停留时间最长。他的英文文章《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起源》刊载于美国《大众天文学》杂志,他在哈佛大学继续查考有关文献。4月间曾应中国留学生之邀,发表题为“中国大学中之自由主义状况”的演讲。5月间在纽约广播讲演“中国大
...
目录:
前言3

关于竺可桢日记9

日记编例13

第10卷说明15

1946年

日记1

本年事要289

通讯录292

读书笔记300

收支一览表313

浙大预算(民卅五年)及浙大教职员、学生人数330

物价331

新财政系统331

卅五年彬彬、宁宁款332

梅儿款332

杂记333

1947年

日记335

子女成绩625

所订报纸及杂志626

薪水628

本年事要630

浙江大学民卅六年经费635

浙大卅六年度经费预算及教职员人数636

在欧美接洽的教授637

杭州地方机关638

通讯录639

附录一第10卷人名简释表641

附录二竺可桢家系人物表657

附录三张侠魂家系人物表659

附录四陈汲家系人物表66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