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名的裘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名的裘德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6.41 6.0折 94 全新

库存1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托马斯·哈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2009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40页

字数448千字

定价94元

货号SC:9787559832009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的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成就开创了英国20世纪文学的新篇章。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的当推《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远离尘嚣》、《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哈代创作了8部诗集(如《威塞克斯诗集》、《早期与晚期抒情诗》),共918首诗。
主编推荐:
★ 胡适、钱锺书青睐的翻译家张谷若译“哈代三书”,外国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中译的三颗明珠,翻译家们研磨学习的盛誉范本——张谷若青年时代以成功译介哈代《还乡》一举成名,继而受胡适委托翻译《德伯家的苔丝》,受到钱锺书等大家的一致赞赏,数十年来以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读哈代,就读张谷若的译本。”★“英国小说家中伟大的悲剧作家”“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所给予我们的,不是关于某时某地生活的写照。这是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展现在一种强烈的想象力、一种深刻的诗意的天才和一颗温柔而仁慈的心灵面前时所显示出来的幻象”。(弗吉尼亚·伍尔夫)★ 接通当下经验、值得一再重读的大师经典——哈代“所展现出的视野与洞察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哈罗德·布鲁姆),犹如一阵恒久吹拂的强风,古老的经验裹挟着复杂的情感、开阔的风光、丰沛的诗意、深刻的悲悯,一直吹向我们今日今时的生活。★ 封面采用日本进口高端蒙特利卡彩纸,整版烫金,定制细丝带,为传世名著打造精装典藏版本。
内容简介:
《无名的裘德》(1895)是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此以后,哈代转向诗歌创作,《裘德》也被认为是他小说的“天鹅绝唱”。哈代自称要在书中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剧。裘德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壮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是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早已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裘德与淑作为自我奋斗的男女青年,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付出了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但终难施展抱负。《无名的裘德》堪称哈代拥有社会批判力度的长篇;这一对失败者的生存奋争和精神追求,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摘要:
        学校的老师就要离开这个村子了,每个人都好像有些难过的样子。水芹谷一个开磨坊的,把他那辆带白篷的小车,连马一块儿借给了老师,好把他的东西运到他要去的那个城市;那儿离这个村子有二十英里左右,给那位要走的老师运行李,这样一辆车足以够用;因为学校里的家具,一部分是由校董们预备的,老师所有的笨重东西,除去那些装了一货箱子的书而外,再就是一架竖式小钢琴了;那本是他想学器乐那一年,有一次在拍卖行里买来的。不过,他想学器乐的劲头儿早已经松下去了,所以他老也没学会任何弹琴的技巧;而从那时以后,这件花钱弄来的玩意儿,却成了他搬家的时候永远摆脱不掉的累赘了。
    教区长往别的地方躲这一天去了,因为他那个人见不得任何变动。他拿定主意,不到晚上就不回来,因为只有那时候,新教师才能来到学校,安置妥当,一切才能又平静下来。
    一个铁匠、一个地里的监工,还有老师自己,都露出不知所措的样子,站在起坐间里那架钢琴前面。老师曾说过,他即便能把那架钢琴弄到车上,那他到了基督寺(基督寺就是他要去的那个城市)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刚一到那儿,住的地方只能是临时性的。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先前曾满腹心事的样子,帮着收拾行李,现在也跟那几个大人站在一块儿了。他看他们都直摸下巴,就开了口,开口的时候,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脸上还一红。他说:“我老姑太太有一个盛燃料的屋子。很宽绰。老师,你好不好先把那架钢琴放在那个屋子里,等到你在新地方安置好了,再来把它搬走?”
    “这个主意倒不错。”铁匠说。
    于是他们决定派人去见一见那孩子的老姑太太——一个住在本地的老姑娘一问问她,可以不可以把那架钢琴先在她那儿存一些时候,等费劳孙先生打发人来取。这样决定了以后,那个铁匠和那个地里的监工,就一同起身,去看一看,刚才提议的那个存钢琴的办法,实际上做得到做不到。那时屋里就剩了那孩子和老师站在那儿。
    “裘德,我要走了,你心里不好过吧?”老师和蔼地问。
    那孩子一听这个话,满眼都是泪;因为他并不是白天上课的正式学生,能够理所当然地按时和老师的生活接触,他只是一个限于这位老师任期以内的夜校学生。那些正式学生——如果非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不可的话一却都像经传上说的某些门徒一样,那时只远远地站着,一点也没有自告奋勇前来帮忙的热心肠。
    那孩子当时很难为情的样子,把手里拿着的一本书打开了(那是费劳孙先生送给他作临别纪念的礼物),承认心里不好过。
    “我心里也不好过。”费劳孙先生说。
    “你为什么要走,老师?”那孩子问。    “啊一这个话说起来可就长了。你现在是不懂得我的道理的,裘德。你再大一点,也许就懂得了。”
    “我想我这阵儿就懂得,老师。”
    “好吧一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到处嚷嚷去。大学和大学学位是怎么一回事你都知道吧?凡是想干教书这一行的,就都得有大学毕业的招牌。我的计划,也可以说,我的梦想,就是先取得大学毕业的资格,然后再在教会里弄一名圣职做一做。我上基督寺本城去住着,或者上基督寺附近去住着,那我就好比
...
目录:
原序



第一部在玛丽格伦

第二部在基督寺

第三部在梅勒寨

第四部在沙氏屯

第五部在奥尔布里坎和别的地方

第六部重回基督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