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投资与鉴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和田玉投资与鉴别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0.7 5.2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洪全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5634245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1页

定价39.8元

货号SC:9787535634245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和田玉投资与鉴别》侧重于对和田玉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和田玉的历史、原石的鉴别、和田玉的品种、和田玉的性质以及真假和田玉的区别,目的在于让初涉和田玉领域的消费者、收藏者和投资者对和田玉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摘要:
    金银错工艺最早始见于商代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作装饰图案。其手法为先在器物上绘出精美图案,而后依图案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使所表现的图案形成强烈的色彩冲击,显得更为雍容华贵、绚丽多彩。
    
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始见于清代乾隆年间,由痕都斯坦进贡清廷。“痕都斯坦”是清廷对北印度蒙兀儿帝国的称呼,位于现今克什米尔地区及南巴基斯坦一带。乾隆二十四年,清廷派兵平定天山南路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巩固了清政权,而后,喀什噶尔、准噶尔每年都进贡一批玉器(见于乾隆诗集),所进贡之玉器主要是生活实用器物,有碗、盘、杯、文房用具、刀具等等,图案主体一般为莨苕纹或铁线莲、菊花等植物。器物除嵌有精美金银丝外,还嵌有各色宝石及玻璃,具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充分体现了玉、金银、宝石相组合后产生的无限美感。乾隆皇帝酷爱玉器,曾下旨命清宫造办处仿制。批金银错玉器(现大部分收藏于台北故宫),并赋诗70余首,赞其精美做工。清道光年后,国势日弱,再未见制作。
    
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工艺要求极精,难度极大,要求图案线条流畅,粗细一致,开槽准确,镶嵌平正,无对丝接头等,多年来没人敢尝试制作。建国后,北京玉器厂潘秉衡老艺人、夏长馨老艺人、李青山老艺人等,经多年潜心研究,成功制作了多件金银错嵌宝石玉器,现都被国内有名博物馆收藏,并视为艺术珍品。金银错工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工艺品行业的一枝奇葩,愿它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
目录:
和田玉究竟产于何地
地域释疑
于阗
于田
和田、和阗
莎车、叶尔羌河
疏勒、喀什、玛纳斯
昆仑山、喀喇昆仑山

和田玉大事记
新石器时代的和田玉
神话传说中的和田玉
两王母与和旧玉
黄帝与和田玉
夏后氏之璜
玉痴殷商
独尊和田玉的周王朝
焚玉
和田玉人封建
和田玉的异化
周穆王慧眼识玉
西周特色的和田玉佩
帝辛与和田玉
玉之九德
夏后氏之璜补遗
秦王朝与和田玉
和田玉在汉朝
寻玉
崇尚和田白
金缕玉衣
和田玉的威权
和田哀玉
和田玉火玉壁
和田玉在魏晋南北朝
和田玉在唐朝
和刚玉的绿色通道
和田玉外交
和刚玉轶事
和田玉在宋朝
和田玉在元朝
和田玉在明朝
和田玉在清朝
《大禹治水图玉山》
《会昌九老图玉山》
《和田采玉山子》

和田玉原石
籽料
山流水料
山料

1981年原中国轻工业部制定的新疆和田软玉的规格标准
白玉籽料
白玉山料
青玉籽料
碧玉

和田玉价格

和田玉品种
白玉
青玉
碧玉
墨玉
黄玉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