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简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8.35 6.3折 45 全新

库存30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03512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8页

字数256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SC:9787576003512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现当代有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被尊为20世纪中国哲学界泰斗。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其创立的新理学思想体系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主编推荐:
1. 指引人生,充满洞见,了解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好书。2. 季羡林、李慎之、陈来推荐,名著名译。3. 有名哲学家冯友兰畅销数百万册的经典,被翻译成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多种文字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是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在西方影响很大,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等多种译本。本书以二十万字的字数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在有限的篇幅里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熔铸的结晶,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不错的入门书,很值得一读。本书译者赵复三(1926-2015)是著名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译著《中国哲学简史》全面准确,通俗流畅,是很好的译本,很值得参阅。
摘要: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在西方被称为“新儒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孩子刚学认字,通常所用的课本《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一种宗教。而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创世,也没有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和宗教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不同的人对哲学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全然不同。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目中所想的可能很不同。就我来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作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
    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宇宙是人类生存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宇宙论就是这样兴起的。思考本身就是知识,知识论就是由此而兴起的。按照某些西方哲学家的看法,人要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考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先要对思想进行思考。
    这些学说都是反思的产物,甚至“人生”和“生命”的概念、“宇宙”的概念、“知识”的概念也都是反思的产物。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与别人谈论,都是在人生之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但哲学家所说的“宇宙”和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宇宙”,内涵有所不同。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可以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因此,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
    当我们对知识进行思索或谈论时,这种思索和谈论的本身也是知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它是“关于思索的思索”,这就是“反思”。有的哲学家坚持认为,我们在思索之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仿佛人还有另一套器官,来对思索进行思索,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同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宗教也和人生相关联。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这是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名家

第九章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英文版编者引言

译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