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觅意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觅意义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7.39 5.5折 49.8 全新

库存73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德峰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967254

出版时间202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0页

字数135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SC:9787532967254

上书时间2024-05-06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德峰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被学生誉为“哲学王子”

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2年起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编辑
1987年重回复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98年获博士学位
2021年从复旦哲学系退休
主编推荐:
《寻觅意义》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的人文讲义合集,由王老师亲笔校订。含《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哲学与大学精神》等名篇,与你畅谈读书、教育、哲学、理想、古典音乐,探讨生活的意义。
除了成功和挣钱,人生还有其他意义吗?王老师从哲学的视角出发,为你剥离概念,还原事实:世俗的标准大多虚妄,因为衡量“什么是有意义的”标尺,是时代强加在每个人头上的。真实的意义,反倒在这把“标尺”上没有位置。
意义何在,又当如何寻觅?请看“哲学王子”的回答。
内容简介:
没有意义,我们将无法生活。但是,我们对于我们日常的意义的基础从未追问过。倘若我们追问今天的成功人士、当代英雄,追问他们的成功的究竟意义,他们的回答将始终只是“成功即意义”,“成功就是我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我们背负小小的行囊,走在这时代的荒野上,去体验生命本身的价值。我们为了一些不起眼的,却又真切的生命意义的实现,付出我们的辛劳。尽管这些意义在这个时代的标尺上没有位置,但它们真实。我们在这些虽不起眼,却又真诚的努力中获得我们真实的愉悦。不必害怕精神上的流浪,在这种流浪中,我们也许真的会发现绿洲。当宏大叙事已经解体的今天,叙事并没有停止,而是化为了一些小叙事。在无数的小叙事中,我们重新编织起生命的意义。
摘要: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复旦大学的本科生有这样一个社团,名为国学社,而且历史已经蛮长,是1991年起始,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国学社的存在,其意义不仅限于少数几位同学对中国古典学问有研究的兴趣。当然,这种兴趣也是非常好的,非常有意义,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国学社的活动越来越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下选择未来。
    我们已经选择了源自西方的政治制度,比方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从西方引进的代议制;我们也选择了诞生于西方的经济制度,也就是现代生产关系的体系,我们称之为市场经济体制。在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目前,这是两件大事情。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向西方学习其思想和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向西方学习的文化运动。从西方找来老师,不仅是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引进了西方的哲学,例如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进入了中国。也就是说,在思想文化的领域里边,我们向西方也学习了一百年了。这一百年来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的进步有很大的意义。
    这个进步,它的标准是西方设定的,因为我们是被迫进入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前提,就是必须引入市场原则,引入资本的逻辑。
    尽管我们有过一段不短的时期,就是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仍然属于资本的时代,是一个没有资本家的资本社会。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搞的是商品经济,即不是产品交换,是商品交换。不同的生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要通过价值,亦即商品价值的交换来实现的,所以价值规律一定起作用。价值规律一旦起作用,剩余价值规律也就发挥作用。
    在晚年说过,我们今天的社会跟旧社会差不多,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八级工资制等等,资产阶级的法权继续存在,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加以。后来改革开放起步,我们全面接受了市场的原则,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发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巨大的转型。三十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努力地学习资本的逻辑,我们以为,通过进一步地让市场经济健康、正常和完善,就会带来中国的进步。但是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这个基本问题就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并不由于资本逻辑的引进而形成了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独立的个人,彼此之间按照以理性做基础的契约原则打交道。这一点,直到今天没做成。将来会不会成?我看很难。
    以前中国人有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就是一盘散沙的中国人。但是这个“门”是家门,它还是家。家在内部有它的伦理法则,有它的道德价值。
    今天这个以家庭或者家族为单位的“沙”也已经分解了。今天的沙粒,是利己主义的个人。于是,普遍的信任危机发生了,导致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
    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我们看到了国学社的活动,以及社会上许多阶层对国学的再度关注和国学复苏这样的现象。这现象有深刻的原因,也有重大的意义。所以今天我带来这样一个话题: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
    P1-3
目录: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

哲学与大学精神

读书如恋爱

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漫谈西方古典音乐

人文研究与“书呆子”

艺术与真理

做我们时代的民族脊梁

当代文化状况与中华文化之生命

两种真理

传统之于教育和民族

寻觅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