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犯罪心理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4.01 5.0折 68 全新

库存1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汉斯·格罗斯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81156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48页

字数492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11381156

上书时间2024-05-06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汉斯·格罗斯,1847年12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格拉茨现代刑事侦查学和刑事弹道学学科创始人切尔诺维茨大学刑法学教授布拉格大学犯罪学教授格拉茨大学刑法学教授享誉世界的重量级“科学侦探”
    著有《犯罪调查》《犯罪心理学》等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部对法学家、专家、陪审团和证人等的精神状态以及罪犯的精神状态进行研究的犯罪心理学作品,不管是研究前者,还是研究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如证人的口供和观点、病理性谎言、感官错觉、推论、性别差异等,都是以此为主题,为我们打开了犯罪心理学的大门。是法官、警察、律师及法律从业人员的推荐之书。
摘要:
        第一章  接受证据的条件
    主题1  方法
    第1节  总述
    苏格拉底和梅诺在对美德的习得性进行探讨时,对先验知识的绝对存在性进行了证实,梅诺的奴隶就是佐证。他拿出一个长方形,要奴隶对它的边长进行计算,给出的条件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另一个边长为2英尺(大概61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的2倍,可是这个奴隶从来没有学习过与之相关的知识,苏格拉底也不能直接告诉他怎么做,他必须自己去探索。一开始,奴隶给出的答案是不正确的,他说这个长方形的边长是4英尺,在他看来,两个长方形的边长和面积关系相同。结果苏格拉底一脸骄傲地告诉梅诺,奴隶其实是相信自己的,他认为自己知道那些他原本并不拥有的知识,之后,苏格拉底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一步步引领他把正确答案计算了出来。古根海姆之所以把这位哲学家的逸事引用过来,是为了对先验知识的实质进行说明。从苏格拉底的方法中,我们可以找出谨慎对待证人的案例。我们要谨记的一个事实是:在面对问题时,大部分人都坚信自己对事实是非常了解的,而且可以把事实复述出来,哪怕他们的口气听上去不太坚定:“我觉得……”这样的犹疑是有另外一层意思的。有人说:“我觉得……”那只是说明他试图说服自己,对于那些比他更了解情况的人提出其他的可能性,他一定要提出质疑。可是显而易见,自己的表达方式中存在疑虑,他自己是知道的。可是如果关系到的问题只存在于事实层面(“刚下雨了”“当时是9点”“他的胡子是棕色的”或“当时是8点”),对于讲述者来说,这样的事实一点都不重要,而他开头所用的词却是“我觉得”,这就意味着他的确心存疑虑。真正重要的是包含隐藏的观察、结论和判断。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幻想这个因素又会给人带来困扰。证人之所以非常坚定自己的判断,原因只是他做出了这种判断,所有的“我觉得”“可能”和“好像”只是在保障意外而已。
    即便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某个事件,人们所做出的判断往往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的。证人在法庭作证时,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出现,而且情况要严重得多,特别是说到关键问题时。但凡亲身经历过的人都坚信,证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知道什么。在被提出来的那一刹那,很多论断都显得确凿无疑。可是如果进一步对论断的立场和渊源进行考察,你就会发现,其实可以不被驳倒的只占据其中很小的比例。在平常生活中,因为受到挑战,最坚定的信念也会动摇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遭到突如其来的攻击和被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质疑时,特别是那些严肃而积极的人。当有人在讲述一件事情时,如果有人质疑,对他的确定性表示怀疑,怀疑有没有欺骗的存在,讲述者就变得不那么坚定了。他后来回想当时的场景时说,因为想象力太丰富了,他相信自己所见到的远非事情本身的样子,最后他认为事情的真相很可能和他所说的背道而驰。这种情况更多地出现在庭审中。一来到法庭,大部分人都会没来由地兴奋,当他们想到自己的证言有可能会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时,他们的兴奋程度就更高了,而很多人又会屈从于官员的权威性,把自己之前的想法遏制住。因此,即便一个人原本确定自己的证据是真实的,当遇到一个对自己表示怀疑的法官时
...
目录:
上部

证据的主观条件——法官的思维活动

第一章接受证据的条件

主题1方法

主题2心理学的教训

主题3现象学: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研究

第二章定义理论的条件

主题1推理

主题2知识

下部

刑事调查的客观状况——被审查者的精神活动

第一章概况

主题1感官知觉

主题2知觉和概念

主题3想象力

主题4智力过程

主题5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

主题6回忆和记忆

主题7意志

主题8情绪

主题9作证的形式

第二章区分作证的不同情况

主题1总体区别

主题2孤立的影响

主题3错误

主题4单独的特殊情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