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是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什么是中国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2.48 5.6折 58 全新

库存86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39134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7页

字数179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59639134

上书时间2024-05-06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
主编推荐:
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金一南30年创作生涯集大成之作
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完整呈现金一南历史观

解读中国道路·书写中国力量·彰显中国自信
直击中美贸易之战·揭示中国经济发展之谜
中国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较量·世界格局走向的理性瞻望

作者牛·视野大·思考深·有干货
直击热点·解惑答疑·全球视野·核心材料
媒体评论:
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金一南30年创作生涯集大成之作
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完整呈现金一南历史观

解读中国道路·书写中国力量·彰显中国自信
直击中美贸易之战·揭示中国经济发展之谜
中国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较量·世界格局走向的理性瞻望

作者牛·视野大·思考深·有干货
直击热点·解惑答疑·全球视野·核心材料
内容简介:
金一南将军全新著作。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一代一代人铸就的中华之魂。深刻解读新中国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力量,倾心讲述中华民族重要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故事,回答“为什么是中国”这一历史之问,为党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激励。

全书以甲午中日战争至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间的历史事件为研究材料,深入剖析近现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回顾岐路惶恐间的挣扎徘徊,阐释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解读抗战胜利的能量密码,钩沉中国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较量,历数改革强军的挑战与机遇,瞻望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以广阔全面的视野、一以贯之的犀利文笔、磅礴激昂的气势,向读者生动客观地阐述了中国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的辉煌道路。

摘要:
        敢于宣战的朝廷无奈难以为继的帝国
    其实,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先后发布过四份宣战诏书:
    1841年1月27日(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五),道光皇帝对英国宣战。
    1860年9月12日(咸丰十年七月二十七日),咸丰皇帝对英法宣战。
    1894年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光绪皇帝对日本宣战。
    1900年6月21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对诸国宣战。最后这次宣战的“诸国”,包括英、俄、德、法、美、奥、意、日、荷、比、西,共十一国。
    如果以简单的敢不敢说“不”来诠释历史,该怎么解释呢?
    先说中国近代目前第一个大声说“不”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上台后,看到朝风颓败,民风颓败,力图重整朝纲。他当时规定“宫中岁人,不得超过二十万”,他节约开支,就是要支援前方的禁烟,要备战,要和英国人打一仗。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多数人以为敢对洋鬼子说“不”的只有林则徐,事实并非如此。在1838年那场由28名督抚大员参加的禁烟大讨论中,有20名大员反对严禁,主张弛禁。但道光皇帝力排众议,坚决主张严禁,支持并起用林则徐。如果少数服从多数,禁烟之事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两年就泡汤了。身在虎门的林则徐看到道光皇帝的朱批时,当场感动得涕泪横流,道光皇帝写道:“若能合力同心除中国大患之源,不但卿等能膺懋赏,即垂诸史册,朕之光辉,岂浅显哉!而生民之福,政治之善,又非浅显。谅卿等亦不烦谆谆告诫也。勉之,勉之!朕拭目待之!”
    对林则徐采取的种种禁烟措施,道光皇帝不但给予有力支持,甚至比林则徐走得更远。清军与英国人在海上交火后,道光皇帝颁旨,命令与英国停止贸易,对所有英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林则徐认为不妥,复奏道光皇帝,主张区别对待,不要一律驱逐。但道光皇帝不同意,坚决断绝与英国的全部贸易。
    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正式下诏对英宣战,要求“官民人等,人思敌忾,志切同仇,迅赞肤功,懋膺上赏”。
    然而,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大声说“不”始,却以屈辱称“是”结束。1841年1月27日的激昂宣战诏书,演变成了1842年8月29日无奈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五口通商,赔款白银2,100万两。从此,开近代中国割地赔款之先河。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也是历史的残酷性之所在:历史不记过程,只记结果。穿带补丁裤子的道光皇帝勤俭节约、励精图治,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他签的,中国近代史耻辱柱上的第一人就是他。
    但道光皇帝的失败并没有阻止后来者说“不”。最突出的是他的第四子,即继承其皇位的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登基时刚刚20岁,血气方刚,立志为父报仇,给父亲雪耻。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道光年间的主和派全部撤职,重新起用主战派,林则徐等人全部被重新起用,但是后来林则徐由于身体不好,病死在赴任途中。
    咸丰皇帝上台以后也是学他父亲的做法,励精图治,希望重整朝纲,树直言进谏的倭仁为官场榜样,把太仆寺少卿徐继畲上疏中的“防三渐”作为座右铭:第一“防土木之渐”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散沙——山河破碎时的世道人心

敢于宣战的朝廷无奈难以为继的帝国

看似强大的军队不敌歌舞升平的侵蚀

"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第二章变局——歧路惶恐间的挣扎与徘徊

因为灾难,眼光日渐清醒

无尽探索,不断以失败告终

谁能担当民族救亡之责?

第三章星火——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

……

第四章重生——抗战胜利的能量密码

第五章醒狮——朝鲜战争的鸟瞰钩沉

第六章利益——中国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较量

第七章制胜——改革强军的挑战与机遇

第八章大势——世界格局走向的理性瞻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