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3.68 5.6折 78 全新

库存13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3819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06页

字数511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SC:9787220113819

上书时间2024-05-06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曾志,女,原名曾昭学,湖南宜章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1998年6月21日,曾志同志因病因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内容简介:
她,十五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六岁结婚,十七岁生下大儿子忍痛送人,二十岁生下第二个儿子被换工作经费,长期在闽东苏区战斗,多次死里逃生,参加过井冈山胜利会师,奔赴延安,一度脱党,几起几落。她是陶铸同志夫人,曾与、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共事,被说是“女皇”,和贺子珍是“闺蜜”。她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是革命家曾志去世前完成的回忆录,由曾志本人执笔、讲述和审定,记录了她参加革命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摘要:
        悬壶济世的祖父和书呆子父亲
    我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我的祖父叫曾秦章,听说清朝时在永新县当过把总,相当于现在的县武装部部长。虽是赳赳武夫,却偏爱读书,尤其精于医道。不知何年何故,祖父解甲归田,举家回到宜章老家王家冲。
    祖父自此悬壶济世不再舞刀弄棒。凭着精湛的医术和行侠仗义、古道热肠,祖父很快成为当地驰名的中医。他不仅在家号脉诊病,还自己上山采摘草药,回来后搓药丸、制药膏。经常有人抬着轿子到我家请他去看病,祖父有求必应,遇到穷苦人家看病,就免费施诊送药,因此深得乡人的敬重。
    祖父是一个酒仙,每日三餐少不了酒。为此,家中专门腾出场所酿酒,母亲过门后就学会了酿酒,以使家中常年储备有六七坛陈酒供祖父享用。他还有一个怪癖,喜欢用打来的野味下酒,可新鲜那会儿却不吃,硬是把肉搁在柜子里,待发臭后再吃。真让全家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我6岁那年,祖父突然带着我们全家人离开王家冲,进城去了。在宜章县城,祖父只花二三百元,就从一位急着用钱的破落财主那里,买下了一座有好几进且有店面的砖瓦大院。在那里,祖父继续行医,但不到一年,自己却病死了。不知祖父何时结下的一伙冤家,到家里大闹灵堂,祖母一气之下,一周后也愤然去世。
    在往县城搬家时,祖父就把家给分了。我的父亲叫曾祯,毕业于长沙法政学院,思想比较开明,算是当时的新派人物,但他却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他曾在长沙花钱买了个厘金局局长的位子。常人看来这是个赚钱的职位,可他不仅没赚到钱,还让人家给坑了,赔了积蓄和田产。
    无奈,父亲只好回到宜章经商。成千上百种买卖,他偏选了个最没有销路的酱菜生意。小县城里家家户户都做腌菜、酱菜,他却到郴州运回酱萝卜、酱姜、豆腐乳之类的,其结果自然是空守柜台,门可罗雀。后来只好再回长沙做事,仍是不得要领,“赔了夫人又折兵”,将祖上遗下的田产差不多折腾个精光。
    我的母亲对此很有意见,一天到晚骂他是“昏君”,迂腐无能,办事不力,考虑问题不切实际,老在孩子们面前说他的不是。
    父亲长年在外读书、做事,与母亲本无感情,加上受新思潮的影响,在长沙花钱娶了个小姨太。这个小姨太是一个满族人的养女,算不上很漂亮,和父亲结婚时才15岁,但他们关系融洽,情投意合。然而好景不长,在官场和商场屡遭挫折,郁郁不得志,使父亲像他两个兄弟一样英年早逝,年仅36岁。尽管父亲终生一事无成,但他却保住了一个知识分子规规矩矩做事,小小心心做人的节操,而这些在贪官污吏充斥的旧中国官场确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家一共四个姐弟,我是长女,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我的大弟昭仁,抗日战争时中山大学撤退到坪石,他进校读了一段时间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到武汉进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军工厂所属的职工学校当数学教员。1953年他随工厂迁往大连,直到退休。    我的妹妹昭德,生下她后,母亲为了照顾弟弟,便把她送给别人奶养。养母对她没感情,直到十五六岁才送她去上学,后来嫁给了一个国民党部队的连长,部队
...
目录:
第一章少儿时代

002/悬壶济世的祖父和书呆子父亲

004/开明的母亲

008/保住天足

011/与长沙豪绅政客家的娃娃亲

014/考上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又投笔从戎

第二章初涉洪流

020/讲习所里专享的女兵

023/15岁加入共产党

025/懵懂的第一次婚姻

028/马日事变遭搜查机智脱身

031/衡山武装斗争

033/地下斗争

034/报送密件,化险为夷

037/家乡遇险

039/任卓宣叛变革命

第三章经历失败

042/威武与和蔼——两个不一样的朱德

045/激情青年走向特别

047/极左政策损害农民利益

049/“焦土政策”导致农民强烈反对

052/夏明震之死

054/陈毅公开承认“焦土政策”错误

第四章井冈上下

058/再嫁蔡协民,初识

060/井冈山朱毛大会师

063/参加黄洋界保卫战

069/第一个孩子被迫送人

072/毛委员的调令

076/毛委员说我是“女皇”

080/进军闽西开辟新根据地

084/随离开井冈山

086/“少年师”与激进行为

088/的调查研究

091/重回红四军

093/跟随蔡协民做白区工作

第五章白区岁月

098/负责高风险工作

102/初识陶铸

105/机智脱险

109/转战福州

113/组织上把我的第二个孩子送人换经费

116/厦门“三五”惨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