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杂文精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鲁迅杂文精选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1.2 4.0折 28 全新

库存19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13196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0页

字数177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SC:9787519013196

上书时间2024-05-06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非常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
主编推荐: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
内容简介:
鲁迅一生仅留下了两本小说集,却留给了后人十五本杂文集。为了实现唤醒国民性的梦想,鲁迅先生将后半生之大半心血都倾注在杂文创作上,于他而言,杂文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俨然是“是匕首、是投枪”,是那个时代文化发展和思想斗争的真实写照。鲁迅杂文笔锋犀利,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充分展现了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鲁迅杂文精选》收录了《坟》、《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中的精品汇编而成。
摘要:

    随感录三十八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ordau等说,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不幸中国偏只多这一种自大:古人所作所说的事,没一件不好,遵行还怕不及,怎敢说到改革?这种爱国的自大家的意见,虽各派略有不同,根柢总是一致,计算起来,可分作下列五种: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自负。
     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中外派”的支流;依据张之洞的格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化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昏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这比“丁”更进一层,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传》中牛二的态度。
     五种之中,甲乙丙丁的话,虽然已很荒谬,但同戊比较,尚觉
...
目录: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五十九  “圣武”

随感录六十一  不满

随感录六十二  恨恨而死

随感录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娜拉走后怎样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忽然想到

夏三虫

忽然想到

杂感

北京通信

导师

长城

忽然想到

补白

十四年的“读经”

这个与那个

学界的三魂

谈皇帝

黄花节的杂感

略论中国人的脸

读书杂谈

扣丝杂感

小杂感

无声的中国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流氓的变迁

习惯与改革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谈金圣叹

经验

谚语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儿童

小品文的危机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观斗

电的利弊

从幽默到正经

推背图

言论自由的界限

文章与题目

新药

夜颂



二丑艺术

“抄靶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