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电视文艺编导专业系列教材:影视视听语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1世纪电视文艺编导专业系列教材:影视视听语言

8.64 3.9折 22 八五品

库存2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菁,关玲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271959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08-06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页数215页

定价22元

上书时间2015-04-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本书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它将各门专业课(如:摄影、剪辑等)的内在联系串接成为一个相对完成的脉络,帮助大家把这些分散开的环节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创作的全貌。
【内容简介】:
《21世纪电视文艺编导专业系列教材·影视视听语言》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它将各门专业课(如:摄影、剪辑等)的内在联系串接成为一个相对完成的脉络。帮助大家把这些分散开的环节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创作的全貌。
【作者简介】:
关玲,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文艺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讲授“电视文艺研究”、“视听语言”、“纪录片创作”等课程,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出版有《知行轨迹——中国电视文艺20年》等著作。
  张菁,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师,电影学博士。南开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04至2006年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电视系访问学者。讲授“视听语言”、“影片分析”、“专业英语”等课程,从事电影叙事理论、电视文化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别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第三节  角度
第四节  构图
第五节  色彩色调
第六节  光线
第七节  视点
第二章  镜头形式
第一节  固定镜头
第二节  运动镜头
第三节  长镜头
第四节  场面调度
第三章  剪辑和蒙太奇
第一节  剪辑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  作为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第三节  苏联蒙太奇理论
第四节  风格化剪辑
第四章  声音与声画关系
第一节  声音的一般知识
第二节  电影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  电影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
第四节  声画关系
第五章  视听语言的修辞功能
第一节  视觉隐喻
第二节  强调
第三节  渲染
第四节  劝说
第六章  电影语言的叙事系统
第一节  电影的整体质感
第二节  结构感
第三节  风格感
第七章  影片视听语言分析实例
第一节  《童年往事》:东方风格的电影语言
第二节  《铁皮鼓》:历史的镜像分析
第三节  《好家伙》:戏剧性和真实感之间的张力
第八章  类型化的电视视听语言
第一节  作为类型化媒体的电视
第二节  电视节目类型和节目样式的分别
第三节  电视节目类型的划分
第四节  电视视听语言的类型化
第五节  电视艺术语言与电视纪实语言
第九章  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
第一节  视听元素在电视中的运用
第二节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基本样式
第三节  电视文艺语境中的视听语言
第四节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特性
第五节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审美特征
参考书目
参考片目
后记
【文摘】: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学习要点〕
  1.景别的划分方法,各自的画面造型特点、叙事的表现功能。
  2.短焦、中焦、长焦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和电影中的应用。
  3.角度的类型,各自的画面造型特点、叙事的表现功能。
  4.构图的意义、要素和基本形式。
  5.色彩的基本常识,色彩的情绪性,有哪些色彩手段。
  6.不同光源、光线角度、光线性质的画面造型效果。
  7.视点的分类和不同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景别
  一、景别概念
  景别(shot)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景深是从纵深的画面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景别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的重要形式。
  我们可以将景别分为两个系列:
  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
  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1.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在大千世界中电影创作者选择和结构怎样的画面,首先是从对景的感受开始的。
  (1)景别意味着距离
  (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
  2.作为叙事手段的景别,景别的叙事功能。
  (1)景别交代特征
  (2)景别强调细节
  电影电视拍摄的把握是从对画面内容控制开始的,而景别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重要手段,画面内呈现什么内容,呈现多大的面积,需要强调什么、忽略什么,都是景别控制的意义。下面将从以上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不同景别的造型特点和叙事能力。
  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
  景别的划分有两种标准,一是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来划分景别的,另一个是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景别的。一般隋况下,多采用第二种标准,将景别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电影《巴顿将军》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不同景别的画面。
  大远景(Extreme long shot)
  严格说来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如图l—1)
  大远景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一般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常用大远景,开头需要交代大环境,而结尾时是因为故事结束需要将观众带出,场景的宽阔意味着情绪的超脱。在历史片中大远景镜头非常常用,它使得画面的气氛和规模得以放大,而人物显得渺小,个体的动作也像被缩小了一样。如大的战争场面需要远景来表现场景的宏大规模。另外,大远景非常适合表现动作的结束、故事的结果,在很多剧情片结尾处远景镜头很像文章的句号,既是视觉上的远离,也是一种情绪上的超脱,镜头暗示观众渐渐离开场景,故事已经结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