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无线网络技术
¥
4
1.4折
¥
28.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建华 著;王莹 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B11-9-2
上书时间2024-10-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建华 著;王莹 编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115157829
-
定价
28.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3页
-
字数
37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WCDMA无线网络技术。作者根据多年从事WCDMA系统的研发和教学经验,结合WCDMA系统的最新进展,深入浅出地讲述了WCDMA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体系架构,同时根据所述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以利于读者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书内容。
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无线传播环境的基本传播机制及信道模型,WCDMA的无线接入网系统结构,WCDMA系统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关键技术,WCDMA的物理层处理流程,W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协议,UTRA TDD和WCDMA系统的演进和发展。
本书适合从事3G系统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3G网络建设、运营、维护和3G业务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3G培训班的培训教材,以及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
- 【目录】
-
第1章 概述
1.1 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2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2.1 GSM
1.2.2 CDMA
1.2.3 中国的情况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3.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出
1.3.1.1 WCDMA的发展
1.3.1.2 CDMA2000的发展
1.3.1.3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
1.3.2 三种主要的IMT-2000无线传输方案的比较
1.3.2.1 WCDMA技术
1.3.2.2 CDMA2000技术
1.3.2.3 TD-SCDMA技术
1.3.3 IMT-2000频谱的划分
1.3.4 WCDMA标准的演进
1.3.4.1 R99版本
1.3.4.2 从R99向R4网络的演进
1.3.4.3 从R4向R5网络的演进
1.3.4.4 R6版本
1.3.4.5 R7版本的现状
1.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2章 无线传播环境和信道特征
2.1 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环境
2.1.1 基本传播机制(反射、绕射、散射)
2.1.2 大尺度衰落
2.1.3 小尺度衰落
2.1.3.1 多径衰落对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2.1.3.2 移动通信信道的常见衰落分布
2.1.3.3 衰落信道的分类
2.1.4 AWGN
2.2 信道测量和建模
2.2.1 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
2.2.1.1 室外传播模型
2.2.1.2 室内传播模型
2.2.2 小尺度传播模型
2.2.2.1 双线Rayleigh衰落模型
2.2.2.2 MIMO信道模型
2.2.2.3 SCM信道模型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3章 WCDMA无线接入网
3.1 IMT-2000无线接入网概述
3.1.1 IMT-2000标准家族
3.1.2 网络的兼容与演进
3.2 WCDMA无线接入网系统
3.2.1 UMTS系统结构
3.2.2 UTRAN体系结构
3.2.2.1 RNC
3.2.2.2 UTRAN的通用协议模型
3.2.2.3 UTRAN功能概要
3.3 Iub接口
3.3.1 Iub接口协议
3.3.2 Iub接口功能
3.3.3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的应用部分
3.3.4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
3.4 Iur接口
3.4.1 Iur接口协议
3.4.2 Iur接口功能
3.4.3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
3.4.4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
3.5 Iu接口
3.5.1 Iu接口协议
3.5.2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
3.5.3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
3.5.4 服务区广播协议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4章 WCDMA物理层技术导论
4.1 WCDMA的参数
4.2 扩频和加扰原理
4.2.1 扩频码和扰码的数学性质
4.2.2 扩频、解扩的基本原理
4.2.3 WCDMA系统中扩频与扰码
4.3 RAKE接收机和多用户接收机原理
4.3.1 RAKE接收机
4.3.2 多用户接收机
4.4 空时码
4.4.1 分集效应
4.4.2 空时分组码(Alamouti方案)
4.4.3 空时格码
4.4.4 分层空时码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5章 WCDMA的物理层(FDD)
5.1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5.1.1 传输信道
5.1.2 物理信道的帧结构
5.1.3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5.2 调制、扩频和加扰
5.2.1 调制
5.2.2 WCDMA系统扰码的实现方法
5.2.3 物理信道的扩频与加扰过程
5.2.4 发射机特性
5.3 信道编码和复用
5.3.1 有关传输格式的参数的介绍
5.3.2 传输信道的一般编码和复用
5.3.3 传输格式检测
5.3.4 3G系统可承载的业务
5.3.5 业务复用过程示例
5.4 物理层信令
5.4.1 上行物理层信令
5.4.2 下行物理层信令
5.5 物理层相关进程
5.5.1 小区搜索进程
5.5.2 随机接入进程
5.5.3 发送分集过程
5.5.4 功率控制过程
5.5.5 切换测量过程
5.5.6 压缩模式的测量过程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6章 WCDMA无线接口协议
6.1 Uu接口协议结构模型
6.2 物理层协议
6.3 数据链路层协议
6.3.1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6.3.2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
6.3.3 分组数据会聚协议
6.3.4 广播/多播控制协议
6.3.5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流
6.4 网络层协议
6.4.1 网络层的业务
6.4.2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
6.4.3 控制平面RRC与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7章 WCDMA TDD介绍
7.1 TDD简介
7.2 物理层
7.2.1 WCDMA TDD的物理信道
7.2.2 WCDMA TDD的信道编码和复用
7.2.3 WCDMA TDD的扩频和调制
7.3 TDD和FDD共存的干扰分析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8章 WCDMA的演进和发展
8.1 HSDPA
8.1.1 HSDPA的物理层结构
8.1.2 HSDPA的关键技术
8.1.3 HSDPA的移动性
8.2 HSUPA技术
8.3 MIMO技术
8.4 LTE
8.4.1 LTE概念的提出
8.4.2 LTE的发展时间表
8.4.3 LTE的关键技术
8.4.4 LTE主要技术提案介绍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附录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