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
  • 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
  • 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
  • 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

5.05 2.5折 20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波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A9-11-7

上书时间2023-10-05

德宝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波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6767993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2页
  • 字数 270千字
【内容简介】
在法国近5年的外交工作仅是我漫漫18年外交生涯中的一章,但此章非彼章,因为我参与了中法交流中的许多重要事件。我为参与中法文化年的始终感到幸运,更为自己能三次为*主席访法做礼宾官感到骄傲。

  作为外交官,我眼中的法国也许并不惟一,但它独特和真挚,因为我在用我的心叙述我所经历的人与事。多地和包容的法国文化使我爱上了文化对话——无论视作职业,还是存在方式。透过法国式的浪漫,则是可贵的想像力和对生活的那份挚爱。我把法兰西文化比作世界文化宝藏中的一块酵母,是因为酵母虽小,却有强烈的发酵作用,它让世界99%的人口为不到世界1%人口的文化津津乐道。

  从悠久的历史文化到多极世界共同的外交理念,“法国是欧洲的中国人”——大学问家辜鸿铭道出了我在法外交工作的*体会。中法文化年既是两国数百年友好交往的延续,也是新世纪大交流的开始,如法国谚语所言,天下除两座山不谋面,人民是注定要交流的……
【作者简介】
徐波,1960年生于上海,职业外交官,法国棕榈学术骑士,法国语言文学学士,法学士和经济学博士。1986年进入外交界,曾任中国驻黎明嫩大使馆随员、中国常驻欧共体使团二秘、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领事及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政治处一秘,2004年4月从外部部调至上海世博会事务协
【目录】
自序 献给中法文化年——徐波

序 给“法国热”加一把火——吴建民

序 一部概述法国社会和法国文化的好书——菲利普·高毅

第1章:人杰地灵的法兰西

  一、像法国葡萄酒一样醇香的文化沉淀

    一个美丽的六边形

    法兰西文化——世界文化宝藏中的一块酵母

    当塞纳河与黄河交汇的时候

  二、令人心醉的巴黎

    巴黎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

    巴黎印象——不是导游的导游词

    香榭丽舍大街——我心中的街

    不得不去的巴黎郊外

  三、风情万种话外省

    贝藏松——“一座美丽的西班牙小城”

    我在斯特拉斯堡当领事

    美酒飘香波尔多

    里昂有所中法大学

第2章:中法交流——一段300多年的佳话

  一、法国与中国的交往

    法中交往的历史

    从马尔罗到佩雷菲特

    不断升温的“中国热”

  二、中国与法国的交往

    西学东渐——历史上的中法交往

    波澜壮阔的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华工墓——中法的一段共同历史

    最早来法的中国移民——我所认识的留尼旺华侨

    华侨法人对法国社会的贡献

  三、震憾法国社会的中国在法文化库

    我与文化年活动结缘

    我走在春节香街大游行的人流里

    我为胡主席第三次当礼宾官

第3章:无处不在的文化

  一、无处不在的文化

  二、人人喜欢玩文化

  三、独特的法兰西精品文化

第4章:万花筒般的国家

  一、浪漫的法兰西民族

  二、推崇名人的法兰西

  三、富有想像力的法兰西

  四、处在变革中的法兰西

  五、桀倔不傲的法兰西

第5章:沟通——外交官的神圣职责

  一、中法两国心目中的对方

  二、不可思议的中法文化差异

  三、沟通的赤字——谁之错?

  四、不可或缺的外交工作

代跋  超越思维定义——文化对话的历史机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