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50.5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维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B16-11-3

上书时间2021-08-11

德宝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维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03-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39260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5页
【内容简介】
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早已论证了市场经济的兴起同爆发农民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因果关系。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止,中国的市场化在农村没有引发普遍的农民抗议运动,反而促成了中国特有的“乡村工业”。而且,新兴的乡村工业也没有催生早期欧美式的工人运动。相反,市场化时代的小农为中国的繁荣和稳定做了重大贡献。为什么?
潘维以市场化为框架,以中国农村工业的兴衰史为主线索来研究当代农村。他指出,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基层政权承担了国家不可能承担的责任,为中国农民走向市场架起了一座精致的桥梁,扮演了市场中介的角色。在基层政权的带领下,亿万农村人以小型农村集体为单位,扶老携幼闯荡工业市场,保障了自身的安全,赢得了全世界市场对手的尊重,换取了本地社区的文明与进步,乃至全中国的稳定和繁荣。
一个地区的基层政权能否扮演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介,决定这个地区的农民在市场中的命运。农民在市场中的不同命运则决定中国社会的现状。潘维指出,基层政权能否发挥市场中介作用,取决于继承回归家庭耕作之前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于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也在于国内的主流意识形态。
对于中国农村问题,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主流思路,视基层政权为农民贫困的原因,号召通过“转制”、“海选”、“费改税”来削弱基层政权。另一个是此书表达的思路,即视基层政权为农村社会的脊梁,认为农民、农村社区、农村基层政权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所以号召信任、加强、和改善基层政权。
潘维警告说,抽掉了基层政权这根脊梁,农民就会重新沦落成一盘散沙,变成亿万条蠕虫,积累贫困;农村社会就会退化,甚至变成不安定因素的沃土。继承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传统,在基层政权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农民是千万条龙,是中国现代化列车的发动机。
【作者简介】
潘维(http://www.douban.com/group/Pan_Wei/),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学系1996年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讲授世界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美国社会发展史等课程。
主要著作:《社会主义与中国农村市场》、《国际关系理论》、《法治与“民主迷信”》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一农村集体,乡镇企业及产权
二全书章节介绍
三资料来源
第二章市场化与农民
一国家与社会两分法
二“市场化”框架里的农村基层政权
三市场化与市场中介
第三章农村的社会主义传统
一公社企业的兴衰
二社队企业的兴起
三社会主义传统
四“河边”的危机
五小结
第四章进入市场的农民——输家
一仁寿事件
二失败的中介
三生产责任制、农村干部、乡镇企业及市场化
四小结
附录:小岗农民访谈录
第五章进入市场的农民——赢家
第六章同一主题内的变奏曲
第七章乡镇企业死了,乡镇企业万岁
第八章结论
附录:乡镇企业之后的“三农”问题
文献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