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分层十讲
  • 社会分层十讲
  • 社会分层十讲
  • 社会分层十讲
  • 社会分层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分层十讲

10 2.0折 49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强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A4-3-3

上书时间2021-02-27

德宝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强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01539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2页
  • 字数 40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多地侧重于介绍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将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要理论流派都涵括在内。这样就遇到一个问题,即这些源于欧美社会的理论,究竟如何与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实践相接轨,换言之,怎样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中国的阶级、阶层的实际问题。在这一点上,笔者同意特雷曼(D.Treiman)的观点:人类社会在结构上是具有相似性的。因此,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的理论也是具有普遍性的。所以,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在阐释各个流派的理论和代表人物之后,总是要联系中国社会分层的实际状况做一些分析。比如,运用达伦多夫调节社会冲突的思想分析今日中国的和谐社会;运用涂尔干和新涂尔干主义的社会共同体思想分析中国的社会整合;运用帕金的“文化缓冲带”思想剖析中国的“社会缓冲带”现象;等等。总之,本书介绍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目的还是为了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实践。
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体系极为庞大,而本书只有十讲,这样就必须有所取舍。那么,究竟应该讲哪些,不讲哪些呢?本十讲的内容都是社会学社会分层的最主要理论,包括传统分层理论的最主要流派,以及从传统理论框架中发展起来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新韦伯主义流派、新涂尔干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流派、新自由主义分层流派、后现代文化分层流派等等。本书还特别从研究方法的角度介绍了社会结构测量的方法,包括定性的测量方法和定量的测量方法,并探索了用这样的测量方法,怎样测量当今中国的社会结构。那么,舍掉的内容有哪些呢?首先是舍掉了社会流动方面。本书第七讲在介绍戈德索普的观点时,虽然也涉及社会流动的理论,但社会流动不是本书的重点。也正因为如此,本书书名强调的是“社会分层”,而不是“分层与流动”。如果对社会做简单分层的话,可以分为:社会上层、社会中间层和社会下层。所以,在社会分层的讲课中,笔者过去也分别讲授过有关社会上层或社会精英的理论、社会中间阶级或中产阶级的理论以及社会下层阶级的理论。此次由于篇幅所限,整理讲稿时间又紧迫,这一部分没有包括,以后再版时争取能够囊括进来。
【作者简介】
李强,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包括: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民政部、北京市政府政策咨询顾问,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等。1978~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1985~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导等。1999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大学访问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应用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贫困问题等。主要著作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2004)、《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2004)、《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2000)、《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1993)、《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1989)等十几种,发表论文100多篇,多次获得学术奖励。
【目录】
第一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二节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
第三节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第四节怎样看待各类社会分层标准
第二讲传统社会分层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第二节韦伯的分层思想
第三节涂尔干的分层理论
第三讲新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
第一节达伦多夫的社会分层理论
第二节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第三节布雷弗曼与马尔库塞关于工人阶级变迁的理论
第四节普兰喳斯的阶级理论
第四讲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
第一节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
第二节帕金的社会分层理论
第三节洛克伍德的分层思想
第五讲新涂尔干主义与中国的社会整合
第一节新涂尔干主义的分层理论
第二节中国的社会失范、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整合
第三节职业共同体与今日中国的社会整合
第六讲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第一节美国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来源
第二节功能主义分层原则及其批判与修正
第三节功能主义分层理论与中国改革以后的收入分配政策
第七讲阶级结构的测量:赖特模型与戈德索普模型
第一节赖特的社会分层理论
第二节赖特阶级分类模型的应用
第三节戈德索普的阶级结构测量模型
第八讲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测量
第一节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
第二节倒丁字形社会结构
第九讲社会分层理论的新流派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分层观点
第二节关于阶级死亡与没有死亡的争论
第三节布迪厄的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
第十讲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与变迁
第一节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变
第三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变化
第四节政策变量对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影响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