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子丹文集 (以图片为准)。
  • 曹子丹文集 (以图片为准)。
  • 曹子丹文集 (以图片为准)。
  • 曹子丹文集 (以图片为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曹子丹文集 (以图片为准)。

17 九品

仅1件

河南鹤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海坤、关保英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七2-4-8

上书时间2024-09-25

浚县同舟书店网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海坤、关保英 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09399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6页
  • 字数 2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行政法的服务理论若从法治层面讲可作这样的概括:政府由法律产生、政府由法律控制、政府依法律管理并为人民服务、政府对法律负责、政府与公民法律地位平等。原因在于,其一,将政府权力纳入法治的轨道,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国行政法的根本旨趣所在,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IO以后,如何规范政府的行为更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持久战。可见,在新的世纪里,政府法治论仍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其二,从中国的历史及现实国情来看,行政权高度膨胀、行政腐败日趋严重一直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政府法治论通过对政府权力来源及运行的合法性、正当性追问,突出了政府在法律之下的政治理念,因而完全符合宪政的基本要求。其三,政府法治论将政府的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并在每一具体的环节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法律要求,从而使政府的权力处于全方位的法律监控之下,符合行政法理论基础整体性、全面性的特点。其四,通过对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消极法治与积极法治的灵活阐释,政府法治论保持了内存的固有张力,能够顺应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给付等新型行政方式大量涌现的需要。
【作者简介】
  杨海坤,教授,1944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和重点学科负责人、东吴比较法研究所所长。杨海坤教授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行政法学会总干事,并担任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昌大学、河海大学、江苏法官培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或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学。主要著作:出版有《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市场经济、民主政府和法治政府》、《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合著)、《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学》(主编)、《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主编)、《宪法学基本论》(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主编)、《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合著)等著作和教材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法学评论》、《法学家》、《法制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文章40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达60多篇。
  关保英,男,1961年生。1983年6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现为上海政法学院副院长、法律系系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法律顾问。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民建上海市政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上海市工商学会理事,湖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湖北省监察学会副会长,广州市司法行政专家咨询员,山东工商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1998年下半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访问了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国家的5所著名学府和海牙国际法院。1993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目录】
第一章 行政法服务精神的逻辑基础
1.行政权的本位理论
1.1行政权的本位要略
1.2行政权的人民本位
1.3行政权本位的认识错误
1.4行政权人民本位的理论价值

2.行政法的行政权本位意志
2.1行政法作为法律体系的元构成
2.2行政法的一元意志
2.3行政权本位意志的行政法外现
2.4本位意志对行政法的决定

3.行政本位利益表现
3.1行政权的利益需求
3.2本位利益与行政法价值
3.3行政权行使对本位利益满足的控制
3.4本位利益与行政法的服务归宿

4.行政法服务精神的推演
4.1行政法服务精神的哲学基础
4.2行政法服务精神的法理基础
4.3行政法服务精神的宪法规定
4.4行政法服务精神的理论推演

第二章 行政法服务逻辑的内在精神
5.行政权运作的内动因
5.1行政权运作的动因探析
5.2内动因是行政权运作的根据
5.3内动因在行政法学界的悖论
5.4内动因促成行政权运行的解释

6.行政体系的行政法设计
6.1行政体系的第二性
6.2行政体系的行政权本位构建
6.3现实设计与服务精神的反差

7.组织规则和编制规则的服务内涵
7.1组织规则和编制规则的外延
7.2组织规则和编制规则的最终制定权
7.3组织规则和编制规则的服务内涵延伸

8.服务逻辑内中精神的解释
8.1行政体系作为行政权本位工具的解释
8.2行政体系创造的价值大于其消耗的解释
8.3行政体系下行单向式运作线路的解释
8.4行政权力行使被动精神的解释

第三章行政法服务状态的逻辑反证
9.行政法调适中的转换逻辑
9.1行政法在行政权运行冲突中的调适作用
9.2行政法认同行政主体资格的转换
9.3行政法认同行政处理手段的转换
9.4行政法认同行政强制手段的转换

10.服务精神在行为规则中的表现
10.1行政权行使中行为规则的人民性
10.2行政手段使用行为规则的有限精神
10.3行政强制性权力行为规则的可补救精神
10.4行为规则服务精神不足状况的说明

11.行政法中行政权威的服务精神反证
11.1行政权威的含义
11.2从秩序和谐的角度反证行政权威的服务精神
11.3从法制一体化的角度反证行政权威的服务精神
11.4从社会意志的集合反证行政权威的服务精神

第四章行政法服务逻辑的实证分析
12.行政法服务精神的时代属性
12.1行政法历史发展的服务归宿
12.2社会高级阶段的服务追求
12.3发达国家行政法理论中服务精神的新动向
12.4行政法服务精神与行政法制度的时代变奏

13.行政法服务精神的实证考察
13.1行政立法服务精神的实证考察
13.2行政执法服务精神的实证考察
13.3行政司法服务精神的实证考察
13.4行政救济服务精神的实证考察

14.服务精神与中国行政法治
14.1服务意识作为行政法的指导思想
14.2全面参与作为行政法规范制定的宗旨
14.3行政公开化的行政法原则地位
14.4服务理论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