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
  •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
  •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
  •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
  •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
  •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

12.92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鹤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剑亮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金2-5-6

上书时间2024-05-08

浚县同舟书店网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剑亮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96850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2页
  • 字数 2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以活跃在民国时期的多位词人的创作活动以及他们的作品为对象,运用史实考证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从而让读者领略民国词坛的独特风貌与词人创作的个性特征。全书关注的具体对象,有刘永济的《诵帚词》、沈祖棻的《涉江词》及其程千帆的笺注、袁克文的《洹上词》、唐圭璋的《梦桐词》、夏承焘的《天风阁词》、卢前的《中兴鼓吹》、江芷的《秋梦词》、周庆云的西溪词、陈方恪的题画词,以及夏承焘与朱彊村、龙榆生等学人的交往活动。针对每个不同的研究对象,大多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路径,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多元解读的效果与意义。因此,《钱江学术文丛:民国词的多元解读》对关注民国词乃至中国词史的读者来说,会有一份“路转溪桥忽见”的感觉。
【作者简介】
李剑亮,1963年4月1日生,浙江平湖人。1980年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84年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1992年再入杭州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98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先后获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等。已出版《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唐宋词汇评》(与吴熊和教授等合著)、《宋词诠释学论稿》、《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夏承焘年谱》等多种学术专著,并在《文学遗产》、《词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目录】
卷首诗四首
壹刘永济自注《诵帚词集》探微
一、《诵帚词集》的结集与版本
二、《诵帚词集》中的自注词
三、刘永济自注《诵帚词集》的原因及其评价

贰刘永济《诵帚词集》中的交游词
一、刘永济交游词的功能
二、刘永济交游词的个案解读

叁诠释学视野下的《涉江词》程氏笺注
一、引言
二、《涉江词》笺注的必要性
三、《涉江词》笺注的可能性
四、《涉江词》笺注的有效度
五、《涉江词》笺注的相对性
六、《涉江词》笺注的必然性

肆周庆云的西溪词缘
一、引言
二、周庆云的生平与事迹
三、周庆云的西溪词缘

伍杨圻的婚姻生活与词创作
一、杨圻的生平与婚姻
二、杨圻的两次婚姻及其词创作
三、杨圻婚姻词与传统婚姻词的比较

陆袁克文及其《洹上词》
一、袁克文的生平与交游
二、《洹上词》的结集与流传
三、《洹上词》的缘情本色
四、《洹上词》的评价

柒陈方恪题画词的创作宗旨
一、陈方恪题画词的创作背景
二、陈方恪题画词的创作宗旨
三、余论

捌唐圭璋《梦桐词》中的倚声之作
一、引言
二、倚周邦彦词
三、倚史达祖等人的词
四、对《梦桐词》中的倚声之作的评价

玖唐圭璋《梦桐词》中的怀人之作
一、怀念谢玉岑的《玉蝴蝶》词
二、悼念朱疆村的《清平乐》词
三、怀念吴梅的《虞美人》词
四、怀念乔大壮的《齐天乐》词
五、四首怀人词的比较

拾《中兴鼓吹》:别是一家的抗战文学
一、引言
二、别样的表现题材
三、别样的表达方式
四、别样性的原因
五、对《中兴歌吹》别样性的评价

拾壹江芷《秋梦词》中的杭州词
一、江芷与《秋梦词》
二、江芷的杭州词
三、江芷创作杭州词的原因

拾贰《金缕曲》:夏承焘在《词学季刊》上发表的第一首词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夏承焘《金缕曲》的创作
三、夏承焘《金缕曲》的版本及其比较
四、《金缕曲》读解

拾叁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的词学文献价值
一、记录了夏承焘诗词创作与词学研究的经历
二、反映了夏承焘的学术交往
三、揭示了夏承焘的学术理想

拾肆夏承焘与朱彊村的书信往来
一、引言
二、夏承焘与朱彊村的六次书信往来
三、夏承焘与朱彊村书信往来的意义

拾伍夏承焘与龙榆生交往述论
一、交往的缘起
二、交往的第一个十年(1929—1939)
三、交往的第二个十年(1939—1949)
四、1949年以后的交往(1949—1966)

拾陆夏承焘与徐步奎的学术交往
一、引言
二、十八年交往的基本历程及其意义
三、结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