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IPv6(有轻微水印写划)。
  • 理解IPv6(有轻微水印写划)。
  • 理解IPv6(有轻微水印写划)。
  • 理解IPv6(有轻微水印写划)。
  • 理解IPv6(有轻微水印写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解IPv6(有轻微水印写划)。

4.2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鹤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张晓彤;晏国晟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4-3

上书时间2024-04-13

浚县同舟书店网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张晓彤;晏国晟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2080459
  • 定价 4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1页
  • 字数 617千字
【内容简介】
Internet协议版本6(IPv6)是IP协议的最新版本,可以改善和弥补IPv4的固有缺陷。

  本书讨论了IPv6的概念、原理和作用过程,以及Windows .NET Server 2003系列的操作系统如何支持IPv6。主要内容按逻辑排列,包括IPv6的特性和优势、网际控制报文协议版本6(ICMPv6)、邻节点发现和多播侦听发现、地址自动配置、IPv6域名解析和路由、共存和移植以及移动IPv6等。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提供了一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IPv6的内容。

  本书适合对IPv6的重要性及其工作原理感兴趣,并准备使用IPv6联网技术的网络管理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生阅读。

  率先理解IPv6协议和过程,先人一步进入Internet新纪元!
【作者简介】
Joseph Davies:微软公司Windows产品组的网络和通信小组程序经理,负责内容开发。他编写了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的产品文档及SDK中有关TCP/IP、路由、远程访问、VPN、IAS、IPSec和IPv6的章节。最近,他正在编写大量关于IEEE 802.11无线部署技
【目录】
第1章 IPv6概述

  1.1 IPv4的局限

  1.1 有限的IPv4地址空间所造成的后果

  1.2 IPv6的特性

  1.3 IPv4与IPv6的比较

  1.4 IPv6术语

  1.5 IPv6的使用情况

  1.6 本章测试

第2章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中的IPv6协议

  2.1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的IPv6协议的结构

  2.2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的IPv6协议的特性

  2.3 应用程序的支持

  2.4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2.5 安装和配置IPv6协议

  2.6 支持IPv6的工具

  2.7 IPv6命令行工具

  2.8 本章测试

第3章 IPv6寻址

  3.1 IPv6的地址空间

  3.2 IPv6的地址语法

  3.3 IPv6的地址类型

  3.4 单播IPv6地址

  3.5 多播IPv6地址

  3.6 泛播IPv6地址

  3.7 主机的IPv6地址

  3.8 路由器的IPv6地址

  3.9 子网化IPv6地址空间

  3.10 IPv6接口标识符

  3.11 将IPv6多播地址映射为以太网地址

  3.12 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对应

  3.13 参考资料

  3.14 本章测试

第4章 IPv6报头

  4.1 IPv6数据包的结构

  4.2 IPv4报头

  4.3 IPv6报头

  4.4 IPv6扩展报头

  4.5 IPv6 MTU

  4.6 上层校验和

  4.7 参考资料

  4.8 本章测试

第5章 ICMPv6

  5.1 ICMPv6概述

  5.2 ICMPv6差错报文

  5.3 ICMPv6信息报文

  5.4 ICMPv4和ICMPv6报文的比较

  5.5 路径MTU发现

  5.6 参考资料

  5.7 本章测试

第6章 邻节点发现

  6.1 邻节点发现概述

  6.2 邻节点发现选项

  6.3 邻节点发现报文

  6.4 邻节点发现过程

  6.5 主机发送算法

  6.6 IPv4邻节点报文和功能以及相应的IPv6邻节点报文和功能

  6.7 参考资料

  6.8 本章测试

第7章 多播侦所发现

  7.1 多播侦听发现概述

  7.2 IPv6多播概述

  7.3 MLD数据包的结构

  7.4 MLD协议的报文

  7.5 MLD协议小结

  7.6 参考资料

  7.7 本章测试

第8章 地址的自动配置

  8.1 地址自动配置概述

  8.2 自动配置的过程

  8.3 参考资料

  8.4 本章测试

第9章 IPv6和名称解析

  9.1 IPv6的名称解析

  9.2 IPv6 DNS功能的增强

  9.3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中对名称解析的支持

  9.4 参考资料

  9.5 本章测试

第10章 IPv6路由

  10.1 IPv6中的路由

  10.2 IPv6的端到端传送过程

  10.3 IPv6的路由协议

  10.4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和Windows XP中的IPv6协议的静态路由

  10.5 参考资料

  10.6 本章测试

第11章 共存和移植

  11.1 共存和移植概述

  11.2 共存的机制

  11.3 6over4

  11.4 6to4

  11.5 ISATAP

  11.6 端口代理

  11.7 移植到IPv6

  11.8 参考资料

  11.9 本章测试

第12章 移动IPv6

  12.1 移动IPv6概述

  12.2 移动IPv6的报文和选项

  12.3 移动IPv6的数据结构

  12.4 移动IPv6的通信

  12.5 移动IPv6的处理过程

  12.6 参考资料

  12.7 本章测试

附录A 链路层对IPv6的支持

附录B 支持IPv6的Windows套接字的变化

附录C IPv6 RFC索引

附录D 测试的答案

附录E 建立一个IPv6测试实验室

附录F IPv6参照表

词汇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