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
正版无笔记无划线
¥
18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叶晔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3-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晔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8920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2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叶晔
-
丛书
青年学者文丛
- 【内容简介】
-
《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是一部从文学与政治制度之关系,探讨明代位居政治中心的士大夫群体如何参与构建国家意识形态下主流文学话语的研究专著,尤其着力于从与明代新的中枢辅政体制——内阁制度相关联的馆阁体制、庶吉士培养制度,它的结构、功能及其运作,来考察其中的文学行为之于文学权力形成、流布的作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 【作者简介】
-
叶晔,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和文献的研究。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获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曾合作出版《全明词补编》,并在《文学遗产》、《文献》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 【目录】
-
绪论明代士大夫的文学空间与格局
第一节主要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第三节多维视野下明代文学研究的若干想法
一、研究的误区
二、研究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明代翰林院职掌与中央文学权力的掌控
第一节明代翰林院的文化办公职能与文学体制化
一、诏诰表笺与行政公文体式的规范
二、经筵顾问与帝王文学观念的塑造
三、乡会主试与中央科场文风的矫正
四、典籍编纂与官方文学态度的书写
第二节明代翰林院的文学侍从职能与文学应制化
一、馆阁应制的功能心态及发展变化
二、应制作品的题材类型及制度背景
三、非词臣的代应制和拟应制现象
第三节明代翰林院的文风导向功能
一、明代馆阁诗文的尊体与变体
二、明代馆阁博洽学风及其文爭影响
第二章明代庶吉士培养与官方文学标准的建构
第一节明代庶吉士馆选与翰林文学情结
一、庶吉士馆选的制度背景与文学影响
二、政望与文名:进士作家的翰林情结
三、“野翰林”和“谪翰林”的文学心态
第二节明代庶吉士教习范本与馆阁文学传统
一、《文章正宗》与馆阁文章学
二、《唐音》、《唐诗正声》与馆阁诗学
三、馆师对文学范式的导正与突破
第三节明代庶吉士阁试与馆课的文学考察
一、阁试与馆课的制度背景及差异
二、馆课文类与官方文学功能的定位
三、馆课套式与官方文学标准的建构
四、馆课的社会认同与文学史价值
第三章明代京城诗文风会及其制度背景
第一节明代翰林雅集与玉堂唱和
一、翰林雅集的制度背景与诗会传统
二、从京城诗会看馆阁的身份转化与文柄旁落
第二节明代郎署诗文集会的发生与发展
一、六部诸司的制度背景与文学环境
二、成化“刑曹诗派”与刑部文学传统
三、从依附到超越:郎署诗会的去馆阁化
四、从官署到山林:南曹诗会的去政治化
第三节明代同年会与文学流派的同年背景
一、明代同年会的制度背景
二、明代同年会的运作流程
三、同年雅集中的诗文唱和活动
四、庶吉士、观政制度与新科同年的文学聚合效应
五、茶陵派的雏形:天顺八年科翰林同年会
第四节明代同乡会与中央文学的地域映射
一、京师同乡会的社会背景与诗会类型
二、同乡会地域特征对中央文风的冲击
三、耆老会与台阁文学的地域下行渗透
第四章馆阁背景下文学文体的功用化
第一节政治空间与文学秩序的创作中介--以馆阁赋为中心的考察
一、明代馆阁赋的文献概况与发展类型
二、明代馆阁赋的体式结构及其演化
三、政治空间中对辞赋的理解和书写
四、从馆阁赋看官方文学秩序的建构
第二节嘉靖崇道与明代馆阁四六文的复兴
一、明初公文改革的尊散去骈策略
二、嘉靖青词宰相与四六文的政治竞技
三、嘉靖祥瑞风气与士大夫疏表的骈化
四、万历以后四六启的勃兴及普泛化
第三节箴体、连珠的规谏本位及泛功能化
一、明前期箴体的传统承袭与连珠体的复起
二、嘉靖以后规谏类文体的本位固守及变异
三、嘉靖以后规谏类文体的功能突破及私人化
第四节明代礼乐制度与乐章体词曲
一、明代乐章的发展历程与雅、俗之分
二、宴乐制度与俗文体乐章的兴起
三、乐章体词曲主要作家作品述略
四、乐章体词曲的文学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