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梵高(上下)
  • 倾听梵高(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倾听梵高(上下)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76.9 5.5折 139.8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文森特·梵高 著;宗端华 译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1-03

货号1202499967

上书时间2023-12-15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荷兰乡村的新教牧师家庭,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当过矿区传教士, 最后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主要是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在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在接触到日本浮世绘作品后画风巨变,画作由早期的沉闷、昏暗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1890年,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译者:宗端华。成都大学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学翻译。译著《太平洋上的大国争霸》《纳尼亚传奇》系列丛书以及《百年前的中国》《帝国的弧线》《奥兹国的林基廷国王》《牛虻》《玻璃孔雀》《布尔河畔的黑鸭子》等。。

目录
上册

第一部 1873年6月-1881年12月

1873年6月,伦敦

1876年4月,拉姆斯盖特

1876年7月,艾尔沃斯

1877年1月,多德雷赫特

1877年5月,阿姆斯特丹

1878年7月,埃滕

1878年12月,博里纳

1880年10月,布鲁塞尔

1881年4月,埃滕

第二部 1881年12月-1883年9月

1881年12月,海牙

下册

第三部 1883年9月-1886年3月

1883年9月,德伦特

1883年12月,尼厄嫩

1885年11月,安特卫普

第四部 1886年3月-1890年7月

1886年3月,巴黎

1888年2月,阿尔勒

1889年5月,圣雷米

1890年5月,瓦兹河畔奥维尔

内容摘要
梵高留给世人两样东西:一是画,二是书信,其中写给弟弟提奥的信多达652封。

提奥是梵高的“至亲、知音和支柱”,没有他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就没有梵高画作的诞生。

梵高在信中近乎完整地记录了自己的颠沛生活和心路历程,可谓一部书信体的“自传”。本书以梵高的艺术生涯为主线,汇编了记录梵高生活和艺术创作的代表性信件。

上册收录了梵高与提奥在1873-1883年间的通信,记录了梵高早年的生活状况和正式开启绘画生涯的经历。通过梵高诉诸笔端的倾诉,我们可以真正了解这位在世人眼中“一事无成”的“窘迫者”是如何辗转踏上绘画之路,并通过超乎常人的勤勉去点燃自己的绘画天赋的。

下册收录了梵高与提奥在1883-1890年间的通信,记录了梵高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并通过“荷兰时期”“巴黎时期”“阿尔勒时期”“圣雷米时期”以及生命的最后阶段即“奥维尔时期”将梵高的绘画之路串联起来,它们分别代表了梵高艺术生涯的起点、过渡期、求索期、风格形成期和创作巅峰期。从梵高对这段岁月的描述中,我们窥探到了他对艺术、人生的“炙热”和“绝望”。而梵高的作品连同他的信件,也见证了一位天才艺术家的诞生和陨落……

对于梵高,或许除了阅读他的书信、欣赏他的经典画作,也应该尝试去聆听他藏于画布之中的内心独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梵高和他的艺术……

主编推荐
1.精装函套中文收藏版,近70幅全彩画作全放送!2.大量精选信件,翻译优准确,优质阅读体验,匠心品质,亲民价格。3.10幅AR图片,扫码即可观看。身临创作其境,比画册更立体。4.免费附赠精美插图手账,大师伴你同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见冒烟。”走进梵高内心深处,聆听他生命的炙热与孤独。散发着生命活力与芬芳的书信,道尽人间的苦难与希望。一本书读懂梵高的一生。优选的纪念就是再读一遍梵高,再看一遍梵高。在低谷时翻看,你会看见自己;在顺境时翻看,你将看见世界

媒体评论
1.梵高一生中精选书信和绘画作品,高度还原梵高内心世界,为你全方位解读梵高。2.富于启发性、鼓舞性的励志图书,帮你消除负面情绪,培养积极人生态度。3.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提升审美能力,开启奇妙旅程。4.AR图片立体赏析,让梵高的绘画活起来、动起来。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荷]文森特·梵高 著;宗端华 译
  •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21-03
  • ISBN 9787500158479
  • 定价 139.80元
【内容简介】
梵高留给世人两样东西:一是画,二是书信,其中写给弟弟提奥的信多达652封。
    提奥是梵高的“至亲、知音和支柱”,没有他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就没有梵高画作的诞生。
    梵高在信中近乎完整地记录了自己的颠沛生活和心路历程,可谓一部书信体的“自传”。本书以梵高的艺术生涯为主线,汇编了记录梵高生活和艺术创作的代表性信件。
    上册收录了梵高与提奥在1873-1883年间的通信,记录了梵高早年的生活状况和正式开启绘画生涯的经历。通过梵高诉诸笔端的倾诉,我们可以真正了解这位在世人眼中“一事无成”的“窘迫者”是如何辗转踏上绘画之路,并通过超乎常人的勤勉去点燃自己的绘画天赋的。
    下册收录了梵高与提奥在1883-1890年间的通信,记录了梵高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并通过“荷兰时期”“巴黎时期”“阿尔勒时期”“圣雷米时期”以及生命的最后阶段即“奥维尔时期”将梵高的绘画之路串联起来,它们分别代表了梵高艺术生涯的起点、过渡期、求索期、风格形成期和创作巅峰期。从梵高对这段岁月的描述中,我们窥探到了他对艺术、人生的“炙热”和“绝望”。而梵高的作品连同他的信件,也见证了一位天才艺术家的诞生和陨落……
    对于梵高,或许除了阅读他的书信、欣赏他的经典画作,也应该尝试去聆听他藏于画布之中的内心独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梵高和他的艺术……
【作者简介】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1853年出生于荷兰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一生屡遭挫折,备尝艰辛。1890年,梵高在法国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年仅37岁。在艰难而短暂的艺术生涯中,梵高创造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举世闻名的《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他诠释艺术的**手法,更为近代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并激发了20世纪新绘画观的诞生。
【目录】
《上》
  第一部  1873年6月-1881年12月
    1873年6月,伦敦
    1876年4月,拉姆斯盖特
    1876年7月,艾尔沃斯
    1877年1月,多德雷赫特
    1877年5月,阿姆斯特丹
    1878年7月,埃滕
    1878年12月,博里纳
    1880年10月,布鲁塞尔
    1881年4月,埃滕
  第二部  1881年12月-1883年9月
    1881年12月,海牙
《下》
  第三部  1883年9月-1886年3月
    1883年9月,德伦特
    1883年12月,尼厄嫩
    1885年11月,安特卫普
  第四部  1886年3月-1890年7月
    1886年3月,巴黎
    1888年2月,阿尔勒
    1889年5月,圣雷米
    1890年5月,瓦兹河畔奥维尔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