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抗战时期江西难民移垦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面抗战时期江西难民移垦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56.93 4.4折 12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卫平光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202614591

上书时间2023-12-15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卫平光,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处长。主要从事苏区史、民国江西地方史研究。在《江西社会科学》《民国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撰党史著作6部,参与编辑史料集3种共18册,参与完成重量和省部级课题3项。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述思路与分析框架
  四、主要学术创新与不足
  五、资料述评
  六、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第一章  战时难民移垦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国民政府难民移垦政策的形成
    一、全面抗战前中国的垦殖政策与实践
    二、积极救济方针的确立
    三、难民移垦的决策
  第二节  江西垦务的发展背景
    一、江西的垦殖环境
    二、战时江西的难民救济
  第三节  江西难民移垦制度的建立
    一、垦务的规划与设计
    二、垦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委员制”和“处长制”之比较
第二章  寓赈于垦———难民移垦事业的发轫
  第一节  身份的转变:从难民到垦民
    一、垦民的选收
    二、垦民的人口学分析
    三、垦民给养
  第二节  垦殖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一、垦殖资金的筹措
    二、垦殖资金贷放与监管
  第三节  垦场的生产与经营
    一、荒地调查与地权清理
    二、集团合耕制的实施
    三、从合耕制到分耕制———垦殖经营制度的变革
    四、省营垦场的生产与绩效
  第四节  垦区社会事业
    一、垦民教育
    二、医疗与卫生
    三、垦区治安
第三章  多措并举———难民移垦的普遍推行
  第一节  战时各县垦务的实施
    一、地方自治与各县垦务的发动
    二、各县难民零块垦殖
  第二节  救济粤东难民运动
    一、赣粤合作,共济难民
    二、移民垦荒,救扶并举
    三、从难民到居民:庄义刊的难民生涯
  第三节  战时江西的民营垦殖
    一、民营垦殖的兴起
    二、战区难民移殖协会的垦殖活动
    三、民营垦殖之困———以战区难民移殖协会为例
    四、江西公私营垦殖绩效比较分析
  第四节  垦务管理之弊
    一、管理员张明经:营私舞弊,贻误生产
    二、管理员徐涛:亏空公款,卷款潜逃
    三、管理员张一帆:以权谋私,垦务废弛
    四、管理员洪德烺:挪用公款,冒名顶替
    五、管理员王壮飞:假公济私,杀人灭
第四章  国营垦务的实施及其政策调整
  第一节  国营垦务的实施
    一、农林部垦务总局的成立
    二、开展全国垦务调查
    三、加强垦务管理
    四、筹设国营垦区
  第二节  国营江西安福垦区的筹设与发展
    一、安福垦区的筹设
    二、垦民选收及其困境
    三、垦民生活重建
    四、垦区生产与经营
  第三节  归于沉寂———难民移垦事业的结束
    一、战时垦务重心的转移
    二、安福垦区的接收困局
    三、农林部垦务总局的裁撤
    四、江西难民移垦事业的归并与调整
第五章  战时的国家、社会与垦民
  第一节  保甲制度的强行移植
    一、民国江西保甲制度的实施
    二、难民入垦与地方保甲的矛
    三、进退维谷的“垦民特编保甲制度”
    四、尘埃落定———垦民保甲问题的终结
  第二节  土客关系及其调适
    一、土客矛盾的主要表现
    二、土客冲突下的垦民与地方社会
    三、土客关系的调
  第三节  垦民弃垦及其应对
    一、垦民弃垦原因分析
    二、垦务机关的应对
结语:战时江西难民移垦的特点、意义及困境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江西为个案,交叉采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相关研究方法,以纵横结合的方式,对战时难民移垦事业的实施展开讨论。首先,以时间为主线,梳理难民移垦政策的决策过程、政策推行和调整,重点研究江西难民移垦事业的兴起、发展和归并调整。其次,以空间为界限,分块论述江西省营垦场、国营垦场和民营垦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最后,从国家、社会和民众互动关系的视角,对垦民保甲、土客矛盾、垦民弃垦、垦务管理等重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难民移垦的特点、意义与不足。

主编推荐
本书以江西为个案,交叉采用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相关研究方法,以纵横结合的方式,对战时难民移垦事业的实施展开讨论。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卫平光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版次 1
  • ISBN 9787214261830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520页
  • 字数 378.000千字
【内容简介】
全面抗战时期,为救济难民、发展生产、厚积抗战的物质基础,国民政府秉持“以垦荒为配置难民中心工作”的方针,积极组织战区难民垦荒自救,并督导国统区各省政府和民间力量参与其中。农林部、江西省垦务处和众多民间团体大力移送难民至赣西南垦荒,从而在江西形成了国营、省营和民营垦殖齐头并进的格局。垦民经过一两年的努力耕作,多数实现了自给自足,初步达到了救济目标,推动了垦殖事业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贡献了积极力量。但是,受经费缺乏、管理不善、贪污腐败和土客矛盾等因素的制约,移垦所能救济的难民究属有限,政策推行亦遭遇诸多窒碍,垦民屡屡弃垦他去,“难民——垦民——居民”的转化不畅,江西省政府力图通过难民移垦调节人口分布的目标几近落空。
【作者简介】
卫平光,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处长。主要从事苏区史、民国江西地方史研究。在《江西社会科学》《民国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撰党史著作6部,参与编辑史料集3种共18册,参与完成和省部级课题3项。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述思路与分析框架

四、主要学术创新与不足

五、资料述评 

六、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章 战时难民移垦制度的建立

节 国民政府难民移垦政策的形成

一、全面抗战前中国的垦殖政策与实践

二、积极救济方针的确立

三、难民移垦的决策

第二节 江西垦务的发展背景

一、江西的垦殖环境

二、战时江西的难民救济

第三节 江西难民移垦制度的建立

一、垦务的规划与设计

二、垦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委员制”和“处长制”之比较

第二章 寓赈于垦———难民移垦事业的发轫

节 身份的转变:从难民到垦民

一、垦民的选收

二、垦民的人口学分析

三、垦民给养

第二节 垦殖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一、垦殖资金的筹措

二、垦殖资金贷放与监管

第三节 垦场的生产与经营

一、荒地调查与地权清理

二、集团合耕制的实施 

三、从合耕制到分耕制———垦殖经营制度的变革

四、省营垦场的生产与绩效

第四节 垦区社会事业

一、垦民教育

二、医疗与卫生

三、垦区治安

第三章 多措并举———难民移垦的普遍推行

节 战时各县垦务的实施

一、地方自治与各县垦务的发动

二、各县难民零块垦殖

第二节 救济粤东难民运动

一、赣粤合作,共济难民

二、移民垦荒,救扶并举

三、从难民到居民:庄义刊的难民生涯

第三节 战时江西的民营垦殖

一、民营垦殖的兴起

二、战区难民移殖协会的垦殖活动

三、民营垦殖之困———以战区难民移殖协会为例

四、江西公私营垦殖绩效比较分析

第四节 垦务管理之弊

一、管理员张明经:营私舞弊,贻误生产

二、管理员徐涛:亏空公款,卷款潜逃

三、管理员张一帆:以权谋私,垦务废弛

四、管理员洪德烺:挪用公款,冒名顶替

五、管理员王壮飞:假公济私,杀人灭

第四章 国营垦务的实施及其政策调整

节 国营垦务的实施

一、农林部垦务总局的成立

二、开展全国垦务调查

三、加强垦务管理 

四、筹设国营垦区

第二节 国营江西安福垦区的筹设与发展

一、安福垦区的筹设

二、垦民选收及其困境

三、垦民生活重建

四、垦区生产与经营

第三节 归于沉寂———难民移垦事业的结束

一、战时垦务重心的转移

二、安福垦区的接收困局

三、农林部垦务总局的裁撤

四、江西难民移垦事业的归并与调整 

第五章 战时的国家、社会与垦民

节 保甲制度的强行移植

一、民国江西保甲制度的实施

二、难民入垦与地方保甲的矛

三、进退维谷的“垦民特编保甲制度”

四、尘埃落定———垦民保甲问题的终结

第二节 土客关系及其调适

一、土客矛盾的主要表现

二、土客冲突下的垦民与地方社会

三、土客关系的调

第三节 垦民弃垦及其应对

一、垦民弃垦原因分析

二、垦务机关的应对

结语:战时江西难民移垦的特点、意义及困境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