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原莞尔与侵华战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石原莞尔与侵华战争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40.35 4.1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晓娟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202384295

上书时间2023-12-15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日本近代陆军教育体系的形成:陆军“中坚层”的培养轨迹

第一节近代日本陆军的创立

一、军事近代化改革

二、简论近代日本海军的创立

三、西南战争对日本陆军的影响

四、从法式军制到德式军制

第二节日本陆军的“精英”式军事教育体系

一、陆军幼年学校

二、陆军士官学校

三、陆军大学

第三节“精英”式军事教育体系的侵略本质

一、“精英”式教育在日本军事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灌输忠君爱国、对外扩张思想的精神教育

三、德式教育的影响

四、“精英误国”

第四节“精英”式军事教育体系下的典型人物——石原莞尔

一、石原莞尔生平

二、最终战争论和东亚联盟论

第二章九一八事变爆发与伪满洲国成立:石原莞尔与日本陆军“中坚层”的战争实践

第一节日本陆军对“满蒙”的设想

一、“满蒙”问题的由来

二、是否武力解决“满蒙”问题

第二节石原莞尔提出的一系列“满蒙”占领方案

一、占领方案的初步提出

二、占领方案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

三、日本陆军“中坚层”对石原方案的回应

第三节战争实践: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过程

二、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陆军中央的反应

第四节石原莞尔的“满洲国”设想

一、“占领”还是“独立”

二、石原对“满洲国”的设想

第三章从“华北分离”到“不扩大”:石原莞尔与日本陆军“中坚层”内部的策略分歧

第一节统制派的战略思想

一、永田铁山的战略思想来源及特征

二、永田铁山与统制派的施政主张

第二节日本陆军内部统制派与皇道派的分歧

一、一夕会的建立与两派的形成

二、统制派与皇道派的斗争

第三节石原莞尔活跃于参谋本部时期

一、统制派的国防政策

二、华北事变与陆军“中坚层”的分化

第四节七七事变后的日本陆军对华战略:以石原莞尔与武藤章之争为切入点

一、七七事变爆发与陆军“中坚层”的策略分歧

二、淞沪会战前后石原莞尔的“不扩大”主张

三、石原莞尔退出陆军中央与陆军“中坚层”的策略演变

第四章总体战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石原莞尔战争思想的最终成形及根本缺陷

第一节石原莞尔从日本陆军政策制定核心的退出

一、与东条英机的分歧

二、转入预备役

第二节《最终战争论》与石原莞尔的总体战思想

一、国防经济学理论的兴起

二、德国总体战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森武夫与《战时经济论》

四、《最终战争论》的思想分析

第三节东亚联盟论与石原莞尔的东亚战略构想

一、东亚联盟论的酝酿与出炉

二、东亚联盟论的基本主张

三、日本盟主说

四、共同国防、经济统一与政治独立

五、思想团体:东亚联盟的脉络与走向

第四节石原战略思想的政治社会影响与东亚联盟运动

一、对日本政治经济决策的影响

二、东亚联盟运动对汪伪政权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首先追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军的建军过程和军人培养制度,讨论“精英”式军事教育对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陆军“中坚层”军人战争观的影响,并以石原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军事战略考虑为线索,探究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思想根源。其次,在重新梳理日本侵华战争史实的基础上,着重考察石原莞尔等日本陆军“中坚层”对发动侵华战争的谋划及其相应行动,并从组织派系和战略思想两个层面分析其内部派系纷争、人事矛盾,以及在侵华策略上的歧见,以深化我们对日本侵华政策形成过程的理解,并进一步分析日本陆军“中坚层”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再次,本书试图从靠前视野考察近代日本陆军战争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最终结局。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不仅受到国内政局的影响,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靠前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本书希望通过深入分析石原莞尔在退出陆军中央后最终成文定型的两个主要理论,即“最终战争论”和“东亚联盟论”的理论背景、思想脉络、主要内容、个人特点、理论的最终走向,指出这两个深受近代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欧洲大战影响的战争理论,接近违背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大潮流。这两个理论虽以“人种竞争”“东西对抗”为借口,实际上是为了掩盖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这也是石原战略构想最终必然失败的本质原因。本书主要利用各类日本陆军相关原始档案资料,对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日本陆军“中坚层”的战争观和侵华战略实践加以考察,在实证的基础上阐明,正是近代日本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孕育并成就了日本陆军“中坚层”,而他们为之处心积虑的侵华策略和行动,也是日本政府和军方推行军国主义的必然产物,故而对战争指导者的战争责任的分析,最终还应归到日本作为国家的战争责任。

主编推荐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军事近代化和对外扩张进程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从初级到不错的陆军军事教育体系,并于19世纪末基本完成向德式军制和军事教育体制的改革。日本陆军的军事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所谓的“精英”军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本书所定义的陆军“中坚层”。陆军“中坚层”的崛起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是同步的。他们鼓吹、策划并指挥战争,同时战争也成就了他们自身,使其一跃而为陆军的指挥者,甚至国家的。但是,他们的成长与日本同步走上侵略道路并非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本书作者注意到日本陆军“中坚层”产生的制度环境的变迁和思想文化的革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还原其战略实施的具体过程,分析和批判了日本陆军“精英”们所谓的“战争理论”,揭示其侵略行径的错误和非正义,从而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侵华日军的行动逻辑。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晓娟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5
  • 版次 1
  • ISBN 9787214259530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424页
  • 字数 31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追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军的建军过程和军人培养制度,讨论“精英”式军事教育对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陆军“中坚层”军人战争观的影响,并以石原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军事战略考虑为线索,探究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思想根源。其次,在重新梳理日本侵华战争史实的基础上,着重考察石原莞尔等日本陆军“中坚层”对发动侵华战争的谋划及其相应行动,并从组织派系和战略思想两个层面分析其内部派系纷争、人事矛盾,以及在侵华策略上的歧见,以深化我们对日本侵华政策形成过程的理解,并进一步分析日本陆军“中坚层”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再次,本书试图从国际视野考察近代日本陆军战争理论的形成、发展与终结局。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不仅受到国内政局的影响,还与次世界大战后整个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本书希望通过深入分析石原莞尔在退出陆军中央后终成文定型的两个主要理论,即“终战争论”和“东亚联盟论”的理论背景、思想脉络、主要内容、个人特点、理论的终走向,指出这两个深受近代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欧洲大战影响的战争理论,完全违背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大潮流。这两个理论虽以“人种竞争” “东西对抗”为借口,实际上是为了掩盖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这也是石原战略构想终必然失败的本质原因。本书主要利用各类日本陆军相关原始档案资料,对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日本陆军“中坚层”的战争观和侵华战略实践加以考察,在实证的基础上阐明,正是近代日本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孕育并成就了日本陆军“中坚层”,而他们为之处心积虑的侵华策略和行动,也是日本政府和军方推行军国主义的必然产物,故而对战争指导者的战争责任的分析,终还应归到日本作为国家的战争责任。
【作者简介】
马晓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编辑。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日本近代陆军教育体系的形成:陆军“中坚层”的培养轨迹

第一节近代日本陆军的创立. 

一、军事近代化改革. 

二、简论近代日本海军的创立. 

三、西南战争对日本陆军的影响. 

四、从法式军制到德式军制.

第二节日本陆军的“精英”式军事教育体系. 

一、陆军幼年学校. 

二、陆军士官学校. 

三、陆军大学

第三节“精英”式军事教育体系的侵略本质. 

一、“精英”式教育在日本军事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灌输忠君爱国、对外扩张思想的精神教育. 

三、德式教育的影响. 

四、“精英误国”?. 

第四节“精英”式军事教育体系下的典型人物———石原莞尔

一、石原莞尔生平.

二、最终战争论和东亚联盟论. 

第二章九一八事变爆发与伪满洲国成立:石原莞尔与日本陆军“中坚层”的战争实践.

第一节日本陆军对“满蒙”的设想. 

一、“满蒙”问题的由来. 

二、是否武力解决“满蒙”问题. 

第二节石原莞尔提出的一系列“满蒙”占领方案. 

一、占领方案的初步提出. 

二、占领方案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 

三、日本陆军“中坚层”对石原方案的回应. 

第三节战争实践: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过程. 

二、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陆军中央的反应. 

第四节石原莞尔的“满洲国”设想. 

一、“占领”还是“独立”. 

二、石原对“满洲国”的设想. 

第三章从“华北分离”到“不扩大”:石原莞尔与日本陆军“中坚层”内部的策略分歧. 

第一节统制派的战略思想. 

一、永田铁山的战略思想来源及特征. 

二、永田铁山与统制派的施政主张. 

第二节日本陆军内部统制派与皇道派的分歧. 

一、一夕会的建立与两派的形成. 

二、统制派与皇道派的斗争. 

第三节石原莞尔活跃于参谋本部时期. 

一、统制派的国防政策. 

二、华北事变与陆军“中坚层”的分化. 

第四节七七事变后的日本陆军对华战略:以石原莞尔与武藤章之争为切入点. 

一、七七事变爆发与陆军“中坚层”的策略分歧. 

二、淞沪会战前后石原莞尔的“不扩大”主张. 

三、石原莞尔退出陆军中央与陆军“中坚层”的策略演变. 

第四章总体战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石原莞尔战争思想的最终成形及根本缺陷

第一节石原莞尔从日本陆军政策制定核心的退出. 

一、与东条英机的分歧. 

二、转入预备役. 

第二节《最终战争论》与石原莞尔的总体战思想. 

一、国防经济学理论的兴起. 

二、德国总体战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森武夫与《战时经济论》. 

四、《最终战争论》的思想分析. 

第三节东亚联盟论与石原莞尔的东亚战略构想. 

一、东亚联盟论的酝酿与出炉. 

二、东亚联盟论的基本主张. 

三、日本盟主说. 

四、共同国防、经济统一与政治独立. 

五、思想团体:东亚联盟的脉络与走向. 

第四节石原战略思想的政治社会影响与东亚联盟运动

一、对日本政治经济决策的影响. 

二、东亚联盟运动对汪伪政权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