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尔伽美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吉尔伽美什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43.34 4.9折 88 全新

库存1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佚名 著;赵乐甡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货号1201867499

上书时间2023-12-15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凡例
译序
吉尔伽美什
人的创造
农牧的起源
洪水传说
杜牧济与恩奇木都——牧神与农神之争
伊南娜下冥府
吉尔伽美什与阿伽
乌尔覆灭哀歌
埃奴玛·埃立什
阿特拉·哈西斯
伊什妲尔下冥府
阿达帕的故事
鸟精“兹”的神话
埃拉的神话
谈苏美尔—巴比伦文学
后记

内容摘要
全诗是从吉尔伽美什的残暴统治写起。(一)天神接受了人们的申诉,便创造了野汉恩奇都与之比武成交。后来二人为民造福,共同讨伐杉妖芬巴巴。(二)胜利后,吉尔伽美什得罪了伊什妲尔,二人又杀了神降的天牛,为民除了害,因此触忤了神意。神决定恩奇都必死。(三)恩奇都的死使吉尔伽美什悲伤万分,而且,联想到自己的死。于是他辛苦跋涉,决心探索秘密,寻求永生。因而终于见到了获得永生的祖先乌特纳庇什提牟,给他谈了大洪水的经过,如何获得永生。临别赠给吉尔伽美什一棵长生不老草,结果得而复失,只好怏怏地返回乌鲁克。(四)很后,与恩奇都的幽灵相见,他们谈了人死之后在冥府的景象。史诗至此,从昂扬激奋的情调而气氛一转,趋向灰暗低沉。

主编推荐
人类历目前头部文学作品,古巴比伦史诗代表作,真实反映了古代苏美尔—巴比伦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社会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日本和苏美尔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赵乐甡潜心译介,展现两河流域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瑰宝。

精彩内容
【译序】

谈史诗《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是史诗的主人公和歌颂的对象。根据考古资料,见于《苏美尔王表》。他是洪水后乌鲁克王朝第五代的“恩”(或“恩西”,意为王或执政),曾经修造过乌鲁克的城垣,跟基什的阿伽(见《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或其父恩米巴拉吉西作过战。这时,各城邦之间的争霸战争频频发生。起初,基什在各城邦间占优势,后来,战胜的乌鲁克便取代了基什的地位。是不是经过吉尔伽美什所参加的这次战争引起的变化,尚待研究弄清。不过,吉尔伽美什在苏美尔历史上实有其人,并非出自艺术上的虚构,这一点倒是无可置疑的了。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由于他的非凡的业绩,在人们的长期口头传颂中,像所有的英雄史诗一样,被赋予了神奇的、浪漫的色彩。有的传说里,吉尔伽美什不过是乌鲁克城守军的一个弃婴。而在另一传说里,却说巴比伦有一习俗,他们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年祭神时选一婴儿作为牺牲,或杀之或弃之山谷。吉尔迦美什当选,便被从悬崖投向山谷。此时为一大鹫所救。它将吉尔伽美什驮在背上,飞至高空,又安然无恙地将他掷落在一家居民的院落里。这家人发现后,将他抚养成.人。这些说法虽然具有浓重的传奇味道,但吉尔伽美什毕竟是个人。在这部英雄史诗里,吉尔伽美什却被赋予了“神”的成分,他成了大神阿鲁鲁所创造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半神半人的人物。这是符合当时人们对不平凡的英雄业绩的理解和敬仰的态度的。但是,今天看来,这个“三分之二是神”的吉尔伽美什,主要的却是人。他具有人的性格、气质和行为,在某些方面,如生死问题,倒是和神不谐调的,不仅因为他“三分之一是人”。
诗人在描写他的形象时,处处按神格点出他的非凡身世、膂力过人、英姿出众。他在乌鲁克自恃力大无比,“抢男霸女”,弄得民怨沸腾,纷纷向天神控诉。但是,后来他和恩奇都(也是大神阿鲁鲁创造的,但却是个半人半兽的人物)苦斗成交,走上了为人民除害造福的道路。他们猎狮擒狼,剪除杉妖,勇杀天牛,博得了乌鲁克人的称赞:

“英雄之中,究竟谁最雄伟?
众人当中,究竟谁最英俊?”
“吉尔伽美什才是英雄中的英雄,
[恩奇都才是俊]杰,他英俊绝伦!”

在他的性格特征方面,诗人突出了他的强悍、聪颖、智慧和激情,而尤为突出的是他勇于探索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在他长途跋涉、探求永生的活动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吉尔伽美什的生死观明确地表现在他征讨芬巴巴时勖勉恩奇都的一段话里:

“我的朋友啊,谁曾超然人世升[上]了天?
在太阳之下永[生者]只有神仙,
人的(寿)数毕竟有限,
人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过眼云烟!
你在此竟怕起死来,
你那英雄的威风为何消失不见?
……
我一旦战死,就名扬身显——
‘吉尔伽美什是征讨可怕的芬巴巴,
战斗在沙场才把身献’,
为我的子孙万代,芳名永传。”

这后一段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实质是一样的。这种英雄主义气概,使吉尔伽美什的品德崇高起来。为人民造福中战斗而死的光荣感,当然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敬仰。但是,当他看到恩奇都并非捐躯沙场而突然地死去时,当他想到自己也会落到恩奇都这步田地时,他便决心探索起人生的奥秘,寻求那永不凋落的生命。出自这样的决心,他对沙索利人所说的“没有谁曾经把这件事情办成”,回答得很好坚决、响亮:

“[纵然要有]悲伤[和痛苦],
[纵然要有]潮湿和[干枯],
[纵然要有]叹息和[眼泪,我也要去]!”

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强精神,甚至感动了沙索利人,终于给他让开了路。正因为有这种可贵的探索真理的决心,所以猛兽吓不倒他,高山挡不住他,人世的庸俗享乐迷惑不了他,乐园留郴住他,死海拦不住他。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跋涉,后来终于找到了他渴望找到的乌特纳庇什提牟。
乌特纳庇什提牟所讲的一段洪水故事,说明他夫妇成神以及获得永生的经过,都是出自神的安排。于是吉尔伽美什失望了,他只好踏上归途。然而,史诗在这里却加上了一段“返老还童”的仙草得而复失的情节。他听到水下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草,就迅速而踊跃地潜入水下取了那棵草。这,表现了他顽强的探索精神。然而,这仙草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因此,他只好叹息着回到乌鲁克城。我们从他这时对乌鲁舍纳庇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他思想深处的东西。

“乌鲁舍纳庇哟,这草是棵〈非凡的〉草,
人们靠它可以长生不老。
我要把它带回乌鲁克城,让[]能吃
到这草,
它的名字叫做西普·伊沙希尔·阿米尔,
我也吃它,好重返少年,青春永葆。”

第二八行的重要的缺字,虽然不知道他要给谁吃这棵“长生不老”的仙草以获得永生,但从第二八二行看,可以断定不是他一个人吃。因此,更加说明他不畏艰险地探求永生,是对神的意志和安排的一种挑战和违抗的表现,是他一心要认识自然法则的探索真理精神的一种体现,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个人的生死。这就使英雄吉尔伽美什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受人景仰了。他的形象已从造福于乌鲁克城的保护人的形象,发展成为一个探索真理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化身。这应该是这部英雄史诗歌颂的核心部分。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佚名 著;赵乐甡 译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ISBN 9787544776295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丛书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2018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