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9787554620861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9787554620861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9787554620861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9787554620861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978755462086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9787554620861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26.9 3.9折 69 全新

库存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20861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1688421

上书时间2023-11-09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就学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四、语言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一、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二、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三、《上农》——农业的价值
  四、“反者道之动”
  五、对自然的理想化
  六、家族制度
  七、入世和出世
  八、中国艺术与诗歌
  九、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十、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十一、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一、司马谈和六家
  二、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
  三、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一、孔子与六经
  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三、正名
  四、仁义
  五、忠恕
  六、知命
  七、孔子的心灵修养
  八、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一、墨家的社会背景
  二、墨子对儒家的批判
  三、兼爱
  四、天志和明鬼
  五、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
  六、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一、早期道家与隐者
  二、杨朱的基本思想
  三、杨朱思想举例
  四、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五、道家思想的发展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一、性善说
  二、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三、政治哲学
  四、神秘主义
第八章  名家
  一、名家和“辩者”

内容摘要
《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最初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冯友兰先生以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学家及主要流派的变迁和发展为主线,简要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并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是迄今为止西方人了解、研究中国哲学的书,是世界各地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课程的教材。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在西方被称为“新儒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孩子刚学认字,通常所用的课本是《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一种宗教。而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创世,也没有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和宗教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不同的人对哲学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全然不同。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目中所想的可能很不同。就我来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
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做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
地表述出来。
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从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宇宙是人类生存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宇宙论就是这样兴起的。思考本身就是知识,知识论就是由此而兴起的。按照某些西方哲学家的看法,人要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考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先要对思想进行思考。
这些学说都是反思的产物,甚至“人生”和“生命”的概念、“宇宙”的概念、“知识”的概念也都是反思的产物。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与别人谈论,都是在人生之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但哲学家所说的“宇宙”和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宇宙”,内涵有所不同。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可以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因此,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
当我们对知识进行思索或讨论时,这种思索和讨论的本身也是知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它是“关于思索的思索”,这就是“反思”。有的哲学家坚持认为,我们在思索之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仿佛人还有另一套器官,来对思索进行思索,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