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38.4 5.6折 ¥ 6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乐黛云/主编 潘静如、胡士颍/执行主编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56285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50599
上书时间2024-12-27
编后记
《学衡》第三辑编校初竣,顿有释然之感,却不由得笔端踟蹰起来。窗外曦光未明,冷月清寒,偶有车声传来,反而愈添岑寂之感,不禁寄想千里之外大江奔腾,奋烈不止,必是广挟涓流,乃济沧溟。此亦犹如著文者沉潜往复,编刊者字斟句酌,心史纵横,深文隐蔚,斯人斯志千古不磨。
幸得北京大学魏常海先生之允,收录他关于东方哲学学科思考的讲稿。通过这篇娓娓道来的叙述,为我们揭开“东方哲学”作为一类概念、一门学问、一种学科在百余年间的发展与现状,感受到前辈学者在学术追求、学问兴替和世事变迁中始终坚守的理想与意志。东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设置或有始终,但东方文化所缔造的思想意识已经化作万有,而无数的事例说明,学派、学科、学脉皆有兴衰,但一个学者有没有独特思考之文、是否著下真知灼见之书、对本学科有无功业可寻、对学生是否履行培养之责,才是对其终、严厉、真实的考评。
本辑设有三个专题:“20世纪中国旧诗”专题、红学专题和道家专题,但每一栏目内容都不作宽泛之论,好似编辑、作者与学界师友的会心之举。
其一,20世纪是一个新文学崛起、旧文学“退出”的世纪。但是,这种“退出”更多的是意识形态上的、文学史权力上的,而非事实上的。20世纪的旧诗书写,仍然有很多的内蕴值得发掘。潘静如《“退向未来”——20中国旧诗的叙事与抒情》来自于一场学衡讲座,意在展现旧诗被排斥在文学视野之外的意义:个人的,但又是非私人的,终以边缘、隐微的姿态介入并健全了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史乃至思想史。参与讨论的郭文仪、张芬、李科、冯庆、谷卿等学者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从不同角度发明、补充、修正乃至质疑了原文的预设,值得仔细阅读。
当今的诗歌研究,越来越过于无趣,匠气大于诗性。好在不全是这样。本集还收入王培军《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札记》,正是所谓“古道犹存”者。文章是札记体,遇事而发。或导窾批郤,发诗人选炼之微;或旁抽远绎,见文学演进之迹。我们读了,格外愉快而有收获。个中趣味,只能俟读者自得之。潘建伟《新诗用韵问题再考察》聚焦的是新诗诞生后的“用韵”问题。这个问题在民国时期聚讼纷纭,相当多的诗人、批评家参与了进来。为什么呢?这既与古典诗歌的传统引力场相关,也与汉文字的特性相关,更与“新诗”早期的试验性相关。一连串的问题呼啸而来:韵与中国诗的关系如何?韵与诗人情感的关系如何?新韵与旧韵的关系如何处理?国语与方言在“韵”上的歧趋如何安置?外文诗能给中国新诗在用韵上提供什么借鉴?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文章的绵密梳理。相信,这对于当今的新诗创作肯定会有启发。
诗有新旧,艺术亦然。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现代艺术世界,“标准”是一种奢望。“法书”或“法帖”这样的存在物只能求之于古典艺术世界。但假如我们单从“法书”“法贴”去想象古人的艺术世界乃至艺术精神,则大错特错。张强《僧安道壹的“古意书体”及书刊实践》以僧安道壹的书刊美学系统为窗口,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存在过的另一种美学趣味。僧安道壹是名垂青史的书刊大家,其崖刻石刊的真迹至今班班可见。文章对他的“古意书体”作了全面的剖析。为什么他的“古意书体”实践如此重要?这涉及到我们对“古典”的认知。在我们的认知中,“二王”那样的性情书写无疑代表了正宗或主流的书法美学。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遮蔽或壅遏。道壹以各种“装饰手法”来进行自己的书刊实践,就带有了某种反抗或突破的意味。他的这些“装饰”并非全是自己的“发明”,形制上多前有所承,理念上也与过去的“天书”言说相关。但其价值不容抹杀。道壹以其“神性书写”试图证明,文字与书写本身不仅是传达认读之意的工具,也具有独立的意义在其中。
其二,传统文学与文化几乎无所不包。然而,既上得庙堂、黉舍,又下得阛阓、江湖的,也许首推以下这两种学问:易学、红学。它们自带了“聚讼”体质。本期的两篇红学文章,都是对过去学术界“脂优程劣”一说的商榷。《雪芹原笔费思量》主要是从早期各类抄本的异文入手,考辨这些异文的来由,弄清楚了这些来由,便可推定曹雪芹的“原笔”。这是相当出色的工作,也许不能定谳,但却是“脂优程劣”论者所不能无视的。《论〈红楼梦〉作者署名与版本校理之百年嬗变》同样是对“脂本”发起了挑战,不过正像标题所昭示的,是以一百年来“作者署名”“版本校理”的嬗变为线索加以商榷、驳议的。文章细致分析了《红楼梦》作者署名的变化,这既与特定时期的学术成果或“学术共识”相关,又与市场导向引起的打造“完本”《红楼梦》行动相关,还与一些学者的趣味相关。且不谈文章对程甲本优于脂本的论断是否无可置疑,单单文章提出的这一点就耐人深思:程甲本作为“血脉贯通”的一百二十回足本,我们有什么理由只截取其后四十回来作为“脂本”的拼凑物呢?
其三,“道家专题”部分收入三篇较为特别的文章,分别是关于儒家与道家、佛教与道家和西学与道家的具有比较视野的思考。《“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献疑》是目前针对荀子“误解”庄子问题研究的为充分的论述,荀子所谓“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常常被作为思想史、哲学史上的定论,但作者从天人概念、天人观以及荀子自身的解蔽方法展开详尽探讨,表明荀子很大程度上错误解读了庄子的思想;《华严宗师判摄老庄的思想理路》选取了华严宗慧苑、澄观、宗密、德清等著名宗师对于老庄的评判,其中既可以看到中国佛学自身的思想特点,又能发现佛教进入中土后的变化,尤其是学派内部和异质性思想之间的碰撞;《反向格义,以西释中——严复老庄解释学发微》将老庄之学纳入到更为广阔的中西思想对比、影响的讨论视域,通过严复这位在近代历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著名翻译家、思想家关于老庄的“新”解读,看到中西文化互相遮拔、互相发明、相互对话的关系与契机。以上三篇,各得其宜,言近旨远,可谓思想发覆之佳作。此外,与思想交流、文明对话相关的文章,还有《张燮〈自鸣钟铭〉及其历史意义》《传教士来华与明清历法改革》两篇。它们都涉及明清时传教士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前者钩稽史料,展现一段特别的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片段;后者呈现一段思想互动之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结合明清以来历史,读之令人掩卷深思,哀叹连连。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学术被统合于经史之内,但无论是经学、经典研究,还是文史之学都应立足新的思考,都应有新的发现。《〈周易〉伦理的空间化构造》一文是现代化的经典思想诠释,作者认为《易》卦六爻和《易传》“天尊地卑,贵贱有位”等设定,预定了爻位阴阳的分别,而且初、二、三、四、五、上爻各有其特别的位置属性和价值分判,于是在刚柔相推之下,卦爻之间的阴阳性质与爻位关系通过承乘比应的形式而产生各种制衡和变化,使得固有的静态的位置关系和价值架构又多出种种复杂的、变化的动态结构,《周易》的空间形象因此具有了褶皱的形态。作者提出的“褶皱的伦理空间”是值得当代易学关注的概念和思考方向。《姓名制度:文史研究的一把重要“钥匙”》一文不仅从姓氏,名、字,字派谱系三个部分论述了姓名制度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作者还以其深湛的文史研究功底,揭示出姓名制度在长时段历史发展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指出利用姓名制度进行文史研究的应用和问题,因而该篇无论在姓名制度之学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具有阅读价值和指导意义。《史籍所见中古(汉—宋)宗庙禘祫年月校理》在理清上述禘祫年月安排理论的基础上,对史籍所见中古(主要指汉代至宋代)王朝宗庙礼制中的禘祫年月安排记载做出较为系统的校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历史研究功底;该文一方面梳理历代正史礼志及礼官上奏等所涉及的禘祫年月安排,按时间顺序排列,另一方面对相关记载做出校勘及解读,内容清晰,考证详备,对礼制研究而言诚非易事,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王景琳、翟奎凤、张辉三位学者在本期分享了他们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经历,尤其是那些令人终身受益的教诲、终身难忘的老师和终生追求的人文理想。在《三尺讲台上的风采——记北大中文系的四位老师》中,作者忆述亲身经历的周先慎、孙玉石、谢冕和乐黛云四位教授,对他们的学问、授课、性格、品行等等做了十分生动的回忆,读来意味无穷;《大哉一诚天下动——难忘南大哲学系三年》写的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时期的经历,富含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学校之爱,让然感到岁月流淌着的是充满真善美的欢乐颂歌,其实学校本来就应该如此,不是么?《既为经师,更为人师——我所了解的李景林老师》主要是作者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经历,让我们更为全面、贴近地认识了李景林老师。李老师在中国哲学界以“教化儒学”知名,从学校教育而言,教育感化自是其中之意,本期“学人述忆”所刊三篇文章,都是对自身教育经历的深情追忆,都印证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著作介述”收入一篇书评,是对田丰所著《王船山体用思想研究》的解读。田书于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多方好评。该书“详人之略,发人未发”,对王船山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读,是近些年研究王船山思想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力作。
后,本辑编辑出版过程中,得益学界许多师友、前辈学者的关照和帮助,尤其得到作者们的鼎力支持。出版过程漫长而繁琐,编辑过程中我们又反复提出核对、修改和疑问,另外还有几篇临近付印时却被撤下,这些都得到了作者的谅解。我们深表感谢!
胡士颍 潘静如
2021年11月
本书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编辑出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术文章。
文学领域,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红楼梦》的版本差异及署名问题,20世纪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退居一隅”的旧诗创作进行了研讨;此外,王培军阅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22条札记,潘建伟对于新诗用韵问题的再考察,也都言之有物。
哲学领域,魏常海对“东方哲学”的学科建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张朋等则分析、评价了前人从儒学、佛学及中西会通等角度对《庄子》的诠释,而甘祥满对《周易》空间观作了新颖的解读。
史学领域,张雪松等分别探讨了古史中的姓名制度、禘祫年月以及中外交流中的器物、历法,这些文章均以考证见长,能够做到以小见大。此外,张强以大量的图片示例讲解了僧安道壹的“古意书体”。
在“学人述忆”栏目,王景琳、翟奎凤、张辉三位学者在本期分享了他们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经历,尤其是那些令人终身受益的教诲、终身难忘的老师和终生追求的人文理想。
本书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编辑出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术文章。
文学领域,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红楼梦》的版本差异及署名问题,20世纪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退居一隅”的旧诗创作进行了研讨;此外,王培军阅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22条札记,潘建伟对于新诗用韵问题的再考察,也都言之有物。
哲学领域,魏常海对“东方哲学”的学科建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张朋等则分析、评价了前人从儒学、佛学及中西会通等角度对《庄子》的诠释,而甘祥满对《周易》空间观作了新颖的解读。
史学领域,张雪松等分别探讨了古史中的姓名制度、禘祫年月以及中外交流中的器物、历法,这些文章均以考证见长,能够做到以小见大。此外,张强以大量的图片示例讲解了僧安道壹的“古意书体”。
在“学人述忆”栏目,王景琳、翟奎凤、张辉三位学者在本期分享了他们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经历,尤其是那些令人终身受益的教诲、终身难忘的老师和终生追求的人文理想。
乐黛云,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著有《比较文学原理》《跨文化之桥》等,主编有《中西比较文学教程》《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等。
潘静如,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著有《民国诗学》,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胡士颍,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资料室副研究馆员,著有《易学简史》,发表学术论文、翻译三十余篇。
学者演讲
关于东方哲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魏常海)
“二十世纪中国旧诗”专题研讨
“退向未来”
——20世纪中国旧诗的叙事与抒情(潘静如)
“诗者,荒寒之路” (郭文仪)
二十世纪旧体诗的现代性要素思考(张芬)
如何进入历史(冯庆)
隐微写作的传统 (李科)
“退向现代”与文学转型 (谷卿)
红学专题
雪芹原笔费思量
——从甲戌本《石头记》“秋流到冬尽”说起 (陈传坤)
论《红楼梦》作者署名与版本校理之百年嬗变 (欧阳健)
道家专题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献疑(张朋)
华严宗师判摄老庄的思想理路(师瑞)
反向格义,以西释中
——严复道家经典诠释学 (李智福)
人文新论
《周易》伦理的空间化构造 (甘祥满、贺拥军)
僧安道壹的“古意书体”及书刊实践
——入隋后的僧安道壹研究系列之三 (张强)
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札记(王培军)
新诗用韵问题再考察
——以民国时期关于诗的用韵之争为讨论中心 (潘建伟)
姓名制度
——文史研究的一把重要“钥匙” (张雪松)
史籍所见中古(汉—宋)宗庙禘祫年月校理 (马清源)
张燮《自鸣钟铭》及其历史意义 (刘涛)
传教士来华与明清历法改革 (臧勇)
学人述忆
三尺讲台的风采
——记北大中文系的四位老师 (王景琳)
大哉一诚天下动
——难忘南大哲学系三年(翟奎凤)
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我所了解的李景林老师(张辉)
著作介述
《王船山体用思想研究》书评 (杨莉)
论文摘要
CONTENTS
编后记
本书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编辑出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术文章。
文学领域,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红楼梦》的版本差异及署名问题,20世纪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退居一隅”的旧诗创作进行了研讨;此外,王培军阅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22条札记,潘建伟对于新诗用韵问题的再考察,也都言之有物。
哲学领域,魏常海对“东方哲学”的学科建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张朋等则分析、评价了前人从儒学、佛学及中西会通等角度对《庄子》的诠释,而甘祥满对《周易》空间观作了新颖的解读。
史学领域,张雪松等分别探讨了古史中的姓名制度、禘祫年月以及中外交流中的器物、历法,这些文章均以考证见长,能够做到以小见大。此外,张强以大量的图片示例讲解了僧安道壹的“古意书体”。
在“学人述忆”栏目,王景琳、翟奎凤、张辉三位学者在本期分享了他们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经历,尤其是那些令人终身受益的教诲、终身难忘的老师和终生追求的人文理想。
乐黛云,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著有《比较文学原理》《跨文化之桥》等,主编有《中西比较文学教程》《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等。
潘静如,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著有《民国诗学》,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胡士颍,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资料室副研究馆员,著有《易学简史》,发表学术论文、翻译三十余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