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3.5 4.0折 ¥ 59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闻少华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36972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8991401
上书时间2024-12-27
序言
丁守和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近代历史人物的研究,是比较少的。事情很简单,又很容易理解。因为近现代历史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近,其重 要人物往往涉及政治斗争,或者此人就是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如果在研究或论 述中稍有疏忽,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就可能成为政治问题遭到非难,使人望而却步。 另外,我们过去过分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好像唯物史观只是强调经济、政治,只是重视人民群众,不重视作为经济集中反映的思想、文化,不讲个人的历史作用 ( 进 步的、反动的等 ),因而对思想、文化,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很不够。其实,这是一 种误解。马克思、恩格斯都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里说的“人们”, 当然应该理解为既包括人民群众,也包括各种历史人物个人。思想文化固然是经济 和政治的反映,但也有反作用,而且当它一经产生,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 身的发展规律。所以, 既应当重视政治经济的研究,也应当重视思想文化的研究;既应当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阐述,也应当加强对各种历史人物的研究。近 几年来,研究历史人物包括近代史人物越来越多了,而研究思想文化则成了一种热 门,这是令人高兴的。
研究近现代史人物确有不少困难。研究进步人物有困难,研究反面人物也有困 难,研究时好时坏、时左时右,曾经进步后又变反动的反复无常的人物更困难。研 究正面的进步的人物,把他的生平活动、思想、事业乃至所受教育和影响,以及个 人生活、性格、爱好等研究清楚,同其所处历史条件、周围环境相融合,通过生动语言有系统地表述或描述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对于反面人物,如果不仅仅是罗列资料做简单的批判,而是对其活动、思想、反动主张乃至罪恶行径进行具体分析, 尤其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也是不容易的。若说这些毕竟还比较好处理,主要是掌握好分寸高低的问题,那么对第三类人物即那种时左时右、好好坏坏、 终至反动的人物的研究,就更不容易了。汪精卫就属于这类人物。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人物,其特点是复杂多变。他在辛亥革命时是一个革命志士,曾在《民报》上鼓吹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并因谋刺清廷摄政王而被捕,写下了“饮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一时传为美谈;次国共合作时,他开始表示怀疑,但不久就转为支持,并在孙中山左右赞划。孙中山临终时,他代为起草遗嘱,以后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广东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意在打击共产党,同时也排挤汪精卫。武汉政府时期,他成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领袖,公开提出“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7 月 15 日,却又积极实行“分共”,公开背叛革命。以后,他即升沉起落于时代的潮流之中,纵横捭阖于社会的动荡之际,时而组织国民党改组派,同蒋介石争该党 的“正统”,时而蒋、汪合流,当南京政府的行政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他曾高 喊“焦土抗战”;而 1938 年年底,则公开投敌叛国,成为南京汪伪政府的总头目。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政治人物如何研究,如何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对他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如何评价,确实难度比较大。过去对汪精卫的评价,一般倾向于全盘否定。 因为盖棺论定,他后叛国投敌,成为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卖国贼。因而,不但对他的反共和投敌叛国应彻底否定,并且由此出发,对他在辛亥革命时期和大革命 时期的行动也予以否定,说他那时不过是假革命、假左派。对他叛国投敌、出卖祖国利益的行径产生义愤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义愤毕竟不能推进 科学。对复杂的历史现象作简单的结论或进行简单处理,也不尽妥当。面对复杂的历史,在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我们只能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 地具体地进行分析。近年来的史学研究,正在发生这种变化。
对汪精卫这个人物的研究,也应该如此。例如,武昌起义后,汪精卫与杨度共 同发起“国事共济会”一事,历来为世人所诟病,认为是汪精卫投靠袁世凯、反对孙中山的有力证据。然而史实表明,在当时的形势下,革命党领导人企图利用与袁 妥协的办法,换取推倒清廷,从而得到廉价胜利的想法是普遍的,几乎无一例外, 只是汪精卫在这个问题上更具妥协的特色而已。又如,在大革命的广州时期,汪精卫与共产党人的合作还是较好的,遭到蒋介石的排挤而出走。北伐战争开始以后,根据当时的形势,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曾研究迎汪抑蒋的问题。到武汉后,汪曾红极一时,被誉为国民党左派领袖,然而不久他就在联共问题上发生动摇。随着形势的急剧变化,他便公开反共,背叛革命。 这是他革命事业的终止,也是他反动事业的开端。对于他的这些表现和转折是需要作深入研究和具体分析的。如果只是简单地用“假左派”来说明,似乎还不能解决 问题。就是对汪精卫堕落为汉奸头目以后,也不应简单地停留在罗列他的罪状方面, 而应当探究他何以成为大汉奸,其汉奸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反动实质,并且把他 的失败主义、投降主义与日本的侵华政策以及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联系起来考察,才 能使我们对其罪恶行径有更深刻的认识。
研究汪精卫这类人物,当然首先要注意他在各个时期的活动、思想及变化,注 意他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属性的变化及特点,同时也要注意他本身的个人特性、行为品德,注意时代潮流的起伏变化和错综复杂的社会震荡,等等。总之,既要综合考察, 也要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逐步深入。
近几年来,已发表一些研究汪精卫的论文,主要是就某一时期或某一问题的专 论,比较系统地研究尚不多见,资料也很分散。闻少华同志撰写的《汪精卫传》, 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工作,补了这个空白。
本书是闻少华同志多年研究的成果,他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汪精卫 的一生作出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对一些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由于资料和 篇幅的限制,本书若干地方还是显得有些薄弱,或论述不足,但它毕竟是本较 系统介绍和评论汪精卫生平的专著,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民国史,对于广大历史 爱好者,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希望后来者继踵而上,那么本书作为引玉之砖, 当亦为作者和读者所首肯的。
在本书将要出版的时候,写了上面的一番话,姑且作为序吧!
汪精卫早年参加同盟会,曾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随后历任《民报》主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部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1938年底发“艳电”,公开为日本侵略者辩护,投降日本,1940年在南京组建伪“国民政府”,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国防会议主席”。1944年底,因病死于日本名古屋。
汪精卫早年参加同盟会,曾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随后历任《民报》主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部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1938年底发“艳电”,公开为日本侵略者辩护,投降日本,1940年在南京组建伪“国民政府”,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国防会议主席”。1944年底,因病死于日本名古屋。
闻少华 湖北浠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民国史研究工作。 专著有《汪精卫传》《周佛海评传》《陈公博传》《汪伪政权史话》等,此外还在报刊上发表有关文章二十余篇。
序言
章 清寒的青少年时代
一 清贫身世
二 从秀才到留学生
第二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
一 《民报》的重要撰稿人
二 出色的演说家
三 与陈璧君的结合
四 谋刺摄政王载沣
五 “国事共济会”与南北和议
六 二次革命中的汪精卫
第三章 政治上的小休时期
一 沉醉于异国风情
二 孙中山的少数信徒
第四章 国共次合作时期的汪精卫
一 国共次合作
二 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
第五章 大革命时期软弱的左派
一 中山舰事件
二 软弱的左派
三 汪、陈联合宣言
四 武汉政府时期的表现
第六章 七一五分共的元凶
一 四一二政变
二 七一五分共
第七章 特别委员会的面面观
一 反共的顽固派
二 特别委员会的产生
三 特别委员会的余波
第八章 改组派的精神领袖
一 护党救国军的成立
二 中原大战
三 “扩大会议”的召开
四 改组派的精神领袖
第九章 “非常会议”时期汪、蒋的勾结
一 胡汉民在汤山作阶下囚
二 反蒋浪潮中的汪精卫
三 “非常会议”成立
四 汪、蒋勾结
第十章 汪蒋合作时期对日推行的妥协路线
一 汪精卫的“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
二 汪精卫与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停战协定
三 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被刺
四 西安事变
第十一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两面人
一 叫嚷继续“根绝赤祸”
二 低调俱乐部
三 焦土政策的背后
第十二章 叛国投敌的酝酿
一 日本的侵华政策
二 董道宁、高宗武秘密赴日
三 重光堂密约
第十三章 叛国投敌的民族罪人
一 伺机逃出重庆
二 《艳电》的出笼
三 河内刺汪
四 投入敌人的怀抱
第十四章 汪伪国民党“六大”的召开
一 赴日谈判
二 与王克敏、梁鸿志的会谈
三 76号特工总部的建立
四 汪伪国民党“六大”的召开
第十五章 汪伪国民政府的成立
一 南京三巨奸会议
二“日华关系”密约的谈判
三 高、陶事件
四 青岛会议
五 汪伪国民政府粉墨登场
第十六章 汪精卫及其伪政权的倒行逆施
一 反共清乡
二 奴化教育
三 法西斯党化教育
四 东亚联盟运动
五 汪精卫汉奸理论的形成
第十七章 汉奸末日与汪精卫的死
一 汪精卫投敌前后二三事
二 汉奸的末日
三 汪精卫之死
四 汪坟被毁
后记
作者附言
附录 汪精卫年表
汪精卫早年参加同盟会,曾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随后历任《民报》主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部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1938年底发“艳电”,公开为日本侵略者辩护,投降日本,1940年在南京组建伪“国民政府”,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国防会议主席”。1944年底,因病死于日本名古屋。
闻少华 湖北浠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民国史研究工作。 专著有《汪精卫传》《周佛海评传》《陈公博传》《汪伪政权史话》等,此外还在报刊上发表有关文章二十余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