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的弯度:华阳奋斗足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路的弯度:华阳奋斗足迹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63.7 6.5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志源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1642103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28986058

上书时间2024-12-27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在《路的弯度——华阳奋斗足迹》成稿之时

陈守全

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年逾八旬的中学高级教师陈志源先生为我撰写的这部20多万字的传记《路的弯度——华阳奋斗足迹》。作者用艺术的手法记载了我大半生的经历,描绘了我和华阳携手同行,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向前,在迷惘沮丧中拨云驱雾、勇往直前、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创业蓝图和奋斗画卷。
掩卷沉思,感慨万千。
陈老师为了给我写这部传记几经周折,却坚定不移,可以说是累了心思白了头。受限于我的工作,他的采访只能断断续续,续续断断,时续时断。采访不能正常进行,写作也就只能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有时一搁置就是两、三年,甚至四、五年,前后历经18个春秋方才完成了书稿。时间之漫长、过程之艰辛、写作之困苦、心灵之煎熬,是一般作家难以承受的。
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我的事迹,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到《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大大小小的媒体都有过报道。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党政军觉得这些报道零零散散,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想请作家为我写一本传记,对我的人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完整的、全面性的描绘。在武汉和十堰找了好几个作家和我见了面,他们都谈了具体的写作意向和出书方案,我感觉自己还没达到那个高度,所以,一直婉拒他们的好意。
党政军是个热心人,后来又联系上陈志源老师。陈老师更是有心人,他说,早几年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十堰日报》《中国机电日报》《中国汽车报》《人物》等媒体上看到了我的事迹,觉得很了不起,值得写一部大一点的作品,立体反映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感人事迹,让优秀企业家的事迹和精神成为鼓舞后来者的力量,也可以成为后来者学习借鉴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志趣相投吧。陈志源老师对我的关注,改变了我的想法,觉得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下总结,还真有必要。这于自己可在今后的生活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对企业也有个交代;对子女的成长或许还能起到警醒作用。我们也就达成了协议,开始了合作。
没想到曲曲折折经历了18个年头,今天,《路的弯度——华阳奋斗足迹》终于要面世了。此刻,我要对为《路的弯度——华阳奋斗足迹》付出辛勤劳动的陈志源老师,以及在陈志源老师采访写作过程中,东西奔波、费心尽力的党政军同志,表示真诚的谢意,感谢他们为我送来了这么一份精神大餐。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一个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在田间的农民,也许是因为为人厚道且公正不阿,他被大家推选为村长;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父亲常年在外带领村民为夺取农业丰收战天斗地,于是吃喝拉撒睡,一切家务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带着7个孩子,每天总是屋里屋外忙个不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不眠不休。父亲雷厉风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给我的血液注入了积极向上的遗传因子;母亲勤劳朴实、持家节俭的品质,在我的心灵深处播下了与人为善的种子。
父母的言行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使我从小就养成了不甘落后的良好品性。上中专我当班长,任学生会主席,任团委书记,还入了党。工作后我经历过被撤销一切职务,下放到铸造车间机电班当电工,那时心情灰暗到了极点,曾经一度失意彷徨。但倔强的性格使我没有就此沉沦,一蹶不振,而是痛定思痛,从内心深处不断反思。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思想修养,反省自己,这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我变得越来越成熟和稳健。同时,我认真学习电工技术理论,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越来越强,工作越来越有劲。
苍天不负苦心人,由于我正确对待挫折,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成绩比较突出,没过几年,我又重新得到重用,先在铸造车间担任副指导员,后又到“五七干校”学习。在“五七干校”学习期间,我接触到一大批有智慧有能力的领导干部,他们的思想和作风,让我的人生观和展。
…………



导语摘要

1967年,19岁的陈守全来到鄂西北大山深处郧县柳陂镇莫家沟风动工具厂工作。此后数十年,中华大地风气云涌,这家小厂在大时代里披荆斩棘,如今已成为拥有一个投资总部、两个上市公司,四个全资子公司的华阳投资公司。陈守全也在这个过程中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这本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人生的起伏,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启迪。



作者简介

陈志源,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定居湖北省十堰市。吸吮着湘江支流美丽的涟水河的乳汁长大,迈出校园,步入社会,壮志满怀,却一事无成。聊以自慰的是,仅从鄙人笔端流淌出200多万字作品,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报刊与读者见面。
这里或许可以顺着话题稍作展开。小时候,晴朗的夏夜,沐浴着清澈而柔和的月辉,躺在涟水河畔潭市白沙洲上,仰望着天空,数着不断眨眼的星星,畅游浩瀚的银河,脑海里演绎着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心里生出一种对世态凉炎莫名的朦胧和淡淡的忧伤。这种幼稚肤浅的认识,经过生活的淬火捶打,冶炼成中短篇小说集《天上有条银河》。
我家祖屋叫花庙湾,那是一幢具有典型江南风格,古色古韵的乡下民宅,因旁边有一座偌大的雕梁画栋色彩斑斓的庙宇而得名。花庙湾是我成长的摇篮,漂泊在外几十载,在兹念兹,随笔散文集《花言庙语》(上下册),寄托着一生一世的乡愁。 



目录

代 序  路
写在《路的弯度——华阳奋斗足迹》成稿之时

章  西出杨溪踏歌来
一   岩岭村个中学生
二   遭遇“夜壶队”
三   把爷爷的拐杖给扔了
四   不识字的丈夫给妻子写信
五   从三皇庙到花果山
六   摔得鼻青脸肿
七   罚站,偷偷地逃跑了
八   拄着拐棍的老师 
九   读书苦,苦读书、读苦书
十 一 个敏感的话题
十一  郧县卫校,我来了
十二  入党 
十三  实习期间的尴尬事

第二章  青春舞靓莫家沟
十四  二汽落户十堰
十五  莫家沟的福分
十六  建厂初期的日子
十七  奉命回厂 
十八  离奇落难
十九  变压器上救险 
二十  红娘心理学 
二十一  入党转正
二十二  溜达溜达溜回了红薯
二十三  东山再起 
二十四  出任副厂长 
二十五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二十六  馅饼留给后来者
二十七  机不可失
二十八  任命书回到原点

第三章  领军拨叉登高台 
二十九  第二次任命厂长
三十  放水养鱼奔大海
三十一  火红的1987年 
三十二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三十三  深圳大学进修归来 
三十四  十堰•罗马 
三十五  “洋媳妇”进了婆家门
三十六  日本来客 
三十七  独到的用人哲学
三十八  “双三规划” 

第四章  激流勇进树华阳 
三十九  延伸城市,推进联合
四十  亲密握手,开启联合之门
四十一  联合进入正式程序 
四十二  “华阳”的由来 
四十三  提交书面报告 
四十四  准备讨论的书面材料 
四十五  职工代表大会如期召开 
四十六 郧阳行署的批复
四十七  华阳剪彩 
四十八  华阳步履 
1   小作坊的巨变 
2   十堰家股份有限公司
3   十堰家中外合资公司 
4   晨光曲 
5   收购啤酒厂
四十九  灿烂华阳
五十  风云骤起

第五章  改制路上云飞扬 
五十一  办公楼曲线走向
五十二  返回属地改制
五十三  启航
五十四  职工安置关
五十五  司法关
五十六  专用汽车厂破产关
五十七  金融打包还贷关
五十八  资产重组关
五十九  两块牌子齐头并肩
六十  2006年的阵痛 
六十一  华阳旗舰正远航
六十二  深深的怀恋

后记



内容摘要

1967年,19岁的陈守全来到鄂西北大山深处郧县柳陂镇莫家沟风动工具厂工作。此后数十年,中华大地风气云涌,这家小厂在大时代里披荆斩棘,如今已成为拥有一个投资总部、两个上市公司,四个全资子公司的华阳投资公司。陈守全也在这个过程中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这本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人生的起伏,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启迪。



主编推荐

陈志源,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定居湖北省十堰市。吸吮着湘江支流美丽的涟水河的乳汁长大,迈出校园,步入社会,壮志满怀,却一事无成。聊以自慰的是,仅从鄙人笔端流淌出200多万字作品,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报刊与读者见面。
这里或许可以顺着话题稍作展开。小时候,晴朗的夏夜,沐浴着清澈而柔和的月辉,躺在涟水河畔潭市白沙洲上,仰望着天空,数着不断眨眼的星星,畅游浩瀚的银河,脑海里演绎着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心里生出一种对世态凉炎莫名的朦胧和淡淡的忧伤。这种幼稚肤浅的认识,经过生活的淬火捶打,冶炼成中短篇小说集《天上有条银河》。
我家祖屋叫花庙湾,那是一幢具有典型江南风格,古色古韵的乡下民宅,因旁边有一座偌大的雕梁画栋色彩斑斓的庙宇而得名。花庙湾是我成长的摇篮,漂泊在外几十载,在兹念兹,随笔散文集《花言庙语》(上下册),寄托着一生一世的乡愁。 



精彩内容
 第一章西出杨溪踏歌来(1948—1967年)一 岩岭村第一个中学生
纵使有蛇足之虞,还是应该先做一个注释,避免现实与历史的迥异所带来的混淆。我们的叙述,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城关镇到杨溪镇这一路段着墨开
篇,而这一路段及其两处旧址,40年前已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丹江水库淹没。
水域茫茫,碧波浩渺,历史悠悠,往事如烟,我们只能撕开记忆的封条,踏入时间的隧道,慢慢追溯挖掘,舍弃那些细枝末节,在昔日烙下的印象中粗线条地再现当年的情景。
郧县城关镇和杨溪镇都濒临汉江北岸,城关镇在上游,杨溪镇在下游,也
就是说,杨溪镇位于城关镇东边。这两处相隔十六、七里,那时没有公路,一条乡间人行路作为纽带,把两地连接在一起。这条路,不知是从哪朝哪代开始,人们沿着汉江边一
面踩踏,一面修筑出来的,宽的地方不过一米,窄的地方仅有四、五十厘米,有些路段还是纤道,只能一个人行走,而且坎坷不平。
1962年8月的一天,一
个农民模样的中年男子,挑着一副不算太重的担子,领着一个英俊少年,从岩岭村出发,经由杨溪镇,行走在这条路上,向西挺进。
这是一对父子,父亲叫陈大新,儿子叫陈守全。
陈守全红榜提名,考上了郧县三皇庙中学,今天,陈大新兴高采烈地送儿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