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本书是我国当代服饰艺术家黄能馥先生的口述自传,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学者口述史”中心采访整理成书。本书以年代为序,通过大历史中的个人视角,充分展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梳理出中国服饰、丝绸等领域的发展脉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史料。本书充分表现出口述者在中国历代服饰、纹样等学术研究方面的建树与思考,辅以对沈从文、张仃、庞薰琹等良师益友的真切回忆,情深意长,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黄能馥 (1927-2016) ,浙江义乌人。擅长染织艺术,被誉为“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三大专家之一。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毕业,1955年该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参与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任染织系教授。教学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印染织绣》获全国首届美术图书特别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与夫人陈娟娟合著的《中华文化通志·服饰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中华历代服饰艺术》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目录
一 我的家
1.义乌印象
2.大家庭
二 求学路
1.从小学到初中
2.沦陷与辗转
3.考取西湖美专
4.大学生活/侣
5.结识沈从文先生
三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1.全国丝绸艺人创作研究班
2.实习与拆装提花机
3.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
4.至敦煌莫高窟临摹服饰纹样
5.赴云南写生
6.我的第一本书
7.“浩劫”来了
8.复刊《装饰》杂志
9.定陵出土文物的保护与复制
10.筹建丝绸博物馆
四 继续办学
1.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2.北京现代实用美术学院
五 著书立说
1.《中国服装史》
2.《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
3.《中华服饰艺术源流》
4.《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
六 我生命中的他们
1.家人
2.恩师
3.良师益友
4.得意门生
七 龙文化
1.缘起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
3.龙文化的发展
4.龙的艺术风格发展
5.十二章中的龙纹
八 中国服饰史
1.人类为什么要穿衣?
2.中国服装的历史变革
3.怎样研究服装史论
4.创出中国服装的特色
九 丝绸的印染织绣
1.蚕的故事
2.丝绸的质感与中国人的性格
3.丝绸之路
4.古代与现代的丝织品
5.织机的发展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国当代服饰艺术家黄能馥先生的口述自传,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学者口述史”中心采访整理成书。本书以年代为序,通过大历史中的个人视角,充分展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梳理出中国服饰、丝绸等领域的发展脉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史料。本书充分表现出口述者在中国历代服饰、纹样等学术研究方面的建树与思考,辅以对沈从文、张仃、庞薰琹等良师益友的真切回忆,情深意长,引人入胜。
主编推荐
黄能馥 (1927-2016) ,浙江义乌人。擅长染织艺术,被誉为“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三大专家之一。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毕业,1955年该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参与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任染织系教授。教学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印染织绣》获全国首届美术图书特别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与夫人陈娟娟合著的《中华文化通志·服饰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中华历代服饰艺术》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精彩内容
1.义乌印象我小时候就生活在义乌,义乌这个地方是亚热带地区,物产非常丰富。人口很多,地少人多,但是什么都有。因为这个地方高高低低,丘陵地区,有平地,有山有水,什么都能生产,所以农产品种类也非常多。尤其在秋天的时候,有一种乌桕树,那个树的树叶子是通红的。它的籽可拿来炼油,主要用来点灯,叫清油灯,乌桕籽的外面有一层蜡,可做蜡烛。
义乌这个地方有个故事,说在秦朝的时候有个孝子,这个孝子很孝顺,但是家里很穷。他父亲去世以后,没有钱给他埋葬,他自己就用手捧着泥土
去做坟。这样感动了乌鸦,一群乌鸦飞过来,就含着土,帮他埋葬他的父亲。后来这乌鸦因为含泥土
含多了,嘴巴都受伤了,所以,义乌县原来就起名叫乌伤县。后来到汉代王莽的时候,把它改成义乌县,就是这个乌鸦很有义气,是这个意思,所以孝是义乌人的传统。
另外,义乌人很讲究忠于祖国。因为过去历史上有些名人,像宋代的宗泽元帅,他抵抗金人。北宋首都汴京,就是开封。皇帝都逃了,他还在守汴京,在那守了一年多。奸臣想把岳飞杀掉,他去救了,救过来了。他有一个外孙,叫黄中辅,这黄中辅就是我的祖先。后来秦桧把岳飞在杭州风波亭害死了以后,我那个祖先黄中辅,他就在风波亭题诗骂秦桧。骂完了以后,又成政治犯了,他逃回义乌,就不做官了。他的孙子叫黄潘。黄溍是宋元四大家之一,他的文学非常好,所以元朝的时候中了进士,后来叫他当皇帝的老师,元代的历史、宋代的历史,叫他主持编修。在离我们家二三十米远的地方,就有黄中辅跟黄溍的祠堂,就是我们祖先的祠堂。
义乌这个地方我是很喜欢的,每月初三、初五是赶市的市日,那时非常热闹。我们家住在城门口,家门口又是从东阳县到义乌县的一条大路,正好在我家门口。记得我小的时候,每逢市日,门口路上什么都有。有打死的老虎,几个人抬着老虎,来卖虎骨膏。还有带着打死的山鸡来卖的。还有当时抽鸦片烟的,那时候不禁止抽鸦片。有一个抽鸦片的人在那个地方住,他一边走一边喊,“你们躲开
、躲开,我烟瘾过了,我要摔倒了,你碰我我就摔倒,我叫你赔的”,一边走一边喊。有卖各种各样东西的,有卖柴火劈柴的,有卖水的,什么都有,特别热闹。另外也有变魔术的,当时叫“变戏法”,有猴子、绵羊,还有狗熊,特别热闹。也有赌博的,市日的时候特别乱,但是特别热闹。水果是什
么水果都有,那个时候很便宜。
义乌原来很穷的,种水稻的时候拿什么做肥料呢?就是鸡毛,鸡毛做肥料,鸡毛跟石灰和大粪,还有草木灰,就是烧锅烧的灰和在一起当肥料。稻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