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持人物琐忆(修订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安持人物琐忆(修订本)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37.5 4.8折 78 全新

库存17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巨来著、孙君辉编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1976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523253

上书时间2024-12-26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为现代 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的回忆录,缘于处在书画场中,他所交接的也多是彼时圈中的名公巨卿,内中红颜也不乏其人,譬如张大千、吴待秋、冯超然、周炼霞、庞左玉、陈小翠以及袁寒云等四大票友、冒效鲁等十大狂人诸位。书中回忆了其师友以及与其有交往的民国文艺界、政界风云人物的轶事,诸如周炼霞行为不羁自云有面首十人、庞左玉气量偏狭好吃醋、陈小翠作诗喜抄古人旧句、张大千待友至厚却极为 等等。全书文字幽默,感情真挚。



商品简介

本书为现代 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的回忆录,缘于处在书画场中,他所交接的也多是彼时圈中的名公巨卿,内中红颜也不乏其人,譬如张大千、吴待秋、冯超然、周炼霞、庞左玉、陈小翠以及袁寒云等四大票友、冒效鲁等十大狂人诸位。书中回忆了其师友以及与其有交往的民国文艺界、政界风云人物的轶事,诸如周炼霞行为不羁自云有面首十人、庞左玉气量偏狭好吃醋、陈小翠作诗喜抄古人旧句、张大千待友至厚却极为 等等。全书文字幽默,感情真挚。



作者简介

陈巨来(1905-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别署安持,斋名安持精舍。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1924年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巨来治印,承继秦汉,大气磅礴,而在“元朱文”上得心应手,造诣尤深。自张大千在香港为其辑定印行《安持精舍印存》后, 陈巨来篆刻艺术蜚声海内外, 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 被称为“刻印醇厚, 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目录


 


内容摘要

本书为现代 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的回忆录,缘于处在书画场中,他所交接的也多是彼时圈中的名公巨卿,内中红颜也不乏其人,譬如张大千、吴待秋、冯超然、周炼霞、庞左玉、陈小翠以及袁寒云等四大票友、冒效鲁等十大狂人诸位。书中回忆了其师友以及与其有交往的民国文艺界、政界风云人物的轶事,诸如周炼霞行为不羁自云有面首十人、庞左玉气量偏狭好吃醋、陈小翠作诗喜抄古人旧句、张大千待友至厚却极为 等等。全书文字幽默,感情真挚。



主编推荐

陈巨来(1905-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别署安持,斋名安持精舍。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1924年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巨来治印,承继秦汉,大气磅礴,而在“元朱文”上得心应手,造诣尤深。自张大千在香港为其辑定印行《安持精舍印存》后, 陈巨来篆刻艺术蜚声海内外, 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 被称为“刻印醇厚, 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精彩内容

溥心畬

及解放后,溥乃来沪,初寓新亚饭店,后迁铜仁路北京西路口,与余邻近,遂朝夕相晤。据其告余曰:陈毅市长曾以车迎之市府,告之曰:中央最高首长知先生虽为伪国大代表,未受丝毫贿赂,且未投一票,隐居西湖,人格可嘉,所以现在要请你重返北京,为人民服务,担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之职。一俟你到京之后,所有封存西山你家之物件,当即启封发还可也。吾是坚辞未允也。及居北京西路公寓时,余又亲见当时副市长潘汉年三次以函召之,敦促不已。溥乃告曰:北返是可以,但副院长决不接受,如能做一个大学助教,至多讲师,副教授不能接受,如蒙照准,则全家车费,吾当开一展览会,以书画出售所得,可以自理,无需政府资助也。潘氏允准了,但云讲师太谦虚了吧。事已说定。溥亦由当时荣宝斋笺纸店为之开一画展,所得尚丰,将成行矣。突有北方来人告之曰:徐悲鸿知你将回京了。悲鸿在外声言,必须把你大斗打倒,方称其愿云云。徐画,溥所鄙视也,故欲趁此机会辱之耳。溥闻后,遂改北上为南翔矣。中秋前后携妾及一子,一去不返了。

在此二月中,溥嘱余刻者,达三十余方之多。以前所用印均为王福庵之作,至是时悉为被渠磨去了。一日有顿立夫 (原为福庵拉车夫,后王收为弟子,印神似王也)由荣宝斋经理梁子衡携之晋见,并赠印二方求正。溥略一 展视,即随手付余,笑笑曰:“正缺石头,请你刻吧。”余见顿方在座,婉告之曰:“这刻得很好,可留用也。”溥曰:“你不磨,吾磨。”言时即就砚砖上磨去了。可怜连刻的什么字,他都未见也。梁大窘,顿立起即去了,溥若无事坦然也。又一日,吴仲坰以手集古人印拓一册呈之,溥又略一翻阅, 即随手给余曰:“送你吧。”余曰:“吴先生拓得精极的,我不能要的。”溥曰:“你不要?”即向字纸篓中一丢了事,使吴大窘而去,溥自若也。在临去之上一夕,溥整理行装,见桌上有郎静山为其所摄半身坐像 (十二英寸)三纸,至为肃穆,溥又向废纸堆中丢去,余乃索回珍藏,今只存其一矣。以上三事,均溥为人太率真之处也。

溥勤于画,每日总手不停挥,常常画成即赠予余。余私衷不赏其草草之作,辄婉辞谓之曰:“公画太名贵,设色者可易米度日,吾不敢受也。书法多赐,则幸甚矣。”嗣后,凡有所求,无一不立挥而成,且多精品也。溥食量之大,至足为人所惊,食蟹三十个尚不饱也。食油条后,不洗手,即画了,往往油迹满纸。余每求画 (指明墨笔)求书之前,辄以洗脸盆肥皂手巾奉之,求先洗盥。他认为余对之恭敬,辄下座拱手以谢。此亦一佳话也。 今日思之,为之低徊不已也。

余与溥获交只二月余,觉生平所友者,惟其为最真诚、最坦率,惜缘分至短,为之永铭五衷而已。后据徐伯郊 (博物馆长森玉之子)云:溥氏曾至法国多时,以不善应付,几至无以为生,乃告急于大千。大千汇以美金五千元,始获回至台湾。又以不肯为官,落落寡合,以致患鼻癌逝世了。当其死时,大千正游历巴黎,法总统戴高乐为大千摄制纪录片,放映于世界各国。 香港报刊上一日间载二消息:一为溥心畬惨死台湾,一为张大千遨游巴黎云云。此亦伯郊来申时所谈也。

吴昌硕

昌老乃改容相对,复取余所刻印拓细阅,阅后仍叫我 “巨翁”:“你刻的印,道路走对的,初学极应该专攻汉印工正一派,我早年也是从工稳浙派入手的,三十以后方才敢自行改样子,现在外面的少年一开始即摹仿我的一路,不从根本着手,完全变成了 ‘牛鬼蛇神’(这四个字,余在二十岁时即有深刻体会了)。 巨翁,你千万不要学我啊。”又对我说:“刻印与写字写画不同,是等于唱花旦。”说后,又看看余只二十岁,似悔失言,又补充说:“巨翁巨翁,你不可误会,我是比喻,刻印要靠目力腕力,卖一个年轻,老了就退化了,五十五岁之后,是一个关,我过了这关,即日渐退步,六十五以后,大部为徐星州等学生代笔了,现在我书画上所钤诸印,已一蚀再蚀,都已为儿子学生等加深摹刻的了。”其时余又请求刀法,有无多式多样,是否握刀必须似握笔,刻石似作书?昌老云:“我只晓得用劲刻,种种刀法方式,没有的。”

又,昌老涵养功夫之深,为任何人所不及。据先外舅告余云:某日有一 估人出示一幅渠落款所画之花卉,其实乃赝品也,最可笑款书为 “安杏吴昌硕”。乃昌老一经展视,即说:“是我画的。”估人满意而去后,在座某君问之曰:“昌老, ‘安吉’写成 ‘安杏’,难道是真的?”昌老笑笑云:“我老了,笔误也。”某君行后,昌老谓先外舅云:“我也明知其伪,但估人恃贩卖为生,如说穿了,使他蚀本了,认承真的,使他可以脱手,赚几元钞票养家活口。我外间假书画何止这一幅,多这一张,于我无损,于他有益,何乐不为邪?”此事在任何人当之,必无此宽容也。

吴湖帆

吴氏有一特长,凡偶有购获古画,无论破损至如何程度,必命裱工刘定之装池,于破损处亲为填补加笔完成。完成后真可谓一无破绽,天衣无缝也。但每喜于购得之书画上辄钤 “愙斋藏”印,以售善价也。其性对不论何物,均不肯浪费,虽用剩零星纸张或破笔,亦必保存。叶遐庵每至其家, 见案头有新笔、纸张,辄统开随意挥洒。及叶去后,吴氏总谓余曰:“又耗去吾许多纸笔了。”

湖帆性虽乖而傲,但从不与人谈画谈艺。尝谓余曰:“我们二人,陌生朋友绝对看不出是画家是印人,这是对的。你见到叶遐翁、梅兰芳二人,听见他们谈过什么。如果叶侈谈铁路长短、如何造的,梅谈西皮二黄、如何唱法,那才奇谈了。一般高谈艺术,妄自称诩,如某某等等,都是尚在 ‘未入流’阶段也。”余认为吴氏此言,至正确也。

吴氏性格,最惮于游山玩水,中年后受超然之影响,亦以一榻横陈,自乐不疲。大千尝嘱余劝之云,宜多游名山大川,以扩眼界,以助丘壑。吴笑笑云:“你告大千,吾多视唐宋以来之名画,丘壑正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何必徒劳两脚耶。”

赵叔孺

自来不论书画篆刻,苟专事摹仿某一大家之派,而无自己面目者,总难成名。而先生以学?叔卒能继吴缶翁之后,为印人首领者,盖其原因有三:一、?叔所作,变化多端,面目至多, 先生亦无所不能,且其所作仿六国币、汉封泥,以视?叔更为挺而且稳;二、?叔于汉凿印至少仿作,先生于汉官印最擅长,汉六面印中白笺、启事诸作,偶一仿之,一刀既下,从不修润,神采奕奕也;三、先生之作,得一秀字,与?叔之浑不同,故得能成此大名耳。但其书法,篆、隶、行,亦均学?叔者,故其名稍逊矣。

先生即谕曰:刻印章法第一,要篆得好,刀法在其次也,汉印中有 “太医丞印”一方,“太”“医”两字笔画悬殊,一少一多,要排列得适当,看上去要匀称顺眼,多者不觉其多,少者不觉其少,此即所谓章法也。 余闻之后,得此启发,窍门乃得进了,于是遂每星期日必诣其府中请益矣。 时商务之影印 《十钟山房印举》正出版,余购得后,先生命专心研摹,自有心得,比我教你,要好得多云云。自此以后,余乃得窥门径,艺日有所进矣。

其时余尚学其篆法刻印,先生谓余曰:“你最好专学汉印,不必学我,学我即使像极了,我总压在你头上。你看,吴昌硕许多学生,无一成名能自立者,因为太像昌老也。”

林徽因

小曼云:据志摩与之结婚后告以云,他在美哈佛大学时,与适之为最好同学,比他晚二班中有一女同学即林长民之女,与之最知己,奈徐已从小即与张幼仪结婚了。回国后发觉张氏与其父有苟且不端行为,故毅然与之离婚了 (后张幼仪即居徐父处,认为义父,申如且出资开上海女子银行,张为经理也),离张后即致电美国林女处,告以此事,微露求婚之意。不久,林女突来一电,内容云:独处国外生活苦闷,希望你能写一电对吾多多有以安慰,使吾略得温暖云云。志摩得电后,大喜欲狂,即写了一长电,情意缠绵,以谓可得美人青睐了。次日即亲至电报局发电,哪知收电报之人忽笑谓志摩云:“先生,吾今天已同时收到了发给这位黛微丝的电稿四份了,你已是第五个了呀!”志摩不怿云:“你不要胡说,这女士只有本人一个朋友呀。”这收发员遂立即出示其他四人之电文。志摩一看,天啊,都是留美的四个老同学也 (小曼说时只记得一人为张似旭,余三人已忘了)。志摩气极了,即持了林之来电去询张似旭,你为何也去电的,当时张还以为志摩得了风闻,故意去冒他的,坚不承认。志摩乃出林电示之,张似旭大忿,亦出原电示之,一字未易也。于是二人同去其他三人处询问,都是初不承认,及出电互相同观,竟是一个稿子也,五人大怒,遂共同签名去一电大骂之,与之绝交了。志摩那时始一意追求小曼,而成夫妇者。

后二年林女回国了,志摩特地带了小曼往访之。小曼告余云:其貌之美而大方,堪称第一云云。余问名叫什么,小曼云:只知为英文名黛微丝林也。后她去北京住西山别墅中,追求者美国同学之多,不可胜计,她又发奇想天开,一日告许多追求者云:“你们都爱吾,吾要考考你们,现在想吃东安市场某大水果铺中的烟台苹果,你们不准坐汽车去买,要各人各走去买, 哪个第一个买到送到,就算你们真正能对吾有真心爱吾了。”这许多呆子一 声得令,纷纷往山下而去。内中一人即梁思成也,他借了一乘自行车飞奔而去第一个买得,又拼命飞奔回西山,不料一不小心被汽车撞跌在地,把脚骨折损了,忍痛第一个完成使命,但益受伤,入医院医治,愈后,变了一足微拐了。林感其诚,遂与结婚了,结婚不久忧郁而成肺病了。她与适之原为至友,遂时时透露思念志摩之意,适之乃致电志摩,只嘱其有事请至北大一 谈。志摩至京后,适之始告以原委,时梁思成亦在北大为教授,深知其妻非志摩安慰不易病愈,遂请志摩寓其家中,并诚意告之,老同学了,但求朝夕相见,使她稍得安慰,希望其病早痊耳。一日,梁去北大上课时,林女与志摩痛哭而谈云:在美时早已愿结为夫妇,其后五个电报,只对你一人真心者,其他四人均有意戏谑,用以取笑者,不图弄假成真,以致遭君所弃,现已方属梁氏,悔恨何及,但愿朝夕见面,聊慰聊慰而已矣。志摩以告适之, 适之遂建议来北大作教授,以达伊人愿望。志摩因决定以小曼重托瑞午,辞光华大学而北上了。仍居梁氏楼下者。第二年暑假返上海家中,未及半月, 又接得梁思成急电云:林氏肺疾大吐血不止,已入协和医院了,希望即来安慰之。志摩当日即买了火车票,预备晚车北上矣,在回家途中遇一航空公司友人云:中午有一飞机专送邮件者可搭乘一人飞京,志摩遂又退了票,改搭该机了。孰料当时航空驾驶员尚未熟练飞行技术,飞至山东时,忽机身出障碍,性急惶惶中触及山头,驾驶员与志摩同罹此难了。当时瑞午至山东收尸,回申云:死状之惨,不堪言云。故小曼云:志摩之死,死于林、死于情者也。



媒体评论
  1. 《安持人物琐忆》是著名篆刻家陈巨来的一部带有回忆性质的著作。内容多涉及二十世纪活跃在上海的一些著名文人艺术家的一些轶闻趣事。如况周颐,吴昌硕,吴湖帆,袁寒云,陆小曼,周炼霞,溥心畲,张大千昆仲及白蕉等等,这些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名人,在陈巨来笔下,一一被还原,在褪去耀眼的光环之后,才使普通人知道,名人原来也是人,有时这些人比普通人,在为人处世及道德操守上也强不了几分,有时文艺圈子也就是是非圈子。由于陈在篆刻上的艺术成就,决定了他与他笔下的人物多有接触,有些并且是很好的朋友,如陆小曼等,因此所写的文字都是第一手的资料,可以补这类人物传记之不足,有些文章有很强的猎奇趣味性,看后使人记忆深刻,文章曾在《万象》杂志上连载多年,深受文史掌故爱好者欢迎。 

 

  • 在陈巨来半文半白、白描式的笔触下,书中每一个人物都令我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为个个皆生动至极,活灵活现。反正我是再没读过比这更生动的人物描写了。其行文自由自在,见性见情,了无拘束,写着写着插入一段笑话,写着写着又忆及了什么,也插进来。笔触戏谑、率性,古雅之风也甚浓,俚词俗语不胜枚举。书画、金石类的学问知识与青帮、妓院的切口不分雅俗、不计良莠地信手拈来。怪事奇事更是多如牛毛,稍举几例:章太炎作文喜用古籀文(大篆),一次为人作祭文,他人无法读通,请其自读,章自己竟也读得期期艾艾,一时传为笑话。蒋祖怡则“非经名人嫖过、或巨室下堂妾不取,自云玩古铜器需生阬名贵,玩姬妾要见过著录熟阬为佳云云。”冯超然广收门人,又以女弟子居多,且凡收一女弟子,必为其改名,皆以“玉”傍、“华”字辈,吴湖帆讥为戏班子作风。吴昌硕、赵师孺都是亡于老人贪吃,一是半夜起来偷吃麻酥糖,二是作客婿家,狂吃四喜大肉多块。 邓粪翁给自己登报报丧,三天后再登报复活。还有什么表姑下嫁表侄,舅舅迎娶外甥女之类的怪事。张大千还是和堂妹、表妹三人同时拜的堂呢,所以他有两房正室太太,黛玉、宝钗同时嫁了宝哥哥。 除了一人一人地写,两两三三组合起来写,陈老先生还分门别类写:“记十大狂人事”、“记造假三奇人”、“记同行嫉妒之种种笑话”、“记几个纨绔荒唐子”、“记所见的几个名票友”、“润例、诊金之种种怪现状”,甚至“报应”。单读标题,便可想见其内容七七八八到什么程度,当然琐碎——琐忆嘛,但其趣、其奇也是数不胜数。
  •  

  • 安持迷们买账,无非买的是民国文人的八卦账。它不正儿八经,也不端着面孔说人,陈老,这位篆刻大家是凭着与大千、吴湖帆、冯超然、袁寒云等等交道中,撷取着不为外人所知的众人像。换言之,这些大家,因为处在与友私交的氛围下,他们所流露出的“外相”,恰恰最“本真”。民国热,艺界趣事,也给了安特迷们另一个“粉”它的原因。如,周龙昌的挖补功夫,能将元人五百罗汉白描像,截掉十八罗汉,另成一绢本小卷,读来令人哭笑不得;吴眉生与冒鹤亭,为了《尚书》一句争执,竟至不相往来,终至一笑。但是,“安持人物”终归不能算是“历史”,它也不是“个人回忆录”,也绝非唐德刚的“口述”,即便陈老先生的个人记忆再好再好,这些人物的林林总总也只是茶前饭后的谈天佐料,供无聊人杀点时间,给正史功课当个陪衬。说到这儿,就得提提陈巨来的记忆之强了。只是,我们未必知道,他是在何时何地写下的这些事儿,据说有的是写在了烟纸上。再联系每篇人物里,虽然说的是一个人,但是,事儿与事儿涉及到的人物,却往往不在少数,而前篇接后篇,有的时候,人物与人物就做了篇与篇的串场人了。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