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结构隔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筑结构隔震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29.7 7.5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颖 等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66479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9145926

上书时间2024-12-2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两次大地震,深刻影响着我国地震工程的发展: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建筑结构抗震设防;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隔震及消能减震技术开始被广泛采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建成隔震建筑6000余幢、减震建筑近1000幢。2019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列为建筑产业结构的首条。云南省等更是出台政策,要求8度和9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内,凡符合适用条件的中小学校舍、医院、通信等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全面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新建工程和改建工程将会日益增多。
     为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周颖及团队成员陈鹏和马开强结合多年建筑结构隔震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全书内容包括:建筑隔震原理(第1章)、建筑隔震装置(第2章)、建筑隔震分析(第3章)、建筑隔震设计(第4章)、建筑隔震构造(第5章)、建筑隔震施工与验收(第6章)、建筑隔震维护与加固(第7章)、建筑隔震工程算例(第8章),覆盖了新建和既有建筑隔震技术从方案设计、产品试验、安装实施到后期管理维护等阶段。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建筑结构隔震”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的主要内容源自以下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502、51678449)、上海市科委项目(19XD1423900)。本书的成果是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完成的,书稿由同济大学吕西林主审,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离不开研究生们的辛勤工作,他们是陆德成、王书胤、刘浩、汪盟等,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衷心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导语摘要
本书阐述了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同济大学团队多年来对“建筑结构隔震”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总结。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隔震原理、建筑隔震装置、建筑隔震分析、建筑隔震设计、建筑隔震构造、建筑隔震施工与验收、建筑隔震维护与加固、建筑隔震工程算例等,覆盖了新建和既有建筑隔震技术从方案设计、产品试验、安装实施到后期管理维护等阶段。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建筑结构隔震”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授课PPT等资源,免费提供给选用本书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作者简介
周颖,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主任、教育部地震工程靠前联合实验室(ILEE)副主任,主要从事高层建筑抗震与减震研究。2006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后留校任教,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里海大学从事靠前合作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课题。研究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5项、靠前学术奖励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著有《建筑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与技术》和《阻尼墙减震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担任《Soil Dynamics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副主编、《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Building Engineering》领域编委、《建筑结构学报》编委、《世界地震工程》副主编等;任靠前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学会(ASSIS)副主席、中国地震学会可恢复功能防震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委会副秘书长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建筑隔震原理1
1.1建筑隔震基本概念1
1.1.1建筑隔震体系的提出1
1.1.2建筑隔震体系的发展历程2
1.2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4
1.2.1隔震体系组成4
1.2.2隔震技术原理5
1.3建筑隔震的分类6
1.3.1按隔震技术类型划分6
1.3.2按隔震层的位置划分7
1.4我国隔震技术应用进展8
1.5我国建筑隔震规范及标准9
【思考题】10
第2章建筑隔震装置11
2.1叠层橡胶支座简介11
2.2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材料12
2.2.1橡胶12
2.2.2铅14
2.3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结构特征参数15
2.3.1几何特征参数15
2.3.2力学特征参数15
2.4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要求及
检验17
2.4.1压缩性能18
2.4.2剪切性能19
2.4.3相关性性能20
2.4.4极限剪切性能21
2.4.5拉伸性能21
2.5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耐久性能要求及
检验21
2.5.1老化性能22
2.5.2徐变性能23
2.5.3疲劳性能23
2.6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设计24
2.6.1叠层橡胶支座的分类24
2.6.2叠层橡胶支座的设计条件26
2.6.3叠层橡胶支座的设计基本参数26
2.7摩擦摆支座简介30
2.7.1概念30
2.7.2材料30
2.8摩擦摆支座的力学性能参数及检验31
2.8.1力学性能参数31
2.8.2力学性能检验32
2.9摩擦摆支座设计34
2.9.1摩擦摆支座的分类34
2.9.2摩擦摆支座设计流程34
【思考题】35
第3章建筑隔震分析36
3.1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36
3.1.1地震作用方向36
3.1.2地震作用计算方法36
3.1.3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37
3.1.4地震影响系数规定37
3.1.5时程分析相关规定38
3.2底部剪力法39
3.2.1适用条件39
3.2.2地震作用计算39
3.2.3等效刚度、自振周期和等效阻尼比
计算40
3.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0
3.3.1适用条件40
3.3.2地震作用计算40
3.3.3考虑扭转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
谱法41
3.3.4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42
3.3.5考虑复振型的振型分解反应
谱法42
3.4基于位移的等效参数求解法44
3.5时程分析法45
3.5.1适用条件45
3.5.2动力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46
3.5.3隔震结构计算分析中应注意的
问题47
3.5.4常用支座力学模型48
3.6能量分析法52
3.6.1时域积分法52
3.6.2频域积分法53
【思考题】54
第4章建筑隔震设计55
4.1基础隔震结构设计一般要求55
4.1.1隔震结构抗震设防目标55
4.1.2隔震结构适用范围55
4.1.3隔震房屋体型要求56
4.1.4隔震结构场地和地基选择56
4.1.5非地震水平作用56
4.2建筑隔震设计方法56
4.2.1建筑隔震设计一般方法56
4.2.2建筑隔震设计一般流程57
4.3隔震层布置63
4.3.1隔震层位置63
4.3.2隔震层平面布置63
4.4隔震结构动力分析计算63
4.4.1计算模型63
4.4.2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
比确定64
4.4.3地震波选取65
4.4.4计算结果分析65
4.5隔震层验算65
4.5.1隔震层受压承载力验算65
4.5.2隔震层偏心率66
4.5.3抗风装置验算和隔震装置弹性
恢复力验算67
4.5.4罕遇地震下水平向位移验算67
4.5.5罕遇地震下支座拉压应力验算67
4.5.6隔震房屋抗倾覆验算68
4.6上部结构验算68
4.6.1地震作用取值68
4.6.2上部结构截面抗震验算69
4.6.3上部结构变形验算69
4.7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70
4.7.1下部结构设计70
4.7.2隔震建筑地基基础验算和抗液化
措施71
【思考题】71
第5章建筑隔震构造72
5.1隔震建筑的空间构成及一般要求72
5.1.1上部结构72
5.1.2隔震层72
5.1.3下部结构73
5.2隔震支座的布置及节点构造73
5.2.1隔震支座的布置73
5.2.2混凝土结构的节点构造75
5.3隔震支座的连接77
5.4隔震支座节点的其他构造79
5.4.1组合隔震支座节点79
5.4.2隔震节点密封处理79
5.4.3隔震支座不在同一标高的处理81
5.5穿越隔震层的设备管道构造81
5.5.1立管柔性连接81
5.5.2水平管柔性连接81
5.5.3电缆、电线及避雷线连接82
5.6踏步及电梯井构造84
5.6.1室外台阶84
5.6.2室内楼梯84
5.6.3电梯井84
【思考题】87
第6章建筑隔震施工与验收88
6.1隔震支座进场检验88
6.1.1一般规定88
6.1.2力学性能88
6.1.3外观质量89
6.1.4尺寸偏差89
6.2隔震支座安装流程90
6.3施工操作要点91
6.3.1一般规定91
6.3.2支座下支墩(柱)91
6.3.3支座安装92
6.3.4支座相邻上部结构92
6.3.5柔性连接和隔震缝92
6.4施工观测及精度要求93
6.5建筑隔震工程验收93
6.5.1一般规定93
6.5.2隔震支座94
6.5.3柔性连接和隔震缝94
【思考题】94
第7章建筑隔震维护与加固95
7.1隔震结构维护95
7.1.1维护管理目的95
7.1.2规范相关规定96
7.1.3维护管理方法及内容96
7.2采用隔震技术的结构加固99
7.2.1柱下隔震加固99
7.2.2墙下隔震加固101
7.2.3电梯井隔震加固105
【思考题】105
第8章建筑隔震工程算例106
8.1新疆老年福利院门诊楼(LRB组合
隔震)106
8.1.1工程概况与有限元模型106
8.1.2地震动输入107
8.1.3隔震支座设计与验算109
8.1.4设防地震作用验算113
8.1.5罕遇地震作用验算115
8.1.6结论119
8.2上海徐泾地铁上盖工程(LRB组合
隔震)119
8.2.1工程概况与有限元模型119
8.2.2地震动输入120
8.2.3隔震支座设计与验算120
8.2.4设防地震作用验算123
8.2.5罕遇地震

内容摘要
本书阐述了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同济大学团队多年来对“建筑结构隔震”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总结。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隔震原理、建筑隔震装置、建筑隔震分析、建筑隔震设计、建筑隔震构造、建筑隔震施工与验收、建筑隔震维护与加固、建筑隔震工程算例等,覆盖了新建和既有建筑隔震技术从方案设计、产品试验、安装实施到后期管理维护等阶段。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建筑结构隔震”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授课PPT等资源,免费提供给选用本书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