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0.9 5.4折 ¥ 39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小门姨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47265093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9143270
上书时间2024-12-25
写在前面的梦话
有一年搬家的时候收拾地下室里堆放着的旧书籍,发现了几本词选。其中有一本《辛弃疾词选》,封面都泛黄了,薄薄的一本,随手翻了翻,里面大概有三四百首词。忘记是什么时候买的或是朋友送的了,印象中似乎也从没细看过。
我家里的词选书籍很多,而且我比较偏好那种厚重的书,拿在手里很有存在感和满足感。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宋词,很是迷恋婉约派的李清照,年岁大一些,反倒喜欢起豪放派的辛弃疾来。或许是希望稼轩词看多了之后,自己的性格也能变得豪爽大气一些吧。
我的这些词选书籍一般都不会放在书柜里,而是放在床头或沙发角上,我会在每本书里夹一支铅笔,闲了时就坐在那里顺手翻开看看。我有个习惯,碰到喜欢的词就想要把这首词熟记在心里;等什么时候想起这首词便会全篇脱口而出时,再在书上用铅笔把这首词的词眼标注出来。就像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玩各种游戏,这也是我玩得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
在地下室里翻出来的那本泛黄小册子被我带回了新家,我把小册子和我床头或沙发角上那些“大砖头”们放在一起。
有一天晚上我更新博客,看到有一个叫做“醉里挑灯看剑”的人给我的留言。看到这个名字,忽然想起来这好像是辛弃疾某首词中的一句,于是顺手拿起身边的那本小册子翻开来看,果然是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的开篇一句。我低头看了几遍,便放下小册子,在屋子里来回遛跶。这首《破阵子》实在是太短了,没用多长时间,便可以倒背如流。我坐下来拿过那本小册子,用铅笔把这首词的词眼标注了出来。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似乎身临其境这首词当时的景况里,那时那地那景那人……
我说过这种游戏我之前反复玩过很多次,但这种情况在以前的游戏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之后的日子里,我又试过无数次,只要当我熟记某首词至倒背如流之时,并在那本小册子上用铅笔把此词词眼准确标注出来,就会出现这种情形。于是,我便给那本小册子起了个别名叫“小虫”。或许它里面藏有一个类似虫洞的神奇之处,能够在某些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引领着我去到那一个又一个的“另一个地方”。
受老妈的影响,从小时候起就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准确来说不能算是“日”记,因为有时是每天都记,有时会间隔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写上一篇。于是,我便在每则日记的后面,也记述了当时所能回想起来的在“另一个地方”相遇的人或物、片段场景、心境和话语。
有时候我自己过段时间回头翻看日记,都觉得风马牛不相及,是完全不搭的两个世界,但又似乎冥冥之中有着某些联系。到了后,我都有些弄不明白,哪些情景和感觉是真实的,而哪些又是我做的一个又一个梦或偶发臆症。坚持记述下来,一是觉得,将来有一天,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会帮着找寻到答案的;二是觉得我这一辈子,总要完成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就算是对自己苍白简单一生的一个交代吧。
如果有人很耐心地看完了这页的“写在前面的梦话”,那么也请一定去看看后一页那“写在后面的梦话”,因为或许你就是那个能帮我找寻到答案的人……
本书内容分两个部分,现实和虚幻穿插而写。体裁为日记体。
*部分是“某年某月某日”,从2000年写起,一直写到2018年,以作者自己及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物经历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现我国这18年来的发展变迁。
第二部分是“某时某地某遇”,以辛弃疾的16首不同词牌的词为桥,经过这座桥,走上34首《满江红》词牌之旅。时间按照辛弃疾《满江红》词作期顺序,作者会穿越或在梦境中到达某首词作期年代背景中,与词中相关人或物进行交流。现实和虚幻其实是有所关联的,读者看完后便会明白文中所言:“前世今世未来世世世相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归宗”。
小门姨,1970年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兰旗营乡白旗营村,曾在兴隆县工作和生活,后随家人迁居北京,现就职于北京电视台,曾出版随笔集《门里,门外》。
写在前面的梦话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念奴娇(我来吊古)
声声慢(征埃成阵)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祝英台近(宝钗分,桃叶渡)
沁园春(三径初成)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楼(相思苦)
满庭芳(西崦斜阳)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
满江红(家住江南)
满江红(鹏翼垂空)
满江红(快上西楼)
满江红(美景良辰)
满江红(点火樱桃)
满江红(落日苍茫)
满江红(汉水东流)
满江红(直节堂堂)
满江红(照影溪梅)
满江红(过眼溪山)
满江红(笳鼓归来)
满江红(可恨东君)
满江红(敲碎离愁)
满江红(倦客新丰)
满江红(风卷庭梧)
满江红(天与文章)
满江红(瘴雨蛮烟)
满江红(蜀道登天)
满江红(笑拍洪崖)
满江红(天上飞琼)
满江红(曲几蒲团)
满江红(湖海平生)
满江红(尘土西风)
满江红(莫折荼蘼)
满江红(绝代佳人)
满江红(汉节东南)
满江红(宿酒醒时)
满江红(老子当年)
满江红(几个轻鸥)
满江红(我对君侯)
满江红(半山佳句)
满江红(老子平生)
满江红(两峡崭岩)
满江红(紫陌飞尘)
写在后面的梦话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内容分两个部分,现实和虚幻穿插而写。体裁为日记体。
*部分是“某年某月某日”,从2000年写起,一直写到2018年,以作者自己及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物经历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现我国这18年来的发展变迁。
第二部分是“某时某地某遇”,以辛弃疾的16首不同词牌的词为桥,经过这座桥,走上34首《满江红》词牌之旅。时间按照辛弃疾《满江红》词作期顺序,作者会穿越或在梦境中到达某首词作期年代背景中,与词中相关人或物进行交流。现实和虚幻其实是有所关联的,读者看完后便会明白文中所言:“前世今世未来世世世相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归宗”。
小门姨,1970年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兰旗营乡白旗营村,曾在兴隆县工作和生活,后随家人迁居北京,现就职于北京电视台,曾出版随笔集《门里,门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某年某月某日
转眼便到了2000年。
有人说,2000年是20世纪的后一年,也有人说,2000年是21世纪的年。不管怎么说,2000年是个非同寻常之年,是千禧年,是又一个新千年的开始。
2000年开端便有国际大新闻。2000年的天也就是1月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便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总理普京。当然也有民众关心的小新闻,比如两千年问题即千年虫,并没有造成全球电脑系统的大规模瘫痪,一切如常。
好像到了2000年,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了,去年我们的教育网网站访问量还少得可怜,今年忽然便以几何倍增长。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到了2000年,在网上写博客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流连在博客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去年的时候我的博客还很安静,所发每篇下面几乎没有什么人留言评论,但现在忽然便凭空出现了很多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博客里给我留言的“醉里挑灯看剑”是什么人,从行文习惯来看,该是个男人。或许所有的男人都是有着英雄情结的,所以才会用这样的名字吧;还或许这个男人也是熟读稼轩词之人。不管怎样,我很感谢这个人,他是机缘巧合的开头。
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辛弃疾和陈亮来来往往往地相互和了几首《贺新郎》之后,辛弃疾后回给陈亮的。不知道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像辛弃疾和陈亮这样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生死知己,他们能够为了自己共同的梦想一起奋力拼搏,相携砥砺前行。他们能够相遇相识且相知,是缘分,更是彼此的幸运。
也正是从这首《破阵子》开始,我便开始了漫漫寻找辛弃疾之旅。由此,这首《破阵子》于我而言,便有了非同寻常的独特意义……
某时某地某遇
当很多年过去之后,更确切地说,当很多梦过去之后,当辛弃疾和陈亮终于在“斩马亭”再度重逢,当我在带湖次见到陈亮时,我忽然便很清晰地回想起下面这个梦。尽管那个时候,辛弃疾还没写出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梦中我站在一个屋子中央,屋子西面角落的桌旁,一个鬓角发白的男人,带着醺醺醉意似乎用力想把灯芯挑亮;尔后,他便在那即使挑亮却也依旧昏黄的灯光下,抽出宝剑来,映着灯光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那是辛弃疾。
可如果说是梦,我却能听见真切的号角声,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外面。我看见四面到处都是军帐,此时,从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这声音是那么响亮激昂,听得人心潮澎湃。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军帐,忽然看见在前面的开阔地上,一个全身披挂着战甲的将军,正在给他的将士们分发着香气扑鼻的烤牛肉。待细细一看,那将军也正是辛弃疾。
大家都正在欢快热烈地豪酣,饱餐辛弃疾分给他们的牛肉。我因为素来不吃牛肉,所以根本就没有垂涎欲滴,还在心里很冷静地想着:这被烤的牛,果然是那闻名遐迩的“八百里”吗?正走神呢,又听见四面响起悲壮粗犷的战歌声。抬头看时,便见秋日绚烂阳光下的沙场上,辛弃疾神采奕奕,意气昂扬地站在排列整齐的队伍前面,颔首微笑地注视着他的兵士们。难道这次他真的是要带兵去北伐了吗?
果不其然,但见辛弃疾座下战马快如“的卢马”般飞驰而过,他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我急忙跟随着,似乎转眼便到了战场上。但见战场上弓弦雷鸣,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辛弃疾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便结束了战斗。瞬时,凯歌交奏,旌旗招展,将士们都在欢天喜地地庆贺。那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的确,作为一个爱国将领,能够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真乃此生一大壮举。
我望着眼前情景,正站在那里大发感慨,忽然被人从背后推了一下,一不小心就摔倒在了地上。等回过神站起来再看时,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屋子中央,屋子西面角落的桌旁,一个鬓角发白的男人,带着醺醺醉意似乎用力想把灯芯挑亮;尔后,他便在那即使挑亮却也依旧昏黄的灯光下,抽出宝剑来,映着灯光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那也还是辛弃疾。
我渐渐明白过来,却原来,我方才所去的那壮观场面,是他的梦里。但我心里似乎还是想印证一下外面是否真的有军营,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外面。
很是奇怪,在屋子里面时是有着昏暗灯光的夜晚,来到外面,却是天色大亮,太阳都已经出来了。
我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桥,那座桥很长,站在桥头这边,我竟然都望不到那边的桥尾。我在桥头附近转了转,发现在桥头左右的石头柱子上都刻有字迹。待上前仔细看了,那左边柱子上刻的是“前世今世未来世世世相承”;右边柱子上刻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归宗”。
“前世今世未来世世世相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归宗”,我嘴里边念叨心里边琢磨着,不由自主地往桥上走去……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某年某月某日
今晚看电视新闻报道,说在台湾“总统大选”中,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形成台湾史上首次“政党轮替”。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就台湾地区选举产生新的领导人发表声明,声明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爸老妈边看电视边在那里议论,说香港回归了,澳门也回归了,不知道这台湾,到底要等何年何月才能真正统一。他们这一代解放前出生的人,对于台湾
不能回归总是念念不忘,对祖国山河不能完成一统也总是耿耿于怀的。我总觉得解放前出生的人和解放后出生的人有很大的差别,但到底是什么差别,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今年我们家里也有很多变化。
年初我们从三里河搬到海淀居住,比原来分的老房子大了一些,是个小三居室。这样张野就有了自己的卧室,但他好像还是习惯和我们睡在一个屋子里,经常在夜里睡醒后跑过来。张野同学去年已经从幼儿园毕业,现在是海淀实验小学一年级小豆包了。他依然很阳光很聪明也很淘气,喜欢英语和语文,数学成绩很一般。张野方位感极好,特别认路。我们俩第二次从三里河来海淀新家时,都是他指路,走到某个路口我俩产生了不同意见,我说右转他说左转。后他很肯定地对司机师傅说:“叔叔您听我的左转就对了,我妈妈一向不认路。”结果还真是让他说对了。
老君今年研究生也终于毕业了。我觉得真是不容易,他平时工作那么忙累,而且专业跨度那么大,从中文到会计,能够如期顺利毕业,的确令我从心底佩服。
今年我换了单位,离开了中数网。前年,也就是1998年,网络公司忽然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一些大的集团公司也开始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并投入了很多资金。但到了去年,网络公司高热便慢慢减退,开始走下坡路。等到了今年,网络泡沫开始彻底破灭,据说全球有几千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关门。所以在网络公司工作的人流动性也变得很大。
为了祝贺我换了新工作,老君还特意送了我一部新手机,是款的诺基亚,颜色我也很喜欢。新手机的号码也很好记,老君说这是中国移动的号,我说那是不是很费事才买到的,要知道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今年四月份才刚刚正式成立。老君说再费事也得买啊,以崭新之态踏上崭新航程。
新单位也是刚刚成立不久的分公司,集团总部在上海。集团名气很大,董事长名气也很响,但都很遥远。这里年轻人居多,除了总裁,我是年龄的,虽然还没过三十岁生日,但已然是中年人了。这让我身处一群几乎都刚刚毕业、浑身洋溢着热情和活力的年轻人之中倍感压力,所幸我仍旧做网站编辑,倒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新单位离家不算远,这样我就可以走路上下班,走路是我喜欢的运动,也是惟一的运动。
老君和我工作都很忙,幸亏有老爸老妈帮我们照顾张野、料理家务。老爸老妈都刚刚退休,他们都在身边,身体都还不错,这让我很安心也很欣慰。这辈子感激的人就是我的老爸老妈,他们是无私的一代人,为了儿女可以舍弃很多。换作我,肯定没有如此境界,也肯定做不到他们那样。
某时某地某遇
上了桥,我继续往前走。
越往前走,越感觉这座桥很奇怪,不仅从桥头看不见桥尾,而且还望不到桥底,仿佛这座桥是架在云上一般。我轻舒了口气,放松了心态,索性不再想这些,只沿途欣赏桥上的风景。
又往前走了一段后,我看见眼前出现了一座很高大的亭子,心里便想如此高大的亭子竟然建在桥上,也是罕见。待到了近前,看见亭子的匾额上写了三个大字“赏心亭”。原来,这便是有着“为金陵胜概”之称的“赏心亭”,今日竟得一见,真乃大幸。据说,赏心亭始建于宋代,由丁谓所建,南宋张敦颐在《六朝事迹编类》中便云:“赏心亭,丁晋公谓所建也。”
“赏心亭”之所以令人如此熟知,便是因为上学时背过的苏轼那首《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我看着眼前的亭子,忽然想到南宋《景定建康志》里的记载:“赏心亭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可眼前的赏心亭为何是建在桥上呢?边想边不由向亭上走去。
等到了亭上,放眼望去,才发现这亭子其实是建在一座城上,俯身再看,下面是绵延流淌的秦淮河水。我方明白过来,亭子是建在城上,而这座城是建造在这座桥上的。待明白之后却很是疑惑不解,古时的金陵乃王者之城,据《金陵图经》记载,诸葛亮曾对孙权说:“秣陵(金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于是后人遂以此形容建康(金陵)城地势之险要,气势之峥嵘。这样一座为古人所称赏的虎踞龙蟠态势之城,怎么会是建造在一座桥上的呢?
正疑惑间,一阵风吹过,风中传来隐隐的叹息之声。待转头寻看,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男人正站在那里凭栏远眺,不用近前我便知道,那应该是辛弃疾。
我随着他的目光向远处望去,此时正是黄昏时分,慢慢西沉的夕阳斜照在被烟霭笼罩着的柳树上,树叶大多被秋风吹落了,所剩无几;耳边传来鸟雀忽断忽续的鸣叫声,那是在水边觅食的鸟儿,乘着落日余辉飞回窝巢;鸟儿飞过的地方,是一片苍茫荒野,一阵阵秋风吹来,荒野上那些高大的乔木被纷纷飘舞的黄叶包裹着,有些黄叶便慢慢飘飞着散落在水边;静静流淌的秦淮河里,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正在漂泊驶过,匆匆向西而去;看不清船上是否有人,却能听见传来若隐若现、如泣如诉的清越笛声,那笛声和着凄冷的秋风吹面而来,给人的感觉竟是如此悲凉。
我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也是一声长叹,连我这个生于盛世活于盛世之人,都能体味到辛弃疾此时的心境:登临吊古,又兼西风落日,孤帆秋笛,便更添加无法实现抗金大业、收复河山壮志的愁苦,更深感国事如江河日下的悲凄、痛心和无奈。
或许是我的叹息声惊扰了他,他不再凭栏远眺,而是在亭子里慢慢踱步,尔后便朝亭下走去。我听见他边走边大声吟诵着:“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我听得明白,这便是他所做的那首《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的下阕。
我也忙随着他往亭外走。到了亭下,看见亭子旁边有一座山,山脚下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东山”两个大字。相传金陵是有东山的,那里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故后人曾以“东山”代指谢安,后世也多以“东山”称隐居。
我四处找寻着,却再也没看到辛弃疾的影子,他转瞬之间便消失了。
正怅然若失间,忽然听见山里有人抚筝而歌:“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享不显,乃有见疑患……”这歌声是再熟悉不过的,辛弃疾这首《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所用之典,我几乎也都烂熟于心。据《晋书·桓伊传》载,孝武帝曾召善乐者桓伊饮宴,适谢安侍坐。桓伊抚筝而歌,歌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享不显,乃有见疑患……”谢安闻歌触动心事,不觉潸然泪下,语桓伊云:“使君于此不凡。”孝武闻语亦面有愧色。
很是奇怪,不知道是谁在抚筝而歌这首东晋时期的乐曲。我经过那块大石头,慢慢向山里走去。没想到,进山便是出山,转眼便又到了桥上,似乎这座山只是一堵墙或者一道分界线而已。
我不由探身向桥下望去,秦淮河消失了,但还是望不到桥底,仿佛这座桥仍是架在云上一般。我回过头想再看看金陵城上的“赏心亭”,却发现那里已是空空如也,没有金陵城,更没有“赏心亭”。倒是那块大石头还在。
我走过去,绕着大石头转了转,我看见石头的正面仍是“东山”两个大字,而在石头的背面左右分别刻了两首词,左边那首便是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我俯身仔细看了看落款日期,为宋孝宗乾道五年。
再看右边那首,是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