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6.5 3.8折 ¥ 69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洪漠如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57905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28480726
上书时间2024-12-24
当我们回顾茶文化的时候,不管是把视线倾注在哪个点上,异彩纷呈中,源远流长里,始终有一个事实不容否认,那就是我们已经默认了历史的视角。
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信仰,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所在。
我们习惯了叙述过去,却忽略了每天正在发生的事情也终将成为历史,我们和身边的所有人,都将是历史的参与者。
所以,回顾茶文化的历史,其实是重新去会晤那些已经被时光掩埋,情绪饱满的人。他们是传说中的英雄,是干练的政治家,是卓越的军事家,是不畏艰险的商人,是希冀过好一个个小日子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目的将视线汇集在茶上。正因为有他们的参与,所以茶是传说,是理想,是事业,也是生活。
中国茶,为我们历史性的开拓了辽阔的地理空间。茶文化溶解在中华文明里,具有足够的精神容量。史前英雄,政治家,军事家,商人以及老百姓,经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一润色,在垂直领域里,汇聚形成了一个精神饱满,内容稠厚的文化走廊,这个走廊四通八达,连接着中国古典式社会里各民族同胞及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面貌。近些年有不少学者时常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喊出“茶和天下”的口号,这其实就是对中国茶抽象概括以后为直观的阐述,也是为精准的表达。
我计划沿着“茶和天下”所指引的方向,走进那些现实的茶叶传统产销区。从现存的历史线索里,还原一个又一个公共品牌的产业截面,连接历史和现实,碰撞出能够面对未来的思想火花。
安化黑茶,将是我要还原的个产业截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安化黑茶的内核十分强大。它的品牌产区平台仅仅是一个县域的范围,但历史性的形成了一个辐射西北的扇面。在历史上,它参与了“茶马互市”,直接介入到草原游牧文明以及西域文化的塑造;它由晋商主导,在晚清及近代以来被卷入全球贸易体系;它由国家统筹,从民国到解放后一直都是团结西北少数民族同胞的战略物质。它历经沉浮,几度兴衰,漫不经心地镶嵌在了中国贸易史,中国金融史,中国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国边疆民族学,食品工业学及微生物学等社会及自然学科里。
那是先民历史性开创的成果,我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在改革开放以来,安化黑茶的传统销区扇面在不断展开,终形成一个辐射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的产品消费区。它成功的背后屡遭质疑,崛起后的产业迅速成长,在规模日渐壮大的背景下,当借鉴日益失效,原生性茶人陷入了一种身份焦虑里。我们应该如何重塑安化黑茶的精神坐标,完成安化黑茶诸多重要关键词的历史性合题,找到产业发展的内生性运动方向,是这本书积极思考的问题。
这是一本讲述黑茶历史、文化以及科学分析其内含物质和功用的图书,很多历史的茶盛会、茶习俗、茶故事都是首次呈现在读者面前。黑茶长期做为边销茶,历史较为复杂,文化资料更难寻觅。本书作者从黑茶产区安化辗转传统销区西北部,对新疆、宁夏、甘肃等黑茶饮区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撰写出黑茶在历史上的饮用方式、流行性、遗迹、风俗故事,以及流通方式、功用效果。
目前,黑茶从业者众,很多人对黑茶的历史文化都是空白,这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这个空白,为黑茶从业者,黑茶研究者,黑茶爱好者提供了十分有用且有趣味的读本。
会计学硕士,会计师,曾在会计事务所任项目经理时,长期主理茶叶企业的审计、资产评估等业务而与茶结缘。其后全职转型,从事社会学研究,长期关注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
目录
前言 2
绪论 3
玉兰树下的会晤 3
200年前帝国精英的那一场茶会 8
煮沸天下的帝国茶事 18
章 资水蛮山 24
梅城女人 24
后乡汉子 28
蚩尤后人 34
第二章:长城内外 39
贺兰山下的小日子 39
雁门关外的战争与和平 48
西出阳关的茶人 59
第三章:回访晋商 68
老掌柜的遗言 68
茶路姻缘里的双城记 77
孤独的老屋 82
第四章:无声的绽放 86
从廊桥木梁北上西行 86
不止“金花” 94
毡房里的那家人 101
第五章:风土与风格 106
为了那棵茶树 106
薪火相传的味道 111
唤醒高马二溪 115
万里茶路出发的前夜 122
后记 128
这是一本讲述黑茶历史、文化以及科学分析其内含物质和功用的图书,很多历史的茶盛会、茶习俗、茶故事都是首次呈现在读者面前。黑茶长期做为边销茶,历史较为复杂,文化资料更难寻觅。本书作者从黑茶产区安化辗转传统销区西北部,对新疆、宁夏、甘肃等黑茶饮区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撰写出黑茶在历史上的饮用方式、流行性、遗迹、风俗故事,以及流通方式、功用效果。
目前,黑茶从业者众,很多人对黑茶的历史文化都是空白,这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这个空白,为黑茶从业者,黑茶研究者,黑茶爱好者提供了十分有用且有趣味的读本。
会计学硕士,会计师,曾在会计事务所任项目经理时,长期主理茶叶企业的审计、资产评估等业务而与茶结缘。其后全职转型,从事社会学研究,长期关注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
玉兰树下的会晤
在资江流域的腹地,一场雪后,大地封冻,资江水满。隆冬腊月,我从资江南岸的小淹渡河,去往位于北岸的安化三中,去看种在那里的两棵玉兰树。
抵达安化三中,进大门右手边,靠近学生宿舍的绿化带上生长着两棵高大的玉兰树。单看树其实很平凡,在中国的很多公园里都种有这样的树。树扎根在它脚下的土壤里,吸收来自大地的营养,在漫长的光阴里,年轮一圈一圈的增长,后成就了硕壮的主干,分叉了精壮的支杆,伸展出一片片肥厚的叶片,绽放出一朵朵带着幽香的玉兰花。
在树的南北两侧,建有两幢5层楼的学生宿舍,用平行视角望去,树的刚好超过宿舍楼。安化物产丰富,但不产玉兰,这两棵树像个异类挺拔在这里,活在好几代人的目光注视下。当地老人说这两棵树至少有200多岁了,看树干的直径,确实是有些年头了,但究竟它今年多少岁,其实都包裹在树皮下的年轮里,藏而不露,只有它自己知道。
这两棵树的主人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1837年,他60岁生日,道光皇帝为了表达对他的厚爱与嘉奖,颁赐了很多生日礼物,后来也包括这两棵玉兰树,它们是千里迢迢从交趾过来的贡品。他很感动,在次年正月就给道光上了一个《恭谢圣恩赏寿折子》。
他是安化人,从这里出发,通过童试、乡试、会试一路到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编修、翰林詹事、监察御史、川东兵备道、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他永远在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例如赈灾,例如水利,例如漕运,例如盐政。他启蒙了晚清以来开眼看世界的治世名臣,在生命后的那两年,他向道光皇帝举荐了林则徐作为自己的继任者,在折子上谦虚诚恳的说林则徐“才长心细,识力十倍于臣。”林则徐继续探索他对海疆的思考,继续查禁鸦片。1840年的主角,带着中国人次直面了来自大海的困惑,也是后世200多年一直挥之不去的阴云。他爱才惜才,与落榜来访的左宗棠成为莫逆。南京城里的那一次会晤,他们相谈甚欢,具体聊了一些什么,我们已经很难获悉内情了。左公恃才,有他傲慢的秉性,但经略西北,似乎又让我们读出了“策劲旅以振国威,无坚不破” 的豪言。他结社,组织消寒诗社,将龚自珍、魏源、林则徐、黄爵滋、洪介亭等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他的名字叫陶澍,这两棵树因为他而生于斯。历史藏着太多不为我们所知的细节,转瞬之间,那些鲜活的生命都已经作古。校园里的这两棵树,长在中学生学习生活轨迹的必经之路上,像一双深邃的眸子,盯着故土上的后人,在一代代青年人的生命历程里去圆满自己的未尽事宜。
站在这两棵树下,我感受到了另一种代际传承的方式,在树的语境下递进传承的方式。一棵树得以枝繁叶茂的前提是它有深埋于土壤中的根系,深度和宽度决定了获取营养的范围。根在土层之下,我们无法直接看见,树在土层之上的状态又清晰表达着它的存在。一棵树,不管它祖籍何地,只要扎根土壤,适应了土层下的环境,就有了生长的前提。根,通过一个系统性的组织将营养输送到土层之上,土层之上拔出了主干,抽出了枝叶,孕育了花蕾。枝叶可以长青,但花开有时。玉兰树的叶子就是四季常青,但并不代表我们见到的那些叶子是两百多年前的那一片,但和两百多年前息息相关。树有自己的代谢机制,叶落归根,回到土壤的落叶重新被分解成土层上的营养,渗透到土壤里,被根系吸收,这种自循环是树完成生命自我迭代的方式。也是它能熬过时间,生生不息的秘术。
陶澍逝世时62岁,虽年逾花甲,但也算是早逝。他的生命轨迹仿佛是一粒种子,在厚沃的土层中找到了生根的力量。在他身后,湖南的人才像拔出主干一样,一个个先后成为了顶梁柱。在其后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湖南的才俊像开枝散叶一样,一波一波的向我们涌来。“惟楚有才”语出较早,但在唐代以前被我们熟知的名人里与湖南有关的大多数还是属于客籍人士。例如:屈原、贾谊、张机、陶侃、杜甫、柳宗元等。近代以前的湖南,也只是断断续续出过个别的杰出人才,例如蔡伦、周敦颐、王夫之等。到了近代以后,湖南人在中国历史上的中坚作用日益凸显。
湖南在陶澍之前,人才匮乏。陶澍在他《甄别并酌量调补折子》里意识到“为政首在得人。”他在国史馆任编修的时候给湖南的朋友写信感叹道光以前湖南人才的匮乏。南京大学历史系编撰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中收录了鸦片战争以前的3332个名人,湖南仅有22人,占全国的0.66%。在陶澍之后,湖南的人才配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中收录的名人有714人,其中湖南籍人士51人,占全国的7.28%。这51人中,嘉庆以前仅有3人,道光以后陆续出现48人,他们就是近代湖湘学派的根系与主干,在他们的基础上,形成了近代全国名列前茅的人才群体。
湖湘大地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左传》里感叹“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一个地方的人才与环境,与一方水土上的秉性相关。湖南人喜欢说自己是“霸得蛮”,那股“蛮劲”未经过教育和文化的熏陶就容易演化“匪气”,一经教化,就经世致用起来了。陶澍内心里清楚,人才是通过发展教育来获得的。陶澍的父亲陶必铨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陶澍他本人在仕宦之途中也曾亲自参与到了教育事业里。进士及第之后刚授翰林院编修,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回家丁忧守制。在籍丁忧期间,曾在澧阳书院做主讲授课。守制期满,朝廷重新启用他,领受的个重大差使就是到四川主持乡试,并任副考官。后经提拔,在监察御史任上也曾授会试同考官的职务。他在《与王万泉书》中自述,闱中阅卷,非常用心,篇篇都有评语。此后,他多次担任地方乡试和中央会试的监试官。他主持重修的安化学宫,重视书院教育,希望通过人才教育改良社会,也通过教育提升人的素养,以抵达“比户有弦歌之美,青衿无佻达之讥,斯风化成,而治绩茂焉。”的理想境地。
他注重对于年轻人的教育,在安化一中,也就是他当年主持重修的安化学宫旧址,他的画像被挂在醒目的位置上,他被追认为一中杰出的校友。中学生,有朝气的年龄,朝夕之间,仰望着一个学派的奠基人,像玉兰树上的枝叶,在阳光的清辉下,朝着根系,朝着大地土壤点头示意。
在安化三中,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每天都会从那两棵玉兰树下经过,面对玉兰树,陶澍在我们面前显得非常清晰却也十分模糊。清晰是因为这棵树直接关联着他生活的年代,把手放在这棵树上,仿佛触碰到了陶公的手;模糊是因为这毕竟只是两棵树,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准确的信息与内容,它是历史的亲历者,那些经历如同它的年龄一样,深藏其内。我们目前还无法精准获悉,只能站在树下结合诸多的历史证据去猜测,去想象。
1839年7月12日,陶澍在两江总督任上溘然离世,道光发布上谕,加恩晋赠太子太保衔,照尚书例赐恤,入祀贤良祠。魏源为其撰写了行状、神道碑和墓志铭,百余卷著作流传于世。一片重回黄土的落叶,分解在土壤里,我们后世也分不清楚他究竟为哪一次花开输送了养料。但土壤就在我们的脚下,在湖湘大地的土壤上,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根系正在形成,这个根系是一个开放完整的认知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个根系是一个学派,涵养着一个认知主干,轰轰烈烈的近代史,在这个主干上数度开枝散叶。我们今天来总结,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经世致用”。陶澍之后,“经世致用”成了主流。
如今,我们行走在安化,一路上会发现不少陶澍的痕迹,陶澍故里直接被称作了陶澍村。有很多陶家祠堂,位于江南茅坪村那座是经过修缮了的。“绥疆锡祜”的牌匾就供奉在正堂。祠堂一侧有户人家,那户人家很热心,你说想参观陶澍祠堂,家里的年轻人就会帮你到村委会去拿钥匙。祠堂很大,几乎是原址修建,中堂两侧挂着两幅画像,左边挂着陶澍,右边挂着道光皇帝。画像是印刷品,但表达了安化人对这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在安化民间,有人说陶澍在京城做侍御的时候与冕宁的关系非同寻常,所以说他曾经将安化黑茶带进了宫中给太子喝。在安化,给我讲起这段故事的老人眉飞色舞,感觉像似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不过陶澍有没有给冕宁喝过安化黑茶,我们到目前确实是没有找到确凿的依据。但是,来自两湖茶场的茶叶作为古代帝国经略西北的重要战略物质,从唐朝时开始,就屡次出现在历朝精英阶层关乎天下的重大论述中。陶澍深谙时政,关注西北,自然也不会忽视这一片来自故土的叶子。在他的诗里提到“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这首诗并不是随意的遣怀,它可以带我们重回200多年前那个作诗的现场。大清嘉庆朝,京城的一个冬天,8个取得功名的年轻人聚在了一起,为安化茶开了一场专题品鉴会。
200年,物是人非之间,历史的浪潮异常汹涌。在这200年里,对中国人而言是沧海桑田,对于中国茶产业而言,更是沧桑巨变。在这200年的时间里,有很多新的茶品类诞生,也有很多老品类消亡,200年的故事,看似很遥远,但站在这棵玉兰树下,5层楼的高度,很多往事都如根一样埋在土层里,藏着生长的隐性力量,但也有很多往事,早已随风而逝。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几个朋友在安化一家茶舍喝茶,漠如也在。闲聊时他提到他正在写一本关于安化黑茶的书。为此,他蛰居安化,行走于山头田野,不舍昼夜。之后,这个年轻人又提出,写安化只谈安化是不完整的,安化黑茶传统销区也是安化黑茶文化叙事背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说干就干,清明时节,发起了“重走万里茶路”的考察行动。连续奋战66天,跨越10个省份,从河西走廊到新疆,再从新疆返回内蒙古大草原。这期间,他坚持在自己的自媒体上做考察笔记日更,作品络绎不绝。在安化县域朋友圈内,前后掀起了多次小高潮。我时常与安化的同道友人说:“漠如是安化人民的朋友,更是安化茶人的朋友!安化黑茶为有漠如这样的诤友而骄傲!”他笃于内行,博涉群书,足迹半天下。没有人觉得这个评价夸张。
《安化黑茶:一部在水与火之间沸腾的中国故事》,书名一亮出,我就一直在操心:换个名字试试?左思右想,没有更优方案。全书以叙事的方式,全景式呈现安化黑茶本来面貌,梳理发展的时空脉络。面对纷繁的安化黑茶史料,结合田野见闻,实事求是,新见迭出,显示了漠如*越常人的领悟力。尤其是他所做大量踏实的基于底层的田野考察,堪称近年来黑茶文化研究领域有意义的事。如果理解无误,漠如认为可以安化黑茶为载体展开中国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本书的确做到了。比如,书中记录的200 年前帝国精英的那一场茶会,信息量大,可读性很强。1814 到1815 年之交,安化人陶澍组织的“消寒诗社”,站在了帝国的宏观视角上,谈人,谈茶,谈功效与功勋,谈“人茶一味”里所隐喻的山河国运!
出生在四川的漠如,为人低调,做事踏实,知行合一,他热爱湖湘文化,博览群书。同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坚决的行动力和实事求是、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我愿意相信,漠如是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思想在当代安化茶界的践行者。
叔本华说:“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当代安化茶人怎么打破束缚,可以多看几遍漠如的书,品读他的文章。但是,“人们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还是叔本华说的。
行者无疆,安化黑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愿与漠如共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