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地火奔突批评问道
——序“地火文学批评丛书”吴义勤
文学批评作为专门的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的产物。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分法既是对西方学术的准确概括,又把这种划分传递到中国。如今有无数专业研究者从事着文学批评工作,很大原因就在于这种知识生产具有深厚的学科支撑。文学现场源源不断的新作需要文学批评的阐释,层出不穷的文学现象需要文学批评去辨认,文学史的准入门槛需要文学批评去建构和创设……因此,文学批评从来不缺热闹,甚至,文学批评的问题就在于太过热闹。
近年来,对文学批评的反思与诟病不绝于耳。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反思:忧心于批评的独立性、公正性而有对“红包”批评的发难;忧心于批评的及物性和同时代性而有对学院化批评的针砭;忧心于批评的专业性而有对泡沫化媒体批评的炮轰;忧心于批评标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有对“棒杀”和“捧杀”批评的深恶痛绝。这些不同的反思之间甚至是相互抵触的,从事纯学院文学批评的人关心的是文学批评的精深渊博以及在学术谱系中的突破,这个谱系由于很难被专业读者共享而常被视为艰深晦涩,因此反对批评的过度学院化成为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反过来,受过专业训练,把客观公允、准确自洽作为批评标准的批评者能轻易发现当下很多批评,或自说自话,没有参照,无限放大;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了不同需要能引申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只能说明任何批评类型都有其限度。
批评的乱象呼唤有效的批评伦理,显然,这种伦理恐怕不是以某种类型为旨归,不是定于一尊,而是在批评场域中确立一种有益的生态。除了抄袭、谩骂等明显有违文学批评的道德及专业伦理的做法外,作为类型的争执,不妨且看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事文学批评者也不妨多一点平常心,无论是习惯于肯定性的批评,还是善做否定性的批评,无论是何种批评风格,文学观点和判断本身并无高下优劣之分,更不存在审美和道德上的高低之分,“剜烂苹果”这样直接、实证的文本批评有精深学院批评所不及处,但优秀学院批评的宏阔视野也不该被轻慢。
提倡批评生态的包容多元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自己的批评立场。何谓文学批评,教科书提供的是一般化定义,但好的文学批评都是个人风格化的。所以,从事文学批评者不仅要追问何谓文学批评,更要追问何谓有效的文学批评,何谓好的文学批评。在我看来,文学批评必须要有幽微曲折的审美之心,也要有精深宏阔的历史之眼,前者帮助批评家不要遗漏了作家的体验,后者帮助批评家为这种体验找到合适的历史位置。能如此,便不失为称职的批评家。可是,更好的批评家,还为自己的写作找到个人风格;更更好的批评家,他的写作不仅阐释作品,阐释自己,它也在时间的迷雾笼罩的巨石荒野中寻路,并用创造性的批评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某条分岔小径。
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写道:“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相信在中国文学批评场域,也有这种问道的力量在“地下运行”,它奔突着,吸纳着,要去寻找那条精神的该往之路!主编这套“地火文学批评丛书”,与其说是已找到了这样的一种力量,不如说是呼吁这样一种于边缘问道的批评!
是为序!
导语摘要
本书收录的系列文章扫描了新世纪以来一些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了症候式的解读与意识形态分析,试图触摸文化记忆与景观中隐显的时代镜像,并呈现复杂而隐微的时代经验与感觉。
作者简介
李祖德,四川大竹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及相关思想史问题研究。近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思想文化批评随笔近百篇,出版有专著《“农民”与主体性和历史的生产》,译著《社会研究:问题、方法与过程》,业余兼事诗歌创作。
目录
地火奔突批评问道
——序“地火文学批评丛书”吴义勤001
辑记忆、“新人民性”及其可能
“人民性”与“人民国家”主体想象:
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话语历史考察之一003
文学性、人性与“新人民性”之可能:
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话语历史考察之二018
现代性的地方经验与文学的人民伦理:
文艺思想的诗学问题、历史语境与意识结构032
小说、战争与历史:
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051
生命启示录、历史记忆与美学结构:
长征及“长征文艺”略论066
苦难叙述、国族认同与“新人民性”:
2008 年“地震诗歌”启示录074
001
第二辑景观、镜像与掠影
“非虚构”的踪迹、可能性与问题087 记忆以及记忆的承诺:
读短篇小说集《再见,牛魔王》100
乡愁书写与大地无意识:
读长篇小说《还魂记》112
时间、人以及失衡的对称:
读中篇小说《母亲在左,我在右》124
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
史铁生及其“苦难”诗学片论130
论新世纪诗歌的“第三条道路”:
延及当代诗歌写作的一些问题145 《钢的琴》与我们的时代160
第三辑阅读、思考与批评
启蒙、理性与现代性的悖论结构:
“现代性”问题阅读与思考札记171
反思现代性与重构穆旦:
读《穆旦的精神结构与现代性问题》186
如何理解中国与阐释中国:
张颐武思想文化批评述略195
知识、知识分子及其公共性:
“知识”与“知识分子”阅读札记205
妇女、历史想象与现代国家:
读《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214
无条件的爱和爱的条件:
读埃里克·弗洛姆《爱的艺术》219
苏格拉底之“道”与现代生活:
读罗纳德·格罗斯《苏格拉底之道》224
权力技术以及娱乐的政治:
《娱乐至死》以及“权力”的阅读札记228
第四辑言语、形式与经验
新诗之“变常”与诗学题域转换237 地域经验中的诗性言说:
诗集《光芒与蝶》中的繁复体验246
形式、意蕴与音乐性:
《再别康桥》音乐性新探254
理性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内面”:
重读20 世纪40 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及其“现代性”262
后记276
?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的系列文章扫描了新世纪以来一些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了症候式的解读与意识形态分析,试图触摸文化记忆与景观中隐显的时代镜像,并呈现复杂而隐微的时代经验与感觉。
主编推荐
李祖德,四川大竹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及相关思想史问题研究。近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思想文化批评随笔近百篇,出版有专著《“农民”与主体性和历史的生产》,译著《社会研究:问题、方法与过程》,业余兼事诗歌创作。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