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热 爱
舒 洁
《四季恋歌》能够付梓,得益于一种美丽的守望。微信“冬歌文苑”交流群的朋友们,尤其是群主、军旅作家黄玉东,他们奉献珍贵的业余时间,以诚挚与热爱精心打造这一交流平台,始出于心,终获成果。
我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这个群体友善、健康、勤奋,他们文字尽管略显稚嫩,但不失本真。为此,玉东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与心血。收入本书的文字,大都经玉东亲自编辑展示于平台,获得极好的赞誉。
黄玉东是著名军旅作家,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著作《向往大海》出版后,我曾在《文艺报》撰文推介。他的著作是一种蓝色的梦想,“冬歌文苑”同是蓝色的梦想。形象的比喻是,他个人的著作是海,“冬歌文苑”交流群是湖。水的意象的丰富性,决定了《四季恋歌》的基本品质,的确可喜可贺。
“冬歌文苑”交流群里有很多可爱的朋友,我与他们相熟于群中;通常,我会将刚刚写就的诗歌发在群里,总会获得鼓励与认同。这就是一个纯粹文化平台存在的意义,彼此尊重,以文会友,倡导正能量,以文怡心。
生活繁复,不能没有想象和诗意。玉东深谙其意,他所营造的平台氛围,就如他的性格,率真,诚实,可信。这也是“冬歌文苑”交流群作品得以成书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冬歌文苑”交流群内有一些极为热情活跃的朋友,其表现让我联想到不计名利的志愿者,他们被黄玉东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中付出了很多努力,这就赢得了我的尊重。
他们都很年轻。
《四季恋歌》是一部年轻的著作。
年轻,就是诗歌!
在《还乡》中,英国大作家哈代这样说:“总有一天,在整个自然界里,唯有山海原野那种幽淡无华的卓绝之处,才能与那种更有思想的人的心情和谐;这种时刻即便还没有真正到来,却也并不很遥远了。”我笃信他的预言;我笃信,在人间,只要心怀热爱,就会有所获得。
是为序。
缕缕清风扑面来
——散文集《四季恋歌》印象
王树宾
相对于小说而言,散文的亲和力似乎有天生的优势。一件小事,一段经历,一点感慨,皆可成文。因此,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都愿意与散文牵手。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难得有时间阅读大部头作品,但总有人舍不得与文学绝缘。于是,散文便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
然而,传统散文走到今天,越来越显出它的颓势;一些所谓创新的散文,也只是自娱自乐,缺乏读者的呼应。我觉得,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影响了散文的品质:
一是华而不实,虚张声势。有些作者热衷堆砌华丽辞藻,动辄引用名言警句、唐诗宋词以卖弄学问,吸引读者眼球。殊不知,那种云山雾罩不着边际的叙述如同油头粉面扭捏作态的做派让人生厌。
二是标新立异,故弄玄虚。有些人常置语法修辞于不顾,硬是发明一些“新词汇”和莫名其妙的句式,让人读着拗口看着费劲似乎不如此便不足以体现创新和高度。
三是无病呻吟,自我陶醉。常囿于一己悲喜,喋喋不休。失恋了,感冒了,小狗丢了,猫下崽了……絮叨着,倾诉着,把所有读者都当成了自己的“闺蜜”。
四是自命不凡,借机炫耀。出一次国、见一回名人、出席一个会议,甚至买一件衣服或吃一顿大餐,皆可感慨一番。且不惜笔墨,面面俱到,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归根结底,是虚情假意,缺少真诚。那些文字看似华丽,其实是硬生生挤出来的,而非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甘泉。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时常能读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作品,它们一扫陈腐之陋习,没有繁缛矫饰、搔首弄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超越,使作品充盈着强盛的生命活力。
微信文学公众号“冬歌文苑”推出的散文集《四季恋歌》就是这样一部具有超越和创新意义的作品,读着其中的一篇篇作品,仿佛缕缕清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怡,喜不自禁。
“冬歌文苑”是军旅作家黄玉东发起的,集合了一群作家、学者和文学爱好者,推出了一批作品,培养了一批作者,平台的影响日益扩大。这次推出的散文集《四季恋歌》精选了平台发表的部分优秀作品,也可以说是对平台散文作品的一次检阅。该书的作者来自天南海北,分布于多个行业,其中有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有科技工作者、教师、医生、工人、农民和个体从业者。年龄跨度则从 40 后到 90 后。有些作者已经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家,更多的则属于文学新秀。
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多元组合,形成了这支作者队伍与众不同的特质,同时,由于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他们的作品避免了无病呻吟、苍白无力的通病。
《四季恋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乡思乡愁、童年趣事、军中岁月、爱情亲情、江河山川、花卉草木……可谓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也许是作者中穿着军装和穿过军装的人较多,这本散文集反映军旅生活的作品占了较大的比例。
刘玉庆的《在帕米尔守边防》,写的是作者和战友们在冰峰接天、雪域茫茫的帕米尔高原抵边巡逻执勤的亲身经历。作者笔下是这样描写那段艰苦岁月的:
那时,边境巡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军马,巡逻占用的时间长,近的点位需要一两天,稍微远的点位一般需要三四天,特别远的来回需要七八天才能到达。特别是快到巡逻点位时,要徒步爬大坂,由于地势不断上升,氧气越来越少,走一步三喘气,越往上爬越困难,两腿酸软无力,仿佛连拿张纸都会感到有重量。迈步吃力,挪脚困难,上身像穿了紧身衣似的憋得胸口喘不过气来,两只眼睛往外鼓,太阳穴钻心地痛,走几步就不得不张着嘴巴四仰八叉
躺下休息一会儿,躺下了嘴巴也不能合拢,还像拉风箱一样呼哧呼哧喘粗气,这时你会听到自己的心脏像擂鼓一样嗵嗵地跳动,感觉到随时就要爆炸。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体验,若非亲身经历是无法描述的。
然而,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边防军人们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面对神圣的界碑,他们体验到的是光荣、神圣和自豪。
何雁的《走进文殊沟》里,用战士们的一句话概括了文殊沟恶劣的气候环境:“沟里一年就刮两场风,上半年一场下半年一场,一场刮半年。”然而,越是艰苦,越能磨炼人的意志。作者在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朝进文殊,一生军旅情。在文殊沟生活这两年,不时听到各种各样的捷报、喜报传来,有的提升晋职,有的金榜题名,有的比武夺魁……长江后浪推前浪,旧人离开新人来,不论走再远、飞再高,一茬茬文殊人心中总有一个笃定的信念:谁不说咱文殊好,男儿建功来文殊。
其实,许多军人都经历过艰苦环境的考验和磨炼,正是这种考验和磨炼,成了军人成长的催化剂和营养剂,使他们能够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军中玫瑰芬芳》出自一位女军官之手,作者徐伟是一位出生于苏北小城的姑娘,出于对军人的崇拜和对军营的向往,大学毕业后跨入军营成为一名军人。作品记录了她自强不息、勇于接受种种挑战和考验、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成长经历。
类似的作品还有陈国俊的《军中长成“一棵树”》、周银平的《军旅情深》、何孟遥的《无悔的军旅》等。
与上述作品不同的是杨亚堃的《军人危险,但嫁给他安全》,作者是一名研究生,也是一名军嫂,在这位高学历的军嫂眼里,丈夫既是一名为国尽忠的铁血军人,又是一位爱家爱妻的细心暖男。
作品中的一个细节令人感动:
那个冬日的傍晚,他下班后,我们一起去喝羊肉汤,我的粉色围巾容易脏,于是我拿了下来顺手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等我喝完羊肉汤再去座位上找,围巾已没了踪影,我问他:“我的围巾哪里去啦?”他一脸茫然:“不知道啊,丢了吧 !”我瞪着他:“你说啥?”他静静地喝了一口汤,拍拍胸脯回答:“逗你呢!在我怀里呀!帮你暖着呢!”那一刻,我的心被猛地震动了,心想:天呐,他对我的围巾竟然都这么好!他用谦和、恭谨、豁达点燃我心中之火。那一刻,我理解了他的不易,也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爱他所爱,不离不弃。
就是这一个为妻子暖围巾的举动,胜过万语千言,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立体形象。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其实,军人的奉献岂止在战场?家庭角色的缺位是他们藏在心底的痛。他们立志做一名为国奉献的合格军人,也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弥补对家庭的亏欠,做一名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亲情、爱情、乡情,是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永恒的主题,《四季恋歌》也不例外。
倪宝元的《泪中忆母》、周芸的《老家的奶奶》、吴秋敏的《给母亲洗脚》、田志坤的《我慈祥的母亲》、蔡镇勇的《父亲如山》、江锐的《岳父》、颜学伟的《一双有补丁的袜子》等作品从不同侧面描写了自己的至爱亲人。或回忆长辈的关爱,或讴歌亲人的人格品德,或怀念与亲人相处的幸福时光,每一篇作品,都饱含深情。许多细节,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倪宝元在《泪中忆母》中写到他当兵离家前父母依依不舍的场面:
那天夜里,我一觉醒来,发现父母还没有睡觉,母亲哽咽着在与父亲商量着什么。离开家的那天,母亲忙前忙后,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让我带上。至今我一直忘不了这样一个镜头:我已经走远了,母亲还是站在那儿向我离开的方向望着,任凭秋风吹乱她的头发,瘦小单薄的身影在秋风中渐渐远去……
每一个当过兵或曾经离家远行的人对这一依依惜别的场景都不会觉得陌生,无论你走多远,永远是母亲心中的牵挂。
涉及爱情的作品有张玉成的《“傻兵”的爱情》、夏海银的《五去襄阳,三顾茅庐》等。前者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后者是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这两篇作品所叙述的都是本人的情感故事,不管结局如何,都能牵引读者的思绪,引发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思考。
关于乡情的作品有黄玉东的《韩家荡听荷》《抹不去的乡愁》、余培梅的《那一抹淡淡的乡愁》、邵建的《故乡的炊烟》、芙儿的《乡愁,在频频回首的路上》、蔡泗明的《家乡有片红树林》《白石赞》、李品刚的《老屋前的香樟树》等。
黄玉东的《韩家荡听荷》,是一篇极有味道的美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日的韩家荡,姹紫嫣红,满塘荷花宛如待嫁的新娘,浓妆艳抹,盛装迎接来自远方的宾客。沿着曲折的木板小路,步入荷塘深处,阵阵荷香,潜入心肺,那些被冠以云霞、玉兔、日出、秋叶、风中笑、婴儿红、白海莲、白千叶、紫金荷、泽畔芙蓉的莲花们,有微笑绽放的,有羞涩含苞的,还有躲在荷叶下面窃窃私语的,对诗人们的到来,仿佛在评头论足。
通观全文,类似的拟人化描写比比皆是,在他的笔下,每一枝花茎,每一片荷叶,都是可以与人对话的精灵。
如果荷花是一种抒情,那么莲藕便是深处的思想;若是诗为它们的全部,诗也应该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
读到此处,禁不住为此妙句击掌赞叹。
蔡泗明的《家乡有片红树林》《白石赞》两篇作品,饱蘸浓墨,把红树林之美和白石村之奇形象地介绍给读者,作品从结构、形式到手法,都有自己的特色。
上述作品,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乡情,不管是追忆、感怀还是赞美,都是真情流露,亲切自然,毫无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四季恋歌》中可圈可点的作品很多,周庆荣的作品空灵飘逸;张守权、范景来的作品朴实无华;宓月、顾琬丽的作品细腻委婉;毛新萍、王玉晶的作品如诗如画;徐莲华、曹翠梅的作品给我们送来春天的气息;王沁的作品活泼俏皮……
限于篇幅,在此无法一一列举。
《四季恋歌》的作品不敢说都是成熟的作品,有些作品在挖掘、提炼、升华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这是他们的用心之作,是充满活力的作品。作者提供给我们的是真材实料真感受,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他们的呼吸,听得见他们的心跳。这些作品不同于心灵鸡汤,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给人的感觉,他们的作品不是挤出来的,而是喷出来的。
期待“冬歌文苑”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导语摘要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所收录的120多篇文章均为“冬歌文苑”文学公众号上发表的阅读量较大、读者反映较好、作品质量较高、原创首发的散文精品。
全书分为春风晨曲、夏雨和乐、秋月雅韵、冬雪骊歌四个篇章。书中既有对故乡对亲情的眷恋与歌咏,也有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对人生的独立思索,既有对花草树木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祖国山川的深情赞美,既有对季节轮回的温情抒写,也有对哲理的孜孜探求……
作品源于生活,贴近时代,写作手法新颖,朴实无华,真实感人。有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妙不可言;有的文章人物丰满,形象鲜活;有的短章寓意深刻,妙趣横生。抒情淋漓尽致,写景独具匠心,拟人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感,集情、景、人为一体的现代散文精品选。
作者简介
黄玉东,笔名冬歌,1967年11月出生,1985年10月入伍,江苏响水人,海军大校军衔,军旅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军网执行主编,《人民海军》报特邀撰稿人,著有散文集《军旅青春别样红》《向往大海》等。2013年1月出版的《向往大海》多次进入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
目录
季 春风晨曲
我的童年地理 / 周庆荣
守一蓬大海的诺言 / 刘慧娟
竹林下的童年 / 宓 月
白石赞 / 蔡泗明
三月春早 / 梁玉静
早春散记 / 徐莲华
春天来了 / 曹翠梅
故乡的炊烟 / 邵建
“傻兵”的爱情 / 张玉成
海月岩的山茶花 /陈国俊
军中玫瑰芬芳 / 徐伟
一双有补丁的袜子 / 颜学伟
军人危险,但嫁给他安全 / 杨亚堃
老家的奶奶 / 周芸
父亲如山 / 蔡镇勇
泪中忆母 / 倪宝元
小区的夜 / 蔡泗明
田间小路 / 张守权
川府之行 / 王玉晶
陪伴 / 向 阳
母 亲 / 魏树林
鱼之鲜蒸 / 陈麒
军中长成“一棵树”/ 陈国俊
青春,那些抹不去的记忆 / 黄明
花鸟虫鱼,自然恩典都是缘 / 栗梅
那一年 / 蔡小平
心是一壶水 / 孔秋莉
捉迷藏 / 李燕
晚开的花儿别样美 / 林荣彬
走进文殊沟 / 何雁
别不计较那粒沙子 / 曾和好
守望着岁月的老屋 / 李品刚
第二季 夏雨荷乐
韩家荡听荷 / 黄玉东
喜欢杭州 / 毛新萍
在说与不说之间 / 宓月
梦里水乡 / 张瑜
树儿在“对话”/ 蔡泗明
又经浔阳 / 徐莲华
挂坡 / 刘恺
老家的馄饨 / 刘岩磊
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 余培梅
儿时的夏天 / 江浙一兵
女兵的夏日情怀 /左跃侠
山乡清溪惹人醉 / 马泽伟
我的好兄弟 / 王海峰
五月槐花香 / 赵晓芳
童年密码 / 焦红玲
环游青海湖 / 王玉晶
我是“漳郎”/ 王海洲
家乡有片红树林 / 蔡泗明
故乡中的童年 / 田志坤
军旅情深 / 周银平
咱家出了三个兵 / 范景来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 齐丽红
我已深深地爱上了你 / 焦红玲
生活 思索 前行 / 丁芳
我的第二故乡——漳州 / 王海洲
戈壁梦起松山湖 / 程默涵
彼岸是你,温暖了我远行的岁月 / 芙儿
五去襄阳,三顾茅庐 / 夏海银
晒谷坪 / 王瑶
故乡的河 / 孙美禄
第三季 秋月雅韵
秋夜独语/周庆荣
月亮与桂花树/宓月
抹不去的乡愁/黄玉东
第三种光辉/舒洁
从宋朝的“长翘乌纱帽”说开去 / 蔡泗明
梦回乡关 / 邢军
怎么舍得那池芬芳 / 周芸
老屋前的香樟树 / 李品刚
难读懂的老爸 / 张国新
湖州之恋 / 徐连生
宁静的早晨,静美的秋 / 夏天
笑迎中年 / 王娜娜
浪漫的秋季 / 叶宏开
故乡的大秧歌 / 张守权
我慈祥的母亲 / 田志坤
岁月静好 / 司伟刚
岳父 / 江锐
女人四十 / 刘英
毁灭?还是重生? / 蔡逸
乡愁,在频频回首的路上 / 芙儿
在帕米尔守边防 / 刘玉庆
选择人生便是选择生活 / 罗小双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错落
盼个周末做美食 / 陈麒
我的心是被风吹过的走廊 / 玖墨
老乡 / 施泽茂
秋风沉醉的夜晚 / 沈静
站在德国看风景 / 潘屹楠
让爱在婚姻中活下去 / 王敏
长留清白在人间 / 卢凯
送别 / 汪澜
被点燃的生命 / 王凌云
也说瘦西湖 / 程立龙
第四季 冬雪骊歌
江南的冬日/毛新萍
洗澡/叶墨涵
永远的父亲/宓月
在临高,我给孔子敬炷香/王树宾
雪的遐想/丁春梅
雪的记忆/张厚富
洪泽湖冬景/徐世荣
天寒语暖/吉福生
清河的年味/马晓凤
年的模样/王玉晶
守望那道风景/鲍水云
茶趣/江锐
古今谁英雄?/蔡逸
怀念北京的冬天/顾琬丽
家乡的味道/冯道庆
无悔的军旅/何孟遥
坚守自己心中的渡口/蔡泗明
老街,那岁月沉淀的味道/潘屹楠
儿时的春节/汪明
你在我心里柔软的地方/冯宝琴
行走在音符上的声音/孙思
年俗在嬗变中传承/彭立新
我是女兵/王文慧
这一世的思念/孙天英
怕过年/王沁
橘色灯光/卫本兴
老龙潭拾趣/胡冀兰
给母亲洗脚/吴秋敏
踏上返乡路已然沐春风/董志文
留点文字给岁月/黄明
梦在远方 , 你在心上/慕妍
后 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所收录的120多篇文章均为“冬歌文苑”文学公众号上发表的阅读量较大、读者反映较好、作品质量较高、原创首发的散文精品。
全书分为春风晨曲、夏雨和乐、秋月雅韵、冬雪骊歌四个篇章。书中既有对故乡对亲情的眷恋与歌咏,也有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对人生的独立思索,既有对花草树木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祖国山川的深情赞美,既有对季节轮回的温情抒写,也有对哲理的孜孜探求……
作品源于生活,贴近时代,写作手法新颖,朴实无华,真实感人。有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妙不可言;有的文章人物丰满,形象鲜活;有的短章寓意深刻,妙趣横生。抒情淋漓尽致,写景独具匠心,拟人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感,集情、景、人为一体的现代散文精品选。
主编推荐
黄玉东,笔名冬歌,1967年11月出生,1985年10月入伍,江苏响水人,海军大校军衔,军旅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军网执行主编,《人民海军》报特邀撰稿人,著有散文集《军旅青春别样红》《向往大海》等。2013年1月出版的《向往大海》多次进入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
精彩内容
我的童年地理
周庆荣
记住:童年地理永远拒绝修辞。
立秋之夜的北方,我仰头望月。
好月亮,梯田状的白云没有干扰月亮的皎洁。
今晚,月亮的地理似乎充分客观,秋天的夜空就应该这样。而秋天到来时,有人称呼我为爷爷。爷爷站在远离故土的北方,他开始回忆童年。
一节节藕手臂纯洁,虽然被污泥纠缠,它们不放弃去握地面上的世界。
韩家荡的藕是近年的存在,它们代替了我记忆中的麦子和地瓜。玉米在村东,玉米在村西,我走出一片高粱地的时候,已经从夹冲走到了韩家荡。
母亲在家里忙,我是替她看望故乡多的人。
韩家荡因此也是我童年的村子,东边是一条人工河,它的名字叫大寨河。我和表哥表弟以及年轻的小舅舅们在河里扎猛子,有时比赛谁在水里憋气时间更长。
我把芦苇打通,在水下衔着它,潜艇般地沉住气。
河的上游是另外一个村子,我的一个美丽的远房小姑姑在那里。谁说乡下的孩子性情愚钝?我的性别意识好像是从大圩开始。多年以后,小姑姑离开了大圩,嫁到了镇上,大圩从此暗淡。
韩家荡和夹冲之间是一条小河和河畔的坟场。
我在这片区域识别了乌鸦和喜鹊,勇敢的孩子必须走一段夜路,夜路包括黑暗中的坟场。
两个村子的人一旦死去,现实在继续,而他们抱着梦想在地下长眠。
梦想永远无法实现的人,会在地下叹息?
风吹过坟场。我是一个从未在坟场迷路的孩子。
当过兵的爷爷,长长的烟锅如同戒尺,不怕鬼!长眠的人曾经是我的乡亲。我敬爱的爷爷,多年后也躺到了这里。如果有鬼火,那应该是老人在乡村闷热的夏夜,一边纳凉一边吧嗒着旱烟。
我要坦诚的是:没想到自己会从村子里走出,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我握过许多陌生的手,仿佛他们都是我的乡亲。
恍惚的时候,鸦群飞过城市的上空,人心再不测,我已经成为不怕鬼的人。
夹冲的西边也是一条河。
过了河,正西是月港。
几滴雨落在荒凉的小街,事物就可以热闹。
我对城乡差别的初认识应该从这里开始,人生的次斗殴印刷在小街的黄昏,农民的力量在月港得到证明。
月港之南,我乡村的首府,张集适合农民赶集。
土特产和城市的味道,和北边的小尖相比,我的童年远的地理似乎就是对小尖的敬畏。我童年的模样只属于一张泛黄的照片,那个照相馆成为我记忆深刻的高科技。
我还是说说我童年亲切的村庄。
夹冲的南边叫姜塘,夹冲的西南叫圩角,曾经熟悉的男同学女同学,几十年过后,岁月变成了皱纹。
风云是什么?
厮守或者远离,近处是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