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2.4 5.6折 ¥ 40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王一涓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62268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0元
货号25189229
上书时间2024-12-24
从《七八个星天外》说起
——序王一涓《闲数落花》
莫砺锋
王一涓的第二本散文集完稿了,向我索序。我对她的前一本《七八个星天外》颇有好感,便一口应承下来。不久她用电子邮件传来几百页文稿,书名是《闲数落花》。我一向怕读长篇的电子文本,便把目录与后记先读一过,觉得无论是题材还是写法,二书都是名副其实的姐妹篇。既然我还没有通读第二本,这篇序言不妨先从本谈起。
两年前初读《七八个星天外》,一看书名便笑出声来:到底是辛弃疾专家巩本栋的夫人所写的书,这个书名肯定是本栋的点睛之笔!但是看到《后记》中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啊,事啊,真是多如繁星。可和你有关的,只能就是那几颗星星。……然而,就是那几颗星星啊,却温暖、照亮了你的人生,并与那满天的星斗一起,闪烁在浩瀚无垠的夜空。这本小书里的人与事,就是我生命中的那几颗星星吧。人尽管平凡,事也无关宏旨,但却都是真真切切的,正像夏夜星空点缀在天际的那几颗星。于是我想到了稼轩的那句词:‘七八个星天外。’”原来这是王一涓自己的妙手偶得。这个书名好在哪里呢?先让我们读冯至的十四行诗《我们准备着》的节: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彗星是星空中的怪客,有些彗星光彩夺目,据《新唐书·天文志》记载,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其长亘天”,竟然横亘整个天空,真是壮观。冯至所说的彗星,当指名震遐迩的大人物。这不,张新颖在《能写师友回忆录的人是有福的》一文中,便引用冯诗并认为彗星是指“非常之人”。然而彗星毕竟是行踪渺然的天外来客,我辈肉眼凡胎,家中又没有天文望远镜,一生中也难得一见。还记得1986年初,哄传久违的哈雷彗星要光临地球了,人们奔走相告。二月的一个寒夜,我家附近的一个单位不知从哪弄来一架天文望远镜,架在大楼顶上供大家观测彗星。那夜我排了一小时的队,终于凑近望远镜的镜头,经过主管者的再三指点,才在茫茫夜空中找到了哈雷彗星的倩影:模糊的一个小亮点,与旁边的无名星辰没啥两样,也根本没有想象中形若扫帚的彗尾,不禁大失所望。据说哈雷下次回归地球要到2061年,我有生之年肯定不能再睹芳容了。所以与其翘首盼望彗星的出现,倒不如随意观赏平常的满天繁星。对于一般人来说,只有北极星、北斗星和牵牛星、织女星等少数几颗星辰能叫出名字,其他的星斗都是无名之辈。古人以为像傅说那样的杰出人物才会变成星辰,民间却传说地上的每个凡人都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便持此说,王一涓也是如此。
《七八个星天外》共分七辑,只有后一辑《红楼絮语》的五篇都是谈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像是学术随笔,其余六辑的内容全是记人,正像作者所说,“人尽管平凡,事也无关宏旨,但却都是真真切切的”。有几辑写得格外生动,例如第三辑《自行车驮着的岁月》,所收十六篇短文的记叙对象就是她的宝贝儿子。这个孩子的小名就叫“贝贝”,如今已是风度翩翩的青年绅士,但书中所写的都是他高考之前的少儿时代。这是母亲眼中一个男孩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的全过程,如有刚当上母亲的女性读者,大可当作《育儿经》来读。至于我自己,欣赏的是第四辑《我在哪里找到了你》。此辑收文十篇,其中有四篇写的是我熟悉的人物,读来倍感亲切。《书呆》写其丈夫巩本栋,“书呆”当然是谑而不虐的昵称。本栋是我的同门师弟,同事二十多年了,堪称老熟人。王一涓说本栋“是个慢性子”,我深有同感。凡有同事一起出差,大家约好在车站或机场集合,后一个到达的肯定是本栋。不过他并不误事,有时离进站或登机只有一两分钟了,大家焦急万分,望眼欲穿,本栋不慌不忙地准时现身了。但是王一涓还是让我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本栋逸事,比如他读中学时随身携带一把弹弓,读博时写信指示家中购买“黄河牌”彩电等事,十分有趣。《写在蜡梅花开时》写的是师母陶芸先生,她是程千帆先生的夫人。那时我与程先生住在同一座楼里,先生住东头一楼的101室,我住西头六楼的606室,正好构成一条对角线。从我家的阳台探出身去,便可眺望到那个栽着腊梅花的小院子。阅读王一涓怀念陶先生的文字,令人百感交集。《何日彩云归》追念同事王彩云。王一涓与王彩云同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办公室工作,我曾在电子信箱的收信人栏中把她俩合称“中文二王”。王彩云因患恶疾英年早逝,我有事未能参加追悼会,便代系里拟了一副挽联:“彩云易散斯人斯疾,霁月长明此面此心。”阅读此书,眼前浮现出王彩云淳朴憨厚的笑容。《“非典”教授》写中文系前主任许志英先生。我在南大任教的前十年间,许先生先后担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对领导一向敬而远之,除了工作关系,与许先生并无交往。有一阵虽然同住一个小区,路上相逢也只是互相点头而已。我只知道许先生有见识、有性格,后来因他请我为他所拟的两副挽联调整平仄从而得知他不耻下问,此外所知无多。王一涓把许先生作为“非典型教授”的一面展露无遗,生动叙述了许先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尤其是他退休以后直到生意索然、毅然弃世的晚年光景。读过此书,许先生的完整形象才在我心中清晰起来。《七八个星天外》所写的便是这样的凡人凡事,但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是“夏夜星空点缀在天际的那几颗星”,他们不像彗星那样令人震撼、敬畏,而是使人感到亲切、可爱。我相信,这样的书要比名人传记更贴近我们普通读者。我也相信,凡是喜欢《七八个星天外》的读者,一定会同样喜欢《闲数落花》,因为两者的内容一脉相承,而论文笔的洗炼,则后者更上一层楼。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王一涓是谁?就像书中所写人物一样,她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是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的大学生,毕业后教过十年中学,然后来南大中文系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直至退休。王一涓有两个全系公认的特长,一是普通话说得标准,所以退休后还受系里返聘负责南京大学普通话测试站的工作。二是散文写得出色,文字清新流畅,且擅长将平凡的题材点铁成金。当年许志英先生写作随笔,便特邀王一涓帮他润色修改。许先生的随笔结集以后,曾在后记中指出:“我还要特别感谢王一涓女士。我请她为我的随笔把把文字关,因为她有十年教中学语文的经验,善于‘咬文嚼字’,又写过不少优美的随笔,所以请她帮忙做这件事。现在看来这样做是很对头的。她连我以前写的几篇随笔,也全看了。她的修改很慎重,尽管一般不是很多,却都是改之所当改,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许先生是专治现当代文学的教授、博导,他的话当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闲数落花》辑中的《从前慢》《文苑人》等篇,去年曾公布在南大小百合的系版上,全系师生莫不先睹为快,好评如潮。所以我认为,王一涓是一个没有加入作家协会的优秀散文作家。古今中外,有许多优秀散文出于业余作家之手,《七八个星天外》与《闲数落花》也是如此,值得一读。
王一涓,江苏淮阴人,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撰有学术论著多种,出版散文集《七八个星天外》等。
从《七八个星天外》说起——序王一涓《闲数落花》(莫砺锋)
辑 文苑人
从前慢
文苑人(一)
文苑人(二)
文苑人(三)
文苑人(四)
迟到的感谢
冯翠儿
我的同学我的班
悼小铁,兼怀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第二辑 也算闲情偶寄
池塘
也算闲情偶寄
柳絮柳絮满天飞
我的舌尖上
“鬼子”进村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次散步的遭遇
家园
七彩云南
第三辑 读书郎
读书郎
小鬼当家
难得不糊涂
被选举
小小学童
你长大了,我很感动
母亲手记
第四辑 天若有情
天若有情
怕过清明 怕过清明
小鸡小鸡叽叽叽
心结
奶娘
第五辑 想一想是可以的
曹雪芹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差了一点
从前,有个范滂……
南宋,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一想是可以的
隧道里的猫
第六辑 豆豆
豆豆
豆豆下馆子
两个小伙伴
小电工
诈骗电话
一张结业证书
博桥,那家毛线店
病房速写
笑典
那时花开——代后记
王一涓,江苏淮阴人,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撰有学术论著多种,出版散文集《七八个星天外》等。
辑 文苑人
从前慢
新近换办公室,整理旧东西,发现了一本1997年的中文系暑假值班记录,随手翻看,竟从字面上浮出多少人和事来,不由得随手记下。
一日无事
程丽则
一般暑假天值班的总是程丽则。她负责本科教务,学期刚结束时,总会有成绩登录之类的事情还没完,所以就连带把班也值了。程丽则已经退休十多年了。她刚退时,大家还真不习惯。我说中文系进入“后程丽则时代”了。在“程丽则时代”,系里的娱乐活动是很多的,每年元旦的庆祝方式花样翻新,妙招迭出,而且都是“本地风光”。“摄影比赛”展示的是本系教职工旅游观光的成果;“老照片”让大家重温、见识了同事之间彼此的昔日风采;“猜灯谜”多以熟识的老师姓名作谜底,创作者、猜中者和被编作灯谜的人,个个开心,其乐陶陶。更有趣的是郊游。程丽则发动准备的都是民间活动,每次选地方、联系人,都由她一人承包。尤其是细节,她会考虑得很周到。细节中的细节是吃的问题,又要经济,又要有趣,也是由她一人设计。经常是每人自带一个菜肴,因为出自各家的厨房,味道、风格自是不同,不消说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荤素要搭配,冷热要均匀,这也需要调度、沟通,这些都是丽则大姐独立打理的,难得的是她以此为乐,乐此不疲。记得在植物园的那次,程千帆先生都被她发动起来了,以千张为材料做了一个菜,命名曰“横扫千军如卷席”。数年后,看《还珠格格》,为取悦“皇阿玛”,紫薇挖空心思给菜肴命名,就想,这已经是我们玩儿剩下的了!那次别的菜都记不太清楚了,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陆炜带来的香菜拌花生米,一个是吕效平的干切牛肉。陆炜的那个菜是水平比较高,属于色香味俱佳的,且好懂易学。吕效平的是因为偷懒了,从店里买的现成的。又因为是一大包熟牛肉,让我一下子就联想起《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了——武松来到景阳冈山脚的一个小酒馆里,要喝酒,问店家,有下酒的没有?店家说,只有熟牛肉。武松说,好的切二三斤来!端的粗豪。感觉我们也做了回武松。
上午:王恒明主任一大早即来检修煤气包,忙至9点多,终获成功,消除了事故隐患。程丽则、周欣展老师来系办公。有人找姚松老师,已告知联系之法。
下午:袁路、姚松老师来系办公。4点校办送来《紧急通知》(
一切平安!
值班人:高小方
真是文如其人,字如其人。高老师总是一板一眼,什么时候都是工工整整的,连着装、举止、上课、待人接物,都是。跟人说话必称“您”,对学生也是。进电梯、房间,肯定用手挡着,自己后一个进门。告别时会连连鞠躬,请你办事时,会“谢”声不断。我常说,高老师是本世纪后一个绅士了!对于我们这个经过“文革”洗礼后的礼仪之邦,不说是硕果仅存,也是珍稀物种了。有趣的是打电话,高老师句话总是说:“我是小方!”我接电话,往往是对方报过姓名后,习惯性就接着说“某某你好”,接高老师电话时,就得急忙刹车,不然就说成“小方你好”,而这是极不礼貌的。但这种不礼貌,其实不是我存心的,好像有个语言陷阱使你不小心就掉下去了。
平安无事。
郭熙
郭熙老师已经调离南大中文系好多年了。没调走时,他是现代汉语专业负责人。该专业一直人丁不旺,郭熙都快成孤家寡人了。经常是他和盛林都在我的办公室遇见了,就会调侃说:“开会了,开会了。”因为人基本上到齐了。有时需要商量专业里的事情,也谈谈就算了,连教研室也不需要去。郭熙调到暨大后,管的人就多了,担子也更重了,但是做得很好。
想起郭熙,就会想起周维培。这两个人一见面,会互称对方为“土人”,这是我想不通的。周维培是合肥人,合肥好赖也是一省会城市,哪里就土了?但是两个人就是这样互称。周维培做研究生辅导员时,我们接触比较多,每次打电话到他家,无一例外的都是他儿子佳佳接听,然后再转给老爹。佳佳当时不知道上没上小学,但是接电话很老到,或者说也很规范,且态度一流。我曾笑对周维培说:“佳佳真是不容易,明知没有一个电话是找他的,但每次都耐心地接,耐心地转,积极性还一直不衰减。”十几年过去了,佳佳已经海外学成归来,已经参加工作了。听说,还是这么和善、阳光。
一日平安无事。
周宪
一日平安无事。
刘俊
平安无事。能有何事?
余斌
值班一般是没什么事的,平平安安是正常的,当然也是好的结果。听余斌的口气,是觉得寂寞了,希望来点事。还真有不怕麻烦的。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一次在《扬子晚报》副刊上,看到余斌的一个好友写余斌,足球赛世界杯时,几个好友聚会,余斌到得比较晚,进去时是胳膊吊着绷带的模样,说是因为某某球队(他拥趸的那支)输了。好友说,怎么不砸电视机呢!
余斌刚做硕士生导师时,考进来一个好像是《黄山日报》的硕士生,已经工作几年了,年纪比较大。学生跟我说,好能给他找个年纪大些的老师做导师,否则比较拘束。我向他推荐余斌,我说这个老师年纪虽不大,但是你跟着他也不会拘束。学生问为什么。我说这个老师有点闲云野鹤,不太食人间烟火。(这是在余斌成家前,大婚以后有烟火气了。)过了一段时间,该同学来找我,说,老师你说得真对。我到余老师家谈作业,余老师家没有开水,递给我一瓶啤酒,我们就一人一瓶啤酒上课的。
平安无事。
姚松、王恒明上下午均在系里操劳家务。上午系主任赵宪章来系视察刚刚竣工的会议室,辉煌典雅,别有洞天。新油漆的地板,光彩照人。于是大家光了脚板进去体验一番,并参观了空调机和消毒柜。王恒明操作试验,运行良好。大家啧啧称赞,欢欣而去。
徐兴无是才子,遇事遇人评论一番是必须的,且多有妙语。记得一次研究生考试阅卷,有一道选择题,问《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是杜丽娘还是杜十娘,多有考生答成杜十娘的。这样的答案多了,兴无老师就有感慨了:“唉!什么时候坏女人都比良家妇女出名!”说得也是,自古青楼女子出名的就多,良家妇女如果不是节妇烈女,以生命作代价换得个贞节牌坊,就只能默默无闻了。而即便是立个贞节牌坊,出大名的也没有,十里八乡的轰动一下不得了了。十娘自是女中翘楚,但确也不是良家妇女。
兴无老师是纯粹文科生,数学好像不太好。也是研究生考试阅卷,有一段时间试卷比较变态,零零碎碎的小题目,竟有八十一个得分点,每次合分都艰难无比。有一年是兴无老师做阅卷组长,还得负责检查试卷分数统计得准确不准确。可怜他一遍又一遍地运算个位数的加减法,却是常算常新,没有两次的答案是一样的。
竟日无事
又逢平安
值班人严杰
严杰的这个记录,言简意赅,不光文采斐然,连心情也跃然纸上。但其人口讷,又极其老夫子。我有一次在电梯里碰见他,很有礼貌地招呼一声:“严杰!”他不光目不正视,声不高扬,竟然还面壁——就是面向电梯墙壁,含糊地“嗯”了一声,分贝和蚊子哼的差不多。电梯里同时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越发显得我很莫名其妙了。但严杰的工作特别好。周勋初先生说,事情交给他,就放心吧。严杰的人也特别好。一次我在我妹妹的鼓动下,买了一只基金,巩本栋当作笑料在古籍所说。武秀成听了,说严杰也买了基金。武秀成大约觉得严杰比我先“下海”,可以指导我,就跟严杰说了。严杰就觉得有责任了,主动找到我,说近有一只基金,还是国际的,开卖的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