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粤语与文化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珠江粤语与文化探索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29.6 6.0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佩瑗

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

ISBN9787554302026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3768773

上书时间2024-12-23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珠江——中国的母亲河之一,哺育了勤劳勇敢的“珠江人”。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移民史久远的“珠江人”培育 了古朴多元、缤纷绚烂、传承创新的珠江文化。独特的自然 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使珠江文化秉性独特,魅力无穷, 不愧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20

在“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成立

值本书出版之际,衷心感谢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广东省广府人珠玑 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多年来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 会,搭建了广阔的研究、交流平台。衷心感谢我的方言研 究导师梁猷刚老师,衷心感谢黄伟宗会长等珠江文化研究 会的专家学者,是他们的教导与帮助,为我打下了语言文 化研究的基础,得以进入地方文化研究的行列,使多年的 汉语言文学、广州话、岭南文化的教研积累有了提升的机 会,从而为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尽绵薄之力。

由于才疏学浅,时间仓促,错漏在所难免。如蒙读者 赐教,将不胜感激。

郑佩瑗 

2015



导语摘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正如法国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文化时代,也即是改变了过去只是以政治观点和政治利益去认识和把握一切,代之以从文化意识与方式去认识和把握一切的时代。西方各国现代文化学的兴起,学派林立,形成热潮,蔚然成风;中国的“文化热”也从文艺创作而蔓延于各行各业、各种学科、各个地域、各个地方,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中,水流地域文化研究,如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黑龙江文化等,正在悄悄兴起,这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一个很有意义、很有前途的文化与学术领域。因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会给每个水流地域总体特征作出科学的解释,找出其历史与现实和将来的契合点,并以多学科的并行和交叉研究论证的方法,将这些契合点科学化、综合化、立体化、实用化,使其可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出发点,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方略,具有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或文化精品。

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正是适应这样的文化时代潮流和需要,于

珠江文化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它的多元性和兼容性,这特点似乎与珠江是多条江河自西、北、东之流而交汇的水态有关,是多元而后交汇汇聚兼容于一体之中:从历史上说,由土著的百越文化与来自五岭以北的华夏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以及来自海外的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洋文化的先后结合与交融;从当今的珠江水流地域的文化类型而言,除此较明显的粤文化地区有着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和新起的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移民文化之外,尚有可称之为珠江亚文化的滇云文化、黔贵文化、八桂文化、海湾文化、琼州文化等等,都是多元而相容于珠江文化的范畴中。其二是海洋性和开放性,珠江的总体形象,既是交汇型的,又是放射型的,它既像是蜘蛛网似的覆盖于整个水流地域,像是多龙争珠似的争汇于其中交汇中心(广州),而其中心又像是一颗明珠、每条河流又像是道道明珠发射出的光芒那样,向四面八方喷射。特别是珠江有众多出海口,即许多所谓“门”,如虎门、崖门、磨刀门等等,仅珠江口就有八个门,可见珠江与南海是联成一体的;沿海港湾和港口甚多,也都同珠江水系密切连接,所以,从古至今是由陆路、沿海与海外的交通与交流枢纽,“海上丝绸之路”早在此进发,而且数千年一直不衰:大量移民由此散布海外,海外文化也由此早涌入,所以,海洋文化与开放意识是特别强的。其三是前沿性和变通性,由于珠江文化水系与海洋密切连接,海港特多,与西方和海外文化接收特快特多,因而前沿性也特强,另一方面,相对而言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原文化,地理距离较远,又有以五岭为代表的崇山峻岭之隔,交通不便,由此而受中原文化控制偏少,同时也由于中原文化在这一带与海洋文化及本土文化碰撞的缘故,也就造成了相接于前沿性的变通性。此外尚有其他特点,有待深入研究,在此不一一列举。仅由此即可见,对珠江文化特点的研究,以及将这样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依据、地域建设的方案与行为,转化为科学规划的文化产业,都是大有作为、必有成效的。

本着研究与弘扬珠江文化的宗旨,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了著名的文化学家、文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地理学家、海洋学家、气象学家、建筑学家、生物学家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新闻出版家等,分别组成学术委员会、创作委员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地域企业文化委员会、影视出版委员会、规划策划委员会和理事会,既分工而又交叉地进行珠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多学科交叉的立体工程去进行。为此目的,我们依靠和组织各种力量,撰写、编辑、出版《珠江文化丛书》。

2000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4

2015

本文作者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聘参事、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广东广府学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文化学者,是《珠江文化丛书》、《中国珠江文化史》、《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书系》总主编。



作者简介


郑佩瑗,



50



目录

粤语






粤方言与广府文化/ 2



试析人文生态环境与粤方言的流变/ 13



四邑话特性的探析对后珠玑巷文化研究的启示/ 24



对云浮白话“多层叠置”特征的思考/ 40



罗定粤语的研究是南江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49



论粤方言的区域特点与广府文化建设/ 58



广州加强粤方言中心地建设刍议/ 85



浅谈“广州学”的建立与广州加强粤方言中心地的建设/ 102



金色的童年印记甜美的岭南韵律(代序)/ 113



童声粤韵咏岭南(代序)/ 116



粤方言与诗歌欣赏/ 119



 



附录:新闻二则/ 151



“凤眼看广府”首场论坛亮点频出专家激辩广府文化/ 151 



粤语文化论坛精彩纷呈从娃娃抓起刻不容缓/ 159



 



文化



 



“珠玑后裔”与四邑文化/ 162



“客侨文化”研究对岭南民系研究的深远意义/ 177



关于建设凤岗中国客侨文化研创中心的建议/ 19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缅怀冼玉清先生/ 197



从“孔教会”到“孔子学院”看陈焕章/ 205



提升海洋文化强化海洋意识



——“南海Ⅰ号”整体成就的历史启示/ 229



《坛经》的形成地/ 240 



——云浮市云安县横洞村道德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58



旅游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建议/ 269



——英德旅游文化调研报告(讨论稿)/ 269



“原味”特色打造与旅游品牌营销/ 278



罗定水利建设与稻耕文化的发展/ 285



台山“侨墟文化”刍议/ 292



从清远民间信仰看北江文化的个性/ 303



广府春节民俗推陈出新与新型春节文化构建/ 316



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宗教信仰/ 327



 



主要参考文献/ 339



内容摘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正如法国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文化时代,也即是改变了过去只是以政治观点和政治利益去认识和把握一切,代之以从文化意识与方式去认识和把握一切的时代。西方各国现代文化学的兴起,学派林立,形成热潮,蔚然成风;中国的“文化热”也从文艺创作而蔓延于各行各业、各种学科、各个地域、各个地方,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中,水流地域文化研究,如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黑龙江文化等,正在悄悄兴起,这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一个很有意义、很有前途的文化与学术领域。因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会给每个水流地域总体特征作出科学的解释,找出其历史与现实和将来的契合点,并以多学科的并行和交叉研究论证的方法,将这些契合点科学化、综合化、立体化、实用化,使其可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出发点,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方略,具有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或文化精品。



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正是适应这样的文化时代潮流和需要,于



珠江文化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它的多元性和兼容性,这特点似乎与珠江是多条江河自西、北、东之流而交汇的水态有关,是多元而后交汇汇聚兼容于一体之中:从历史上说,由土著的百越文化与来自五岭以北的华夏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以及来自海外的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洋文化的先后结合与交融;从当今的珠江水流地域的文化类型而言,除此较明显的粤文化地区有着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和新起的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移民文化之外,尚有可称之为珠江亚文化的滇云文化、黔贵文化、八桂文化、海湾文化、琼州文化等等,都是多元而相容于珠江文化的范畴中。其二是海洋性和开放性,珠江的总体形象,既是交汇型的,又是放射型的,它既像是蜘蛛网似的覆盖于整个水流地域,像是多龙争珠似的争汇于其中交汇中心(广州),而其中心又像是一颗明珠、每条河流又像是道道明珠发射出的光芒那样,向四面八方喷射。特别是珠江有众多出海口,即许多所谓“门”,如虎门、崖门、磨刀门等等,仅珠江口就有八个门,可见珠江与南海是联成一体的;沿海港湾和港口甚多,也都同珠江水系密切连接,所以,从古至今是由陆路、沿海与海外的交通与交流枢纽,“海上丝绸之路”早在此进发,而且数千年一直不衰:大量移民由此散布海外,海外文化也由此早涌入,所以,海洋文化与开放意识是特别强的。其三是前沿性和变通性,由于珠江文化水系与海洋密切连接,海港特多,与西方和海外文化接收特快特多,因而前沿性也特强,另一方面,相对而言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原文化,地理距离较远,又有以五岭为代表的崇山峻岭之隔,交通不便,由此而受中原文化控制偏少,同时也由于中原文化在这一带与海洋文化及本土文化碰撞的缘故,也就造成了相接于前沿性的变通性。此外尚有其他特点,有待深入研究,在此不一一列举。仅由此即可见,对珠江文化特点的研究,以及将这样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依据、地域建设的方案与行为,转化为科学规划的文化产业,都是大有作为、必有成效的。



本着研究与弘扬珠江文化的宗旨,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了著名的文化学家、文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地理学家、海洋学家、气象学家、建筑学家、生物学家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新闻出版家等,分别组成学术委员会、创作委员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地域企业文化委员会、影视出版委员会、规划策划委员会和理事会,既分工而又交叉地进行珠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多学科交叉的立体工程去进行。为此目的,我们依靠和组织各种力量,撰写、编辑、出版《珠江文化丛书》。



2000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4



2015



本文作者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聘参事、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广东广府学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文化学者,是《珠江文化丛书》、《中国珠江文化史》、《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书系》总主编。



主编推荐

郑佩瑗,

50



精彩内容
“四邑”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四邑”这一历史概念,原指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四个县。作为行政区划,现已被“五邑”所取代(

“四邑话”是粤语系统中跟广州话差异的一种次方言,“五邑文化”如“四邑话”一样,是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五邑的民风、新会的思想、开平的碉楼、台山的洋楼……无不以其“独特”而引世人瞩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