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药故事谈老医秘验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3.9
6.1折
¥
3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魏玉香,宋月航,张慧卿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18863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3750547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引言
记事后,父亲常年有病,我就萌生了学医的念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那缺医少药的沂蒙山区,父亲病重,我哥推着独轮车,我在前面拉着车,把父亲送往县医院治病。在那漆黑的夜晚,北风刺骨地吹着,雪花飘飘,有时传来猫头鹰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一不小心就会翻入深谷。为给父亲求医治病,在这条崎岖的羊肠小道上,我数不清往返了多少个春秋。1970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心病,家里没钱治病,村医给他注射了一支注射用水。此时,父亲拉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你长大后,学医治病救人。”说完便撒手而去。父亲的遗言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从此我步入医学的道路,当起一名赤脚医生,跟当地老中医学习种药采药,一根针、一把草,为群众防病治病。有一年,方圆几十里甲肝大流行,我们采了沂蒙山阳面的大黄、阴面的茵陈,在村口上用大锅熬汤,过路人每人喝一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在采药的同时,我收集了民间流传的中药治病的神奇故事,如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治虚劳等;学习了针灸治疗和预防中风偏瘫、小儿惊风等疾病的方法;初步了解了中医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大学毕业后,我怀着为民解除病痛、服务于大众之心,用学到的中医知识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前几年,我有幸得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谢海洲、刘保延、张中徽等名家的指导,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总结出一套较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和防病治病方案。如天水的梁某,男,6岁,患小儿脑瘫,四肢瘫痪,不会说话。母亲带着他走遍全国各大医院,花费数万元钱,导致倾家荡产,狠心的父亲离他而去。母亲抱着他,怀着一线希望来诊。我运用中医方法治疗6个月,他会走路、会说话了。治疗1年后,可到学校正常上课了。此治疗效果受到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名誉主席邓朴方的好评。我也看到了中医针灸瑰宝的临床价值和养生前景,决心用毕生精力去钻研和探讨。
我从事中医针灸工作40余年,特别是在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三甲康复专科医院、全国三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期间,全心全意服务于弱势群体,在爱心、耐心、细心的服务理念指引下,不断加深对临床疾病的研究,用中医方法治愈数万名患者。
更有幸的是,我得到了甘肃省科技厅和省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我于1998年研制出脑瘫丸(院内制剂),获省长基金项目,对脑瘫丸进行实验研究。在中药、针灸并用治疗疾病的同时,我还对中医治疗脑病的机理进行探讨,发表了《针刺四神聪透百会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脑瘫丸对脑神经细胞的修复与保护及神经细胞的周期的影响》《脑瘫丸改善缺血缺氧幼鼠认知障碍作用》等论文。此外,《脑瘫丸对缺血缺氧幼鼠认知障碍及细胞的保护》一文发表在SCI(《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英文版)上,为中医对脑神经细胞修复与保护、脑神经递质的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自萌生撰写此书以来,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临床科研的原则,在总结前人和恩师的经验基础上,反复实践,系统阐述了古人用中药治病的70多个故事和养生方法。根据40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精心筛选验方、验穴及病案,历经数载,广泛征求意见,数次易稿,方成此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理疗科张秀芬主任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同道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
导语摘要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医针药并用治疗临床常见病的专著。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精心筛选验方、验穴,并配有中药的故事,在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体现针药并举的治疗特点。
全书分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四个部分。该书对70多种疾病进行系统分析,内容包括中药故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按摩、火罐、放血、艾灸、挑治等),病案,配以康复治疗图、人体穴位图及部分中草药图谱。
本书实用性强,适合中医科研、临床工作者阅读,也可供中西医院校学生、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魏玉香,主任医师,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曾任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传统康复科主任,甘肃省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第五届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全国针灸学会会员,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传统康复重点学科带头人,甘肃省康复学会理事。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5年。2009年,被甘肃省政府授予“为残疾人康复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荣誉称号,多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讲学。近年来,在scI及靠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常见脑病的中医治疗与康复》《妙方奇穴百病康复》,参编《中医养生歌诀》等著作。主持完成了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获甘肃省康复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与重量科研课题2项,发明研究院内制剂(脑瘫丸)1项。
目录
内科疾病
感冒
慢性咽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炎
肺炎
冠心病
急性胃肠炎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痢疾
慢性肠炎
胆囊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
肾炎
尿路感染
糖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脑梗死
脑出血
神经衰弱
癔症
面神经炎
三叉神经痛
颅脑外伤综合征
多发性神经炎
脑动脉硬化
脑萎缩
不安腿综合征
梅尼埃病
帕金森病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头痛
咳嗽
心悸
呕吐
膈肌痉挛
便秘
便血
失眠
眩晕
偏头痛
面肌痉挛
耳聋
耳鸣
外科疾病
肩周炎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骨质增生
急性化脓性下颌淋巴结炎
腮腺炎
急性乳腺炎
妇科疾病
痛经
月经先后无定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
带下病
慢性盆腔炎
流产
不孕症
更年期综合征
儿科疾病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肺炎
小儿厌食
小儿腹泻
小儿脑积水
小儿脑瘫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小儿智力低下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
小儿癫痫
小儿多动症
小儿遗尿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医针药并用治疗临床常见病的专著。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精心筛选验方、验穴,并配有中药的故事,在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体现针药并举的治疗特点。
全书分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四个部分。该书对70多种疾病进行系统分析,内容包括中药故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按摩、火罐、放血、艾灸、挑治等),病案,配以康复治疗图、人体穴位图及部分中草药图谱。
本书实用性强,适合中医科研、临床工作者阅读,也可供中西医院校学生、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感冒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因气候变化和衣着调护不当,病邪趁虚侵入而发病,冬、春两季发病较多。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区域,突然广泛发病,流行迅速,不分男女老幼,证候多相似者,为流感。
选用的中药故事
葱根
传说有一天,宫中很多人患伤风感冒,头痛,流清鼻涕,无汗,怕冷,全身酸痛。太医伊尹用生姜、葱根、生萝卜、大白菜根各等份,熬汤一大碗给患者服。患者服完后,全身出了一身汗,第二天又喝了一碗,病就痊愈了。从那以后,整个宫中谁要是得了伤风病就用此方治疗。一传十,十传百,流传至今。
风寒证
症状
恶寒重,微热,或无热无汗,鼻塞不通,时流清涕,头痛,全身痛或寒战,舌苔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
验方验穴
1.葱根6棵,生姜6片,香菜3棵,萝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迎香、风池、大椎、合谷穴针刺。针刺用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
3.取云门、大椎、肩井穴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4.取少商、大椎、肩井、太阳、穴放血。用三棱针点刺,每日1次。
风热证
症状
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鼻塞或流黄涕,头痛,身疼,面赤,咳嗽,痰黄而黏,咽干或肿疼,舌苔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
验方验穴
1.杏仁12克,薄荷12克,桑叶15克,麦冬10克,独活12克,黄芩20克,菊花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
2.取大椎、曲池、合谷、内庭、外关穴针刺。针刺内庭,用补法,留针30分钟,余穴用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
3.取少商、大椎、尺泽穴放血。用三棱针点刺,每日1次。
暑湿证
症状
身热汗少,肢体酸困或麻木、无力,头昏胀痛,心烦,口渴,渴而不饮,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验方验穴
1.藿香50克,薏米60克,羌活12克,滑石60克,甘草50克。将甘草粉细末冲服。每次6克,每日2次。
2.取商阳、肺俞、天枢、丰隆、足三里、胃俞穴放血。用三棱针点刺,每日1次。
表虚证
症状
发热,恶寒,头痛,身困,鼻塞流涕,咳嗽,自汗出,舌苔白薄,脉浮缓。
治法
益气解表。
验方验穴
1.防风9克,白术15克,贝母6克,黄芪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选大椎、气海、肺俞、足三里、合谷穴。针刺足三里,用补法,余穴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选列缺、气海、太渊、鱼际、风门穴艾灸。太渊、气海、鱼际隔姜灸,其余穴隔蒜灸或三角灸,每穴灸3~5壮。
医师建议:预防感冒的方法
1.按迎香穴
用两手中指指腹紧按两侧迎香穴(鼻翼外下方0.5寸),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按摩20次,待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为宜。
2.擦鼻
两手掌大鱼际肌互相对搓致热,然后从印堂穴开始,用大鱼际沿鼻两侧下擦至鼻翼下方的迎香穴,擦鼻后觉鼻侧微热,鼻腔通气舒顺为止。
3.揉合谷
用拇指指腹揉合谷穴(位于虎口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先顺时针方向揉,再逆时针方向揉,待有酸麻胀感为止。
治验实录
病例:王某,女,46岁,因受凉后感到恶寒,微热,无汗,鼻塞不通,头痛,全身酸痛,寒战,咳嗽,苔白,脉浮紧。
辨证:风寒表实证。
治法:辛温解表。
处方:细辛3克,独活12克,麻黄6克,杏仁12克,葱根6颗,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1次,分2次服后发汗。配以针刺迎香、风池、大椎、列缺、合谷,用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治疗2次后病愈。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病程长,不易治愈。临床表现为咽部不舒,干咳,恶心,有异物感或轻微疼痛,吐白黏痰。本病属于中医“喉痹”的范畴。
选用的中药故事
山豆根
李时珍和他的学生一连几天翻山越岭,采药和记录药的形状,李时珍已经累得咽喉疼痛,不能言语,突然看见山中有一位采药的药农,正在挖一株叶像槐叶、秧像豆秧的植物,确定不了它是什么药,便向药农请教,因为咽喉疼痛,他很难与药农交流。药农看了看他的咽喉,便将这株植物的根洗净,用刀切下一片让他吃。没多时,李时珍便觉得嗓子轻松,第二天也能说话了,这让他万分高兴。他立即向药农询问这株植物叫什么名字,药农告诉他,民间都用它来治疗喉咙痛,一般八月采根用,于是当地人给它取名“山豆根”。
阴虚火旺型
症状
咽部不舒,干疼,干咳少痰,多言后症状加重,有异物感,伴有午后加重。咽部呈暗红色,黏膜干燥及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利烟。
验方验穴
1.阿胶9克,麦冬30克,山豆根12 克,杏仁12克,甘草12克,马兜铃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天突、肺俞、太渊、廉泉、内关穴。毫针刺肺俞、太渊穴,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每日1次。
3.取少商、商阳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每穴点刺后挤出3~6滴血,每周2~3次。
肝郁气滞型
症状
咽喉部不适,咽喉部有黏痰样感和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颈部有紧束感。咽部黏膜充血,色暗红,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情绪变化时症状加重,苔白,脉弦滑。
治法
疏肝解郁,化痰降逆。
验方验穴
1.苏梗30克,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9克,甘草9克,厚朴12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天容、肝俞、太冲、廉泉、中封穴。毫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
3.取大椎、肺俞、肝俞、少商、商阳穴。先将前3穴常规消毒,每穴用三棱针点刺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型
症状
咽部灼热微痛,或咽喉有梗阻感,干咳少痰,或手心、脚心发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肺。
验方验穴
1.麦冬12克,天冬20克,苏梗30克,知母6克,桑皮9克五味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肺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太渊、合谷穴。毫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选3~6穴。
3.按摩疗法:①用拇指重力按揉肘部的曲池穴和腕外侧的阳溪穴,每穴保持强烈的酸胀感1分钟,然后用指拨法重力推拨曲池穴附近的肌肉和肌腱1分钟。同法按摩另一侧。②一手置于喉结处,将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相对,轻柔缓慢地拿揉喉结两侧的人迎穴,时间约为3~5分钟。
医师建议:预防慢性咽炎的方法
菊花茶
鲜菊花、麦冬、鲜茶叶各10克。代茶饮,每日1剂,不拘时饮用。
治验实录
病例:国防大学的一位老师,男,52岁,患慢性咽炎5~6年,咽部灼热微痛,或咽喉有梗阻感,反复发作。服用西药效果不佳,遂求中医治疗。现症:咽部灼热微痛,干咳少痰,手心、脚心发热,口干,纳差,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清肺。
处方:熟地20克,泽泻9 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麦冬12克,丹皮9克,五味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