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诗选
  • 宋诗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诗选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9.9 3.4折 58 全新

库存5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达凯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4129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730116

上书时间2024-12-23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宋诗和唐诗一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唐诗万紫千红,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宋诗则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又把唐诗没有开拓的余地加以发展,从而具备了与唐诗不完全相同的特色。虽然自南宋开始,八百余年来对宋诗的评价颇多争议,誉之毁之都大有人在,但是如果不失之偏颇,那么宋诗的成就和价值,是谁都无法轻易抹杀的。

 

我们所说的宋诗特色,是在宋代的政治社会现实和文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的。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自中唐之后就在事实上存在而至五代十国明显形成的政治分裂状态,基本结束。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之下,庄园经济发展得很快,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也是空前的。虽然“靖康之变”(1127)以后中原地区被女真贵族建立的金国所侵占,但仍然处于汉族政权之下的淮河以南地区和川陕一带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还是有相当发展的。

 

但是,由于专制集权的统治制度不变,人民的自由度仍然维持在低水平,在北宋的中后期,由各种矛盾如官民对立、经济压榨而引起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就变得非常严重。面对着这一社会现实,那些富有正义感的诗人,自然要在他们的诗中反映出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宋诗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比之前代的作品,不但内容上有新开拓,而且反映的深刻与细致程度也更有发展。例如,描写农民生活的诗篇,王禹偁的《感流亡》描写了因灾荒而流亡他乡的一家饥民的悲惨景况,梅尧臣的《村豪》揭露了农村豪强地主的威势,王令的《饿者行》刻画了在土地兼并情况下饥饿转徙的景象,范成大的《后催租行》讲述的是农民为了交租不得不将三个女儿连续出卖的苦情,陈造的《竹米行》则借称颂荒年可以用以充饥的竹米来暗示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惨状……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除了农民以外,手工业工人和城市贫民也是宋代诗人描写的对象。这类作品虽不是很多,但可以说明宋代诗人对社会生活注视面之广。其中,梅尧臣描写窑业工人的《陶者》,柳永描写盐业工人的《煮海歌》,张俞描写养蚕妇女的《蚕妇》以及范成大描写城市小贩的几首绝句,同情劳动者的主题都很鲜明。所有这些诗篇,大多直写所见所想,朴素平易,直截痛快;而且用诉诸形象的方法来揭示主题,显示出诗人们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宋代又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冲突长期出现的时代。除了在建立初期,宋太宗赵光义曾两次(979年和986年)伐辽,期冀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外,它都始终处在辽和西夏的威胁之下。而执政者也一直执行着对外妥协求和的政策,直至1126年冬金人攻陷汴京,北宋覆亡。南宋王朝建立以后,不但不奋发以图恢复,却以更加屈辱妥协、苟且偷安的姿态出现,最后又被入侵的元军所灭亡。如果说,因为北宋的国力尚使辽和西夏的侵犯不足以成为汉族政权的心腹大患,所以这一时期诗人反映这一问题的作品还较少的话,那么,自汴京沦陷至南宋灭亡,一代一代的诗人们怀着悲愤、痛苦、抑郁而又充满渴望的心情,写出了大量反抗异族侵略、宣传爱国主义的诗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有陆游、辛弃疾、陈与义、文天祥、范成大、杨万里、刘克庄、汪元量、谢翱、林景熙等。我们之所以列举诗人而不列诗作,是因为这一类诗实在是太多了。诗人们倾注了全部的热情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歌颂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叙述沦陷区百姓的痛苦生活,揭露妥协投降派的腐化、苟且。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发扬了我们这个民族固有的气节,激励着人民的爱国情绪,而且因为诗人们在这类题材上往往寄情深切,以血泪写就,从而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量诗篇表现出来的爱国激情,应该说是宋诗的主流和基本特色。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宋诗所独具的特点也许就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了。这种散文化倾向,首创者是唐代的韩愈,他以散文为诗并且喜欢在诗中发议论。北宋自欧阳修至王安石、苏轼,使这种风格逐渐形成。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有想法、有作为的作家们对唐末至宋初那种过分雕琢字句的风气不满,想要把诗写得语言更流畅,形象更生动,气势更宏大;二是与古文运动的展开、最高统治者的倡议和社会客观上的迫切要求有关。在诗中发议论确是宋诗的一大特征(虽然在宋以前亦有),而且常为论者所诟病。其实,每个诗人都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所处环境,社会现实或某人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只不过表露方式不同罢了。唐诗贵含蓄,诗人们的看法是在描叙的过程中自然显现的;而宋诗则重刻露,诗人们的看法是在描叙的同时公然表示的。很难绝对地认为含蓄一定高于刻露,问题在于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和如何去表现。只要不是“皆文之有韵者尔”乃至“语录讲文之押韵”,刻露也有感情奔放、直率自然的长处。由此可见,宋诗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是在一个既定条件下形成的,这是宋诗对唐诗的师承,也是自身的革新和发展。此外,比唐诗写得工稳、细致,特别重视诗的气韵和意境的创造,也是宋诗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发展。

 

宋诗的流派相当多,如“西昆派”“革新派”“苏门弟子”“江西派”“四灵派”“江湖派”“爱国诗派”等,但是这些流派也只是粗略的区分。如果列举宋代的著名诗人的话,是可以开出一长串名单的。举其大端,有陆游、苏轼、王安石、欧阳修、范成大、梅尧臣、杨万里、苏舜钦、王禹偁、王令、黄庭坚、秦观、陈师道、张耒、曾几、陈与义、刘子翚、文天祥、刘克庄、戴复古、汪元量、林景熙等。他们凭借自己的独创性,发挥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创作出大量的优秀诗篇,为中国的文学宝库增添了一份珍贵的财富。

 

这本《宋诗选》共收诗六十七篇。按感情分为豪壮、悲愤、忧思、沉痛、沉思、奋发、愉悦、讽刺、怨苦、感伤、伤时、超逸、闲适、离情、怀远、欢爱、哀悼、风土、旅情、乡恋二十类。因为是按感情分类,所以选诗也不得不考虑分类的需要。名家的诗不能不选,但又不可太多;题材、风格相近的,也只能优中选优。每篇除作品外,有“注释”“作意”“作法”“鉴赏”及“补充说明”诸项,从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层次、脉络入手,结合串讲,进行对诗人感情的分析。“补充说明”着重采录相关诗篇、诗本事、前人评论及诗人逸事,以帮助读者扩大鉴赏视野。

 

选诗、注诗历来是难做的事。宋范成大曾经敦请陆游为苏轼诗集作注,以“发明东坡之意”,陆游敬谢不能,理由是要得作者微旨是相当难的。注诗仅仅止于释义,说诗则必然会更加困难。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曾经说过“文情难鉴”,感叹“知音其难哉!”说诗既要不诬古人,又要不负古人,真是谈何容易!我努力做了些尝试。自感谫陋,敬请高明指正。



导语摘要

本书收录宋诗六十七篇,按感情分为豪壮、悲愤、忧思、沉痛、沉思、奋发、愉悦、讽刺、怨苦、感伤、伤时、超逸、闲适、离情、怀远、欢爱、哀悼、风土、旅情、乡恋二十类。

 

每篇有“注释”、“作意”、“作法”、“鉴赏”和“补充说明”诸项,从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脉络、层次入手,对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同时采录相关诗篇、诗本事、前人评论、诗人逸事等,来扩展赏析的视野。



作者简介

陈达凯


1948年生;广西柳州人。教授、编审。1968年至1978年尝务农、做工;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供职于学林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理工大学。



目录

导言(1)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豪壮


 


夏日绝句      李清照(3)


金错刀行      陆游(6)


书愤          陆游(12)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悲愤


 


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19)


关山月             陆游(25)


过零丁洋           文天祥(29)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林景熙(32)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忧思


 


伤春    陈与义(37)


次韵尹潜《感怀》        陈与义(41)


冶城      刘克庄(45)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沉痛


 


示儿       陆游(51)


金陵驿     文天祥(54)


湖州歌     汪元量(5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沉思


 


对雪    王禹偁(63)


书河上亭壁     寇准(68)


题西林壁       苏轼(71)


登飞来峰       王安石(74)


观书有感       朱熹(7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奋发


 


赠刘景文    苏轼(81)


病牛        李纲(84)


正气歌      文天祥(87)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愉悦


 


游山西村     陆游(97)


早发竹下     范成大(101)


示三子       陈师道(104)


游园不值     叶绍翁(108)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


 


村豪       梅尧臣(113)


题临安邸   林升(116)


苦寒行     刘克庄(119)


 


悲愁天地白日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怨苦


 


汝坟贫女     梅尧臣(125)


君难托       王安石(128)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感伤


 


明妃曲   王安石(133)


牡丹     陈与义(138)


州桥     范成大(141)


 


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游其间——伤时


 


暑旱苦热     王令(147)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150)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超逸


 


宿洞霄宫         林逋(155)


戏答元珍         欧阳修(158)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161)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闲适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167)


泊船瓜洲              王安石(170)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73)


山园小梅               林逋(176)


 


天明又作人间别   洞口春深道路赊——离情


 


梦游             徐铉(183)


江南春           寇准(186)


示长安君         王安石(189)


九绝为亚卿作     韩驹(193)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怀远


 


寄黄几复         黄庭坚(199)


 


但愿暂成人缱绻    不妨常任月朦胧——欢爱


 


元夜             朱淑真(205)


 


陈迹可怜随手尽   欲欢无复似当时——哀悼


 


悼亡             梅尧臣(211)


思王逢原         王安石(214)


沈园二首         陆游(217)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风土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223)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226)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229)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    黄庭坚(23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234)


感春                 张耒(237)


江上                刘子翚(240)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242)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旅情


 


鲁山山行           梅尧臣(247)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250)


忆钱塘江           李觏(252)


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255)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258)


三衢道中           曾几(262)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乡恋


 


村行              王禹偁(267)


游金山寺          苏轼(270)


 


诗人小传(275)


 


再版后记(282)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宋诗六十七篇,按感情分为豪壮、悲愤、忧思、沉痛、沉思、奋发、愉悦、讽刺、怨苦、感伤、伤时、超逸、闲适、离情、怀远、欢爱、哀悼、风土、旅情、乡恋二十类。


 


每篇有“注释”、“作意”、“作法”、“鉴赏”和“补充说明”诸项,从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脉络、层次入手,对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同时采录相关诗篇、诗本事、前人评论、诗人逸事等,来扩展赏析的视野。



主编推荐

陈达凯

1948年生;广西柳州人。教授、编审。1968年至1978年尝务农、做工;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供职于学林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远东出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