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7.6 4.1折 ¥ 68 全新
库存87件
作者李镇西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7144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19091
上书时间2024-12-22
后 记
不读行知,何以为师?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家可谓群星璀璨。但论在当代中国教师中的
知名度,首推陶行知。
是呀,在很多学校,都会看到教育家陶行知的肖像和“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语录。不过很遗憾,不少教师对陶行知的了解也就仅此而
已。作为一名中国教师,如果对陶行知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缺乏
深入了解,很难称得上是完整合格的教师。
我的朋友张圣华先生曾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的序言中说:“一个没
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是的——在中国,不读行知,何以为师?
我在大学时代没听说过陶行知。估计不少年轻的朋友会感到吃惊:“难道
读师范时,老师不讲陶行知吗?”是的,虽然陶行知去世时,授予他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称号,但是几年后的1951年,从批判《武训传》开
始,陶行知也被批判,然后被打入“冷宫”,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中共
中央以纪念陶行知诞辰90周年的名义,给陶行知恢复名誉,算是平反。整整
30年,陶行知人间“蒸发”。我1978年上大学,哪个老师敢讲陶行知?
1980年,安徽和江苏先后成立陶行知研究会;1981年,四川省也成立了陶
行知研究会;接着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陶行知研究会;1985年,中国陶行知研究
会成立。中国教育界渐渐有了一些陶行知的气息了。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直
接阅读陶行知,一直读到现在。当然,虽然40年来一直都没中断读陶行知,
但多数时候都是断断续续地读,真正比较集中阅读陶行知有三次。
次是我1982年参加工作之初,那时候陶行知的著作已经开始“解
冻”。我读的本陶行知的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陶行知教
育文选》,我一下便被他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征服了。这和读苏霍姆林斯
基的感觉完全一样,但因为陶行知说的是中国教育,所以他又比苏霍姆林斯基
更亲切。实话实说,那一段时间读陶行知,虽然比较集中,但完全是零碎的,
非系统的,而且带有功利,就是为了写文章时找“理论”。即使如此,我也感
到收获很大。可以说,是陶行知坚定了我许多教育信念,比如当时在进行“生
活语文”的探索,这个教育实验就是直接受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启发。
第二次集中读陶行知著作,是2000年读博期间。因为有充裕的时间,我
比较系统地研读了陶行知。注意,我说的是“研读”,即以研究的态度细读陶
行知的书。我还是得诚实地说,读博那几年读陶行知,依然有着明确的功利目
的,就是为了完成博士论文。那几年我读的教育论著,当然远不止陶行知,但
他是我读得认真的几位教育家之一。特别是他的民主教育理论,让我震撼:
原来在我们中国曾经还有这样一位民主教育的先驱!不但阅读,我还去南京参
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凭吊了先生的墓地。那一天刚好是陶行知诞生110周年的
日子。在陶行知墓前,我从先生的教育想到今天的教育,感慨万千,回去以后
写了一篇随笔《愧对先生》。
这次重读陶行知,是从两个多月前的2021年9月2日早晨开始的。因为我
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术,需要躺在床上慢慢恢复。这么长的时间,对我来说
正是读书的好机会。于是,我没有“躺平”,而是把书房里所有的陶行知著作
全搬来堆在床边,然后再用两个枕头垫着背,斜躺(其实也可以说是半坐)在
床上打开了陶行知的书。
没有了任何功利,就想重新系统地读读先生。这次我是“地毯式轰炸”
般的阅读,把年轻时读过的《陶行知教育文选》,还有中年时读过的《陶行知
教育文集》以及《陶行知全集》12卷,还有一些有关他的书都重读了一遍。
为什么读了全集还要读选集呢?因为不同的版本注释和附录都不一样。这次重
读,就不仅仅是读他的文章了,还读他的诗歌、小说、书信,连他的便条,我
都不放过。总之,我视野内的陶行知所有的文字,这次被“一网打尽”。
不仅仅是读,还随时写,我有感想便及时写下来,写完后继续往下读。
反正笔记本电脑放在双腿上正合适,写作很方便。于是,边读边想边写,从9
月2日读章,到今天11月16日读完后一页,在床上两个多月,我就写
了72篇“重读陶行知”的小文。
这些短文仅仅是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感受写下的随笔而已,比起我
读过的许多陶研专家的论著,我这些文字连“陶研”的皮毛都算不上,更谈不
上什么“学术性”,它们只是我对陶行知思想的肤浅理解,而且这些理解完全
可能有偏差;但每一个字都是从我心里流出来的。这也算是献给我敬爱的陶行
知大先生的学习汇报。
我所有感想都在里面了,而的感想是——
当代中国的某些教育者,在高喊着陶行知名字的时候,却遗忘了陶行知。
实话说了吧,其实本来我想用“背叛了陶行知”!
难道不是吗?
——当我们歌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时候,有多少教育
者却醉心名利,以“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的名义,发着“教育财”?
——当我们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写在校园墙上
时,有多少教育者不但自己作假,还教孩子作假?
——当我们在推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时,有多少教育者把学
校和社会以及大自然强行分开,以“安全”为由,连春游都取消了?
——当我们在演讲和论文中,引用“六大解放”的“名言”时,有多少
教育者却给孩子加重课业负担,让无数孩子失去了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
以及自由的大脑?
……
如果继续“当”下去,这组排比将络绎不绝。算了,不“当”了!
翻开陶行知的书,我总感觉他的一双眼睛依然并始终注视着当代中国教
育,注视着我们。这眼睛里有许多欣慰,也有不少忧虑。如果陶行知活在今
天,他将怎样说?
亲爱的教育同行,无论您教了多长时间的书,无论您遇到怎样的困难,
只要您的初心至今一尘不染,只要您还想当一个有良知、有爱心、有胸襟、有
智慧的中国教师,恳请您捧读陶行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
陶行知的每一个字,都闪着光,温暖而明亮,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灵魂……
2021年11月16日晚上
陶行知可谓中国教育的一座丰碑。“不读行知,何以为师?”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时隔40年,重读陶行知的文章、诗歌、小说、书信、便条等,以73篇教育随笔的形式,重溯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追寻陶行知教育的初心。书中还观照当今教育现状,从后进生转化、幸福教育、“双减”政策、课堂教改、教育艺术、家庭教育、教师素养、教育改革等方面注入鲜活案例,理性而深刻。全书饱含深情,字里行间充满对大先生的尊崇、对孩子的体恤、对教育的关切,引领每一个教师要有大先生的追求,做有良知、有爱心、有智慧、有胸襟的中国教师,做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自然而有温度的教育。
作者自述
亲爱的读者:您好!我叫李镇西,1958年9月生。深爱学生也挚爱教育,长期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也曾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现担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从教近36年来,获得荣誉有限,出版文字无数。让我得意的是,从我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合格公民。
我的教育理念:朴素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我和学生共同追求的境界:让人们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目 录
001 穿越时空的陶行知先生
——李镇西《重读陶行知》序言 朱永新
005 大先生陶行知
001 陶行知的初心
005 他日爱国爱人,必自今日不欺始
009 “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
013 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017 听陶行知怎么说“新教育”
023 “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
028 教育应给人以自由和快乐
032 “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
036 “这种教育中的败类,真不知害了多少青年!”
040 “平民教育就是平常人民的教育”
048 “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的泉源!”
053 陶行知喜欢的“活学校”长什么样儿?
059 “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
063 学校生活处处皆教育
067 “我们要向农民‘烧心香’”
074 德育工作者应该是怎样的人?
079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083 师范院校怎能以姓“师”为耻?
087 “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
091 做有思想的行动者
095 “教”是好的“学”
100 办有中国气派的教育
104 “不要再把伪知识传与后辈”
109 从来就没有永恒而普遍的道德
112 “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
116 “教育就是社会改造”
121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125 看陶行知怎样“翻了半个筋斗”
130 “教师是儿童队里的一员”
134 “师范生的唐僧是小朋友”
138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143 如果孩子不是将来的瓦特,就可以鞭挞吗?
147 科学“犹如一柄锋利的刀”
152 “要解放小孩的自由”
156 会考何以杀人?
160 “我们要创造儿童的世界”
164 “教师只能说真话”
167 这样的教育是不是“亡国教育”?
171 “不要你哄,不要你捧,只要你懂”
175 “不是标语统一便算统一”
179 “学做一群人中人”
184 儿童吃饭时可不可以讲话?
188 陶行知是如何对待“难管的小孩”的?
192 “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
196 “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203 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208 “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权”
213 “必须解放老百姓的创造力”
216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过自主的儿童节
221 民主的教师应该有着怎样的资格?
225 “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230 中国民主教育的先行者
236 流的教育家需要怎样的土壤?
241 中国需要怎样的教师?
245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251 “日记是我们一天心灵的写真”
256 教育首先是心灵的艺术
260 “教师之职务是教人学做主人”
264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中人”
269 “人人都能享受粗茶淡饭的教育”
274 “看他开花,看他成熟”
278 “教育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话”
284 师生应该“共造校风,共守校规”
288 “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
292 看陶行知是怎样批判孔老先生的
297 陶行知为什么提倡“有限制的爱国心”
301 自然而有温度的教育
305 “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
310 孩子的错误算不算“错误”?
314 陶行知是怎样维护教师权益的?
318 父母是儿童好的老师
322 跟陶行知学写文章
327 新教育的世纪回响
331 后记 不读行知,何以为师?
335 参考文献
陶行知可谓中国教育的一座丰碑。“不读行知,何以为师?”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时隔40年,重读陶行知的文章、诗歌、小说、书信、便条等,以73篇教育随笔的形式,重溯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追寻陶行知教育的初心。书中还观照当今教育现状,从后进生转化、幸福教育、“双减”政策、课堂教改、教育艺术、家庭教育、教师素养、教育改革等方面注入鲜活案例,理性而深刻。全书饱含深情,字里行间充满对大先生的尊崇、对孩子的体恤、对教育的关切,引领每一个教师要有大先生的追求,做有良知、有爱心、有智慧、有胸襟的中国教师,做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自然而有温度的教育。
作者自述
亲爱的读者:您好!我叫李镇西,1958年9月生。深爱学生也挚爱教育,长期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也曾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现担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从教近36年来,获得荣誉有限,出版文字无数。让我得意的是,从我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合格公民。
我的教育理念:朴素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我和学生共同追求的境界:让人们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陶行知的初心
1915年,陶行知(当时名为陶文濬)在伊利诺大学市
政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后,于当年秋季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
范学院改学教育专业,师从杜威、孟禄等大师。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陶行知却遇到了一个大困难,
就是经济拮据,缺乏足够的经费维持学习。其实他本来是
获得了中国政府给予的部分庚款奖学金资助,但哥伦比亚
大学位于纽约,生活费比伊利诺大学要昂贵得多。所以到
了哥伦比亚大学不到半年,陶行知便囊中羞涩。
这时,由于孟禄博士的介绍,陶行知得以申请利文斯
顿奖学金并获批准。这笔奖学金对陶行知来说,无疑是雪
中送炭。
按程序,受助人得向利文斯顿奖学金捐助人说明“曾
受训练及终身事业之计划”,于是,陶行知给哥伦比亚大学
师范学院院长罗素写了一封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
终身志愿。
在这封信中,陶行知表达了自己“欣喜何似”的心情,希望院长能够
“提供一些住在本市附近的捐赠人姓名,以便我登门拜访”,向捐助人当面
表示感谢。他还陈述了自己从发蒙到留美的学习经历。
在表达了&ldqu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