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消失的真实 (跟随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步伐,剖开经验的世界,抵达“真实”的核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追寻消失的真实 (跟随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步伐,剖开经验的世界,抵达“真实”的核心)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9.5 5.1折 38 全新

库存18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9109489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28541475

上书时间2024-12-21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12年11月9日,里尔市美术宫礼堂,“事件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阿兰·巴迪欧为现场的听众作了题为“追寻消失的真实”的讲座。三年之后,巴迪欧在讲座的基础上对手稿进行了部分修改,于是就有了这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主要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分三个部分:*部分以莫里哀的死亡为例对真实与外表进行区分;第二部分以数学本体论为基础给真实下定义;第三部分则试图在帕索里尼的诗歌中追寻真实。

关于“真实”,巴迪欧在《存在与事件》等著作中展开过深入的探讨。本书则是他对这些探讨的一次回顾性和总结性思考。剖开由纷繁复杂的事件所构组的经验世界,不断叩问“真实”这个观念本身,巴迪欧所展开的研究与我们的现实处境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 ),法国哲学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前哲学系主任。被誉为黑格尔以来*具思辨性的思想家,卢克莱修以来*具唯物主义精神的哲学家,以“事件哲学”著称。主要作品有《存在与事件》、《世界的逻辑》、《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等。


 



  • 译者简介


宋德超,巴黎第八大学法国语言与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语言的诗学与政治学,译有《人与动物二讲》等书。



目录

  • 目录


总  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学


 


追寻消失的真实


 


译后记 | 从不可能出发



内容摘要

2012年11月9日,里尔市美术宫礼堂,“事件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阿兰·巴迪欧为现场的听众作了题为“追寻消失的真实”的讲座。三年之后,巴迪欧在讲座的基础上对手稿进行了部分修改,于是就有了这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主要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分三个部分:*部分以莫里哀的死亡为例对真实与外表进行区分;第二部分以数学本体论为基础给真实下定义;第三部分则试图在帕索里尼的诗歌中追寻真实。


关于“真实”,巴迪欧在《存在与事件》等著作中展开过深入的探讨。本书则是他对这些探讨的一次回顾性和总结性思考。剖开由纷繁复杂的事件所构组的经验世界,不断叩问“真实”这个观念本身,巴迪欧所展开的研究与我们的现实处境息息相关。



主编推荐
  • 作者简介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 ),法国哲学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前哲学系主任。被誉为黑格尔以来*具思辨性的思想家,卢克莱修以来*具唯物主义精神的哲学家,以“事件哲学”著称。主要作品有《存在与事件》、《世界的逻辑》、《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等。

 

  • 译者简介

宋德超,巴黎第八大学法国语言与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语言的诗学与政治学,译有《人与动物二讲》等书。



精彩内容

如今,真实(réel)这个词语基本上是以一种骇人的方式被使用着的。我们应当持续地为真实忧虑,服从它,也应当明白,反对真实或诸多现实(réalités)——商人和政客们更喜欢这个词——是无济于事的。现实是强制性的,它形成了一种法则,试图逃避这种法则是不明智的。我们仿佛被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意见围困,据此意见,可能会存在诸多强制性的现实,以至于难以想象主观出发点为不接受这种强制性的理智的集体行动。

 

于是,我在诸位面前自忖:“什么是真实?”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是否如显而易见之物一般,假定我们只有在将真实作为强制支撑时才能够谈论它?真实是否从未被找到、发现、遇见、创造,而是一贯作为强制的根源、铁律的形象(例如,禁止所有预算赤字的“工资铁律”[loi d’airain des salaires]或“黄金定律”[règle d’or])存在?是否应当像一条理性法则那样,接受真实在所有情况下要求的都是顺从,而不是创造?一旦关系到真实,问题便在于:知晓如何开始变得十分困难。这个问题自哲学起源以来就一直烦扰着哲学本身。思想始于何处?思想如何开始,以便这个起始令思想同真正的真实(un réel véritable)、真本的真实(un réel authentique)、真实的真实(un reel réel)相一致?

 

为何一旦关系到真实,起始就变得如此困难呢?因为我们既不能从概念、想法、定义开始,也不能从经验、直接论据或感性开始。从定义、概念、想法开始,诱发了这样一种构建:我们很容易便可以证明这个构建同它的观点截然相反,它是对真实的丧失或剥夺。如果我已然以一种不容置辩的方式,处于那未经真实考验便可存在之物——至少表面如此——也就是想法、概念或定义中,那我如何才能重返真实,面对真正的真实的考验呢?概念的简单实在性不能够等同于真实的真本考验,因为真实正是那被假定为在我面前抵抗着我、异质于我、不因我的思考之决定而立即减损之物。至多,我只能提出一个关于真实的假说(hypothèse sur le réel)作为出发点,而不是真实本身的呈现。因此,过分理性的,或者在唯心主义尝试之下的哲学会缺失真实,因为以此方式开始的哲学,会在过于容易的抽象之中将真实涂抹、磨灭、隐藏。

 

而一旦我们诊断出这个缺失,这个在真实考验之下的唯心主义的不足,真实便作为强制性准备回归。对真实这个词语的使用所带来的骇人力量则会以“具体”(concret)作为其借口。它将对抗理想化的疯狂,我们今日普遍称之为罪恶的乌托邦、灾难性的意识形态、陈旧的空想……所有这些名称都谴责着那企图在抽象的形象之下开启关于追寻真实的论题的弱点。我们将它们同真正的、真本的和具体的真实对立起来:世界经济的诸多现实、社会关系的萎靡不振、具体存在的痛苦、金融市场的裁决……我们将所有这些极为重要的真实同思辨的疯狂和战斗的意识形态统治(idéocratie militante)对立起来,我们会说,正是它们让我们卷入20 世纪如此多血腥的冒险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