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史记[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野史记[修订版]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2 4.3折 28 全新

库存10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441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23678075

上书时间2024-12-18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野史记》(修订版)主要写作方式是“掌故新闻化”,用贴近生活,夹叙夹议的方式将近代掌故里的旧事轶闻带入当下,读者的焦点会更多接近于“讲述神话的年代”而非“神话讲述的年代”;

作者简介

杨早,祖籍苏北,生于川南,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曾发表《京沪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五四时期北大学生刊物比较》、《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新世纪文学:困境与生机》等论文,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编有“话题”年度系列(《话题》至《话题》)、《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著有《合肥四姊妹》。


其微博、公共微信,都有几十万的粉丝数量。他经常出入媒体宣传活动,被多家出版单位邀请为年度图书评选的嘉宾,多次上电视评论节目,如《锵锵三人行》等。

目录
辑一  政事本纪
  那个逃席的人
  现代启示录
  翁某今日洗脚
  康祖诒中举
  一个状元的诞生
  事关科举
  科举好处说不尽
  我儿子比你强!
  那一跪的风情
  古人抄得我抄不得?
  你我约定
  岳麓山上土馒头
  宠妓
  吃鸡不买田
  民国催债第一高手
  中了传奇的毒
  一桩婚姻的意外死亡
  政治宝贝
  谁动了那些宝贝?
  因父之名
  末代皇帝
  快感与忧患
  危机时代的幸运儿
辑二  学林世家
  北大1919
  一、退学
  二、谁能上北大
  三、警报
  四、谁放了那把火
  五、辞职
  六、新潮与国故
  七、联合
  八、《顺天时报》的报道
  九、救国十人团
  十、新文化的老对手
  蔡校长元培
  尴尬的胡适
  狂人傅斯年
  大学的自由
  拿饭来换学问!
  谁去了妙峰山
  他们的李庄
  若园巷,翠湖边
  朋友
  粉丝
  师徒
辑三  报人列传
  扬州闲话
  教父梁发
  胭脂扣
  警察故事
  救命钱
  发配新疆的理由
  这一段,我们说方言
  偷新闻的人
  一堂新闻营销课
  何处是我笔友的家
  黄远生上条陈
  我的野蛮同行
  结婚启事
  对抗舆论
  薛大可下跪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听花捧角儿
  张恨水进京
  看看什么是黑幕
  不喝啤酒的唐纳
  史量才的度量
  到底是中国人
辑四  文苑行状
  当代柳永
  不要鸡心式
  林琴南要稿费
  东安市场的一次车祸
  他为什么跑警报
  无妻之累
  有多少人懂得苏白
  上课那些事儿
  我为什么热爱鲁迅
  冰心的一元钱
  另类林语堂
  革命时期的爱情(两则)
  人各有见,人各有道
  你的魂儿我的心
  关于巴金的《随想录》
  惊蛰时分梦犹存
  斯人也而有斯文
后记:关于本书,我交代……

内容摘要
《野史记》(修订版)主要写作方式是“掌故新闻化”,用贴近生活,夹叙夹议的方式将近代掌故里的旧事轶闻带入当下,读者的焦点会更多接近于“讲述神话的年代”而非“神话讲述的年代”;

主编推荐
杨早,祖籍苏北,生于川南,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曾发表《京沪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五四时期北大学生刊物比较》、《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新世纪文学:困境与生机》等论文,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编有“话题”年度系列(《话题》至《话题》)、《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著有《合肥四姊妹》。

其微博、公共微信,都有几十万的粉丝数量。他经常出入媒体宣传活动,被多家出版单位邀请为年度图书评选的嘉宾,多次上电视评论节目,如《锵锵三人行》等。

精彩内容
 首先还是国文,“应试程度须略通中国学术及文章之流变,可参考《文史通义》、《国故论衡》及本校预科所用之课本”。——参考书用“二章”(章学诚、章太炎),折射出北大校内章门弟子盛极一时的景况。
第二当然是本专业的法文德文,有三项要求:一
、曾读过数种文学书,能列举其内容,评其得失;二、曾读过一种修词学;三、能作文,无文法上之谬误。——注意当时的专业名称是“法文”、“德文”,不是如今通行的“法语”、“德语”,因此首重对“文学书”的阅读、理解。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时期,曾主张将中文系、外文系分拆重组为文学系、语言系,认为文学、语言的教学、研究方式大异其趣,应当分立各举,而不应以中、外区隔。
数学,比预科考试增加了“平面三角”;历史,包括中国通史与西洋通史;地理,只要求“本国人文地理”。还有便是“论理学”,即逻辑学,列出的参
考书是陈文《名学教科书》或张子和《新论理学》一
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是当时的普遍观念,但是后世渐渐忘却了这一点。
上面说的是考不考得上北大,假设考得上,上不上得起呢?
与现在不同的是,《招考简章》已经告诉了考生
需用的学费:本科每年三十元,预科每年二十五元,在三个学期开学前缴纳,另外还有体育会费一元,试验费二元。
用购买力换算一下,当时北京的国产白面一石是六元七,进口西贡米则一石卖十元,一市石是一百五十六斤,也就是说,现洋一元可以买二十三斤多白面,或十五斤六两越南大米。上北大一年多少钱,您自个儿算。
就在这份《民国八年招考简章》公布的前两天,北京大学评议会通过了蔡元培提议的《附设中学简章孰简章劈头便明确指出:本中学专为愿人北京大学之学生而设。
只要你有一张高等小学文凭,愿意上北大,又暂
时无法通过预科考试,你可以来这所附中学习。年假与暑假各招生一次,一个班的人数无限制,多者二三十人,少者一二人。教员由北京大学教员及毕业生充任。“学生每年缴费银一百五十圆,凡学费及膳宿制服均在内”,“毕业试验,由大学教授会严格试验,及格者可径人预科”。
为何北大要办这么一个附中?当然不是想办补习班赚钱。当时的教育界普遍认识到,中小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然而清末以来的中国教育改革,自上而下,总是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蔡元培提议办附中的出发点,是想利用北大的教学资源,改变国内中学良莠不齐、基础不牢的状况。这也是傅斯年、罗家伦他们办《新潮》的目标:“《新青年》的读者偏看在大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新潮》的对象,主要是小青年、中学生。”4月19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一篇译自上海大陆报的《人大学校之心理试验》,介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尝试。哥大的新考法,只测学生的智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比如给出四对抽象名词如“懒”、“怠”、“名望”、“声闻”,让学生分类配对,能答三对者及格;又如考官口诵三个六位数,让考生倒读,读对一个者就及格;教员诵读两条有二十八个音的句子,考生能背出其中一
句者合格……总之,与学习能力有关,与知识的记忆背诵无涉。
编者明显很欣赏这种入学考试方式,不过,文前的说明也强调,哥大之所以能“旧制之考察学业不复举行”,背后正是完备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体制,“一
察其学校证书,便可了然”,大学的入学考试,只负
责判断其人有无能力深造。回到中国的语境来,大伙儿可没有这么乐观的教育前景。
P76-P77

媒体评论
近年,尤其是辛亥年,关于近代史的大众写作越来越多。但编辑在做市场调研时发现,这类大众历史类写作还是多偏于通史,希望能对近代中国有一个统观式的了解。这类书其实从出版的角度讲,无论是写法还是装帧设计,模仿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的痕迹很明显。杨早对于片断掌故的经营、笔端的活泼、叙事中的特写能力,这类书都不好与之相比较。另外如《明朝那些事儿》式的游戏笔墨,在史家的层面上,杨早这样的写作又显得比较严肃或者高级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