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夺走的王位,自己抢回来:两国王后埃莉诺
  • 婚姻夺走的王位,自己抢回来:两国王后埃莉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婚姻夺走的王位,自己抢回来:两国王后埃莉诺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5 3.6折 42 全新

库存33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斯蒙德·苏厄德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83515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9452638

上书时间2024-12-16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伴随他而来的是母后,

一个把他卷入血腥冲突的阿忒。

——莎士比亚,《约翰王》

阿基坦的埃莉诺于公元1204年与世长辞,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他任何英国王后的人生经历都不像她这样绚丽多姿,充满戏剧性。也从来没有哪个英国国王像亨利二世那样拥有一位如此强悍的妻子。在她所处的时代,她无疑是欧洲伟大的女继承人,不仅先后成为法国和英国的王后,而且还生育并培养出大名鼎鼎的狮心王理查和约翰王。与她高贵的王室身份相媲美的是她的美丽,人们普遍视她如“英国艳后”。就她的美貌而言,这种称呼恰如其分、毫不夸张。年轻时,由于其独特的个人魅力、社会地位、巨额财富和勇于冒险的精神,她成为众人追捧的偶像。文人骚客为她题诗作赋,反对她的编年史家则把她与麦瑟琳娜皇后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一世的皇后,在古罗马,她是虚荣和不道德的象征。相提并论。

埃莉诺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是一部宏大的家族史诗。她对自己的孩子们冷酷无情、严厉管教,挑拨他们与父亲对立。她纯粹就是皇室的女酋长,残暴程度不亚于利维亚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的皇后。。她占有欲极强,这似乎导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些不良的品性,也可能直接导致了理查的心理问题,使他终成为一名同性恋者。她的强势个性也使她与至少一位儿媳之间长期不睦、激烈对抗,并终毁掉了她自己的亲孙子。

位给予埃莉诺政治家身份的现代历史学家是19世纪末的斯塔布斯主教,他在书中写道:“这位伟大的女性应该得到更多的荣誉和尊重。”主教认为,“她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智慧过人、经验丰富且野心勃勃;当她支持自己的丈夫时,她会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智囊;而一旦她与丈夫作对,则会变成一个危险的敌人。”

毫无疑问,研究埃莉诺就必须理解她对权力的欲望。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她并不甘于像其他女人一样,仅仅依附于男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丈夫、儿子或女婿。作为一个独立的统治者,她在嫁给法国国王路易七世时失去了她的权力。后来因为路易七世对僧侣顾问的过度依赖,同时也因为埃莉诺一直没能给王室诞下一位男性继承人,她也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尽管后来她改嫁给亨利二世——一个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男人,但她仍然没有从中获得权力和地位。后来当她密谋反叛丈夫时,则锒铛入狱,被监禁了十五年。直到她的儿子理查在德国被囚禁,她才终于在七十岁的高龄摄政,重新获得部分权力,不过都不是正式任命。其实此时,她更多的是充当着儿子约翰盟友的角色。她纵容了约翰对王位的觊觎,绕过了她年轻的孙子亚瑟(终被谋杀),因为只有约翰才能保证她的权力。正如英国历史上研究莎士比亚的主要权威霍林斯赫德拉斐尔·霍林斯赫德,英格兰编年史家。在16世纪所说的那样:“埃莉诺王后自然对亚瑟极度反感,因为她预见到,如果他成为国王,他的母亲康丝坦斯必将大权在握,为所欲为。”

莎士比亚在《约翰王》中对埃莉诺的描绘令人震惊。他描述了约翰来到法国与法国国王作战的情景,他说:

伴随他而来的是母后,

一个把他卷入血腥冲突的阿忒。

阿忒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邪恶女神,会引诱人失去理智而干出蠢事。莎士比亚这样说是想强调约翰的阴谋诡计之所以能屡屡得逞,全靠他年迈母亲的大力支持和出谋划策,并想说明埃莉诺对她亲孙子亚瑟的残酷无情,正因她纵容了儿子约翰谋害亚瑟,才导致“这个稚嫩的男孩无法长大成人”。她被称为“毒蛇祖母”“宇宙间残酷的施暴者”,并有“一个罪恶的子宫”。事实上,莎士比亚的“埃莉诺王后”,虽然只是剧中的一个次要角色,却是他塑造的为可怕的女人之一,其恐怖程度并不亚于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形象多被定义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

然而,埃莉诺是一个喜怒无常、复杂多变的女人,莎士比亚的笔只刻画出了她复杂个性中的一面。当她风华正茂时,人们崇拜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或地位;而当她年老色衰时,她的孩子们也照样崇敬她。除此之外,她还颇有帝王之气。亨利二世去世以后,她从长期监禁中解脱出来,走上权力舞台,作为全能的皇太后,她立即下令释放整个英国的囚犯,因为用她的话说:“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没有人喜欢被监禁。而走出监狱,重获新生,无疑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她还赞助了丰特夫罗修道院,使其成为遭受家暴侵害的贵族女性的避难所。

尽管如此,人们给予埃莉诺的关注远不如她身边的男人们多。这并不奇怪,毕竟她的丈夫是谋杀了托马斯·贝克特大主教的亨利二世,她的一个儿子是十字军英雄,而另一个儿子则签署了《大宪章》。埃莉诺继承的阿基坦大公国领地,是任何女继承人的财产都无法相比的巨大财富;这个大公国是英法金雀花王朝的根基,也是百年战争的缘起。作为当时伟大、富魅力的女性,她的光芒被掩盖了。人们只记得她是比亨利二世年长许多的富有王后,记得她谋杀了情敌罗斯蒙德(而实际上她并未犯过此等罪行),记得流行电影、电视连续剧中的那个悍妇形象,或者记得莎士比亚笔下那个堪比麦克白夫人的恐怖女人。她的可爱和魅力,她对诗人群体的大力支持,她大胆破除12世纪束缚妇女陋俗的行动,都被遗忘了。她确实拥有政治家和统治者的天赋,但这一切都被忽略了。

通常情况下,要为中世纪鼎盛时期的任何一个人物写一本有血有肉的传记几乎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写一位女性的,因为缺乏可信的材料来源。但埃莉诺是个例外,因为她给同时代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有大量的素材可供参考。本书试图公正地审视一个伟大的女人和她壮丽的一生。



导语摘要

埃莉诺出生于阿基坦宫庭,是阿基坦公爵威廉九世的孙女。她自幼跟着爷爷,饱受熏陶,不但拥有金发碧眼,奶油色肌肤,而且音乐、文学、舞蹈、骑马、打猎、拉丁文交流,样样出色。父亲辞世后,十五岁的埃莉诺继承了阿基坦公国的爵位,年轻貌美,机智聪慧,热爱文化,精力充沛,又长于社交,大手笔支持艺术事业,被传为佳话。许多知名的吟游诗人与传奇文学作家,如法兰西的玛丽、特洛瓦的克里斯蒂安,都接受着埃莉诺的赞助。后来在路易六世的要求下,埃莉诺嫁给了路易七世,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后又改嫁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在和亨利二世的联合中,夫妻俩的领地横跨英格兰本土和半个法国,他们治下的英国又被称为安茹帝国。埃莉诺阿基坦的埃莉诺作为英法两个国家的第二领袖,能力独特,改变了两个文明的传统玩法,为无战征服胜利提供了新的思路。埃莉诺也在英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以阿基坦的一生为主要内容,从她的少女时代到安然离世,记录了她精彩纷呈的人生。从中我们看到阿基坦是如何从一名无邪少女成长为两个国家的王后,并辅佐丈夫儿子守卫疆土保家卫国的。



商品简介

埃莉诺出生于阿基坦宫庭,是阿基坦公爵威廉九世的孙女。她自幼跟着爷爷,饱受熏陶,不但拥有金发碧眼,奶油色肌肤,而且音乐、文学、舞蹈、骑马、打猎、拉丁文交流,样样出色。父亲辞世后,十五岁的埃莉诺继承了阿基坦公国的爵位,年轻貌美,机智聪慧,热爱文化,精力充沛,又长于社交,大手笔支持艺术事业,被传为佳话。许多知名的吟游诗人与传奇文学作家,如法兰西的玛丽、特洛瓦的克里斯蒂安,都接受着埃莉诺的赞助。后来在路易六世的要求下,埃莉诺嫁给了路易七世,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后又改嫁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在和亨利二世的联合中,夫妻俩的领地横跨英格兰本土和半个法国,他们治下的英国又被称为安茹帝国。埃莉诺阿基坦的埃莉诺作为英法两个国家的第二领袖,能力独特,改变了两个文明的传统玩法,为无战征服胜利提供了新的思路。埃莉诺也在英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以阿基坦的一生为主要内容,从她的少女时代到安然离世,记录了她精彩纷呈的人生。从中我们看到阿基坦是如何从一名无邪少女成长为两个国家的王后,并辅佐丈夫儿子守卫疆土保家卫国的。



作者简介

德斯蒙德·西沃德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剑桥大学。他的作品有:《理查德三世》、《*后的白玫瑰》、《武士王》和《法国的入侵》。他现居于英格兰。



目录

章阿基坦和吟游诗人001

第二章法国王后010

第三章十字军东征019

第四章离婚030

第五章诺曼底公爵夫人037

第六章英国王后043

第七章安茹帝国的王后052

第八章普瓦捷宫廷061

第九章埃莉诺的儿子们068

第十章埃莉诺的起义075

第十一章失落的岁月081

第十二章成为太后090

第十三章代理朝政099

第十四章理查的回归112

第十五章丰特夫罗119

第十六章理查之死125

第十七章约翰国王132

第十八章欧洲祖母141

第十九章谋杀亚瑟147

第二十章安茹王朝的灭亡153



内容摘要

埃莉诺出生于阿基坦宫庭,是阿基坦公爵威廉九世的孙女。她自幼跟着爷爷,饱受熏陶,不但拥有金发碧眼,奶油色肌肤,而且音乐、文学、舞蹈、骑马、打猎、拉丁文交流,样样出色。父亲辞世后,十五岁的埃莉诺继承了阿基坦公国的爵位,年轻貌美,机智聪慧,热爱文化,精力充沛,又长于社交,大手笔支持艺术事业,被传为佳话。许多知名的吟游诗人与传奇文学作家,如法兰西的玛丽、特洛瓦的克里斯蒂安,都接受着埃莉诺的赞助。后来在路易六世的要求下,埃莉诺嫁给了路易七世,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后又改嫁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在和亨利二世的联合中,夫妻俩的领地横跨英格兰本土和半个法国,他们治下的英国又被称为安茹帝国。埃莉诺阿基坦的埃莉诺作为英法两个国家的第二领袖,能力独特,改变了两个文明的传统玩法,为无战征服胜利提供了新的思路。埃莉诺也在英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以阿基坦的一生为主要内容,从她的少女时代到安然离世,记录了她精彩纷呈的人生。从中我们看到阿基坦是如何从一名无邪少女成长为两个国家的王后,并辅佐丈夫儿子守卫疆土保家卫国的。



主编推荐

德斯蒙德·西沃德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剑桥大学。他的作品有:《理查德三世》、《*后的白玫瑰》、《武士王》和《法国的入侵》。他现居于英格兰。



精彩内容

现在她付出代价了。

我们这些人的苦难,正是由于我们天生伟大,

我们被迫求爱,因为没有人敢求爱。

——韦伯斯特,《马尔菲公爵夫人》

诺曼底公爵夫人,她年轻、富有,拥有显赫的地位和惊人的魄力,喜欢颂扬她的诗歌,喜欢伯纳特的歌声,她把他引为座上宾。他在她的宫廷里住了很久,他们彼此相爱。但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娶了她,把她从诺曼底带走了。

——雷诺德,《民间原创诗歌选》

埃莉诺虽摆脱了一段令她感到不幸和沮丧的婚姻,但她发现自己又陷入了一种更加屈辱的境地,正如她在回家途中所遭遇的那样。这位庄严而专横的女士,作为法国王后,早已经习惯了养尊处优,而现在作为一位未婚的阿基坦公国女继承人,她却面临着被逼婚的境地。在她的父亲去世时,她就一度是每个野心勃勃的财富猎人和强盗男爵眼中的猎物。

可能的出路就是再嫁,嫁给自己选择的男人。英国史学家坎特伯雷的杰维斯认为埃莉诺曾派使节到诺曼底公爵亨利那里,向他抛出橄榄枝。但这可能不太符合实情,真正可能发生的是,她偷偷地回信给亨利,同意了他也许是去年夏天来巴黎时就提出的建议。她已经召见了封臣们,表面上是为了讨论军事问题,实际上是想立即就婚姻之事征得他们的同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她与诺曼底公爵的血缘关系和她与前夫路易七世的血缘关系一样密切,但这对夫妇没有费心想获得教皇的豁免(尽管在1146年,亨利和埃莉诺女儿之间的拟议婚姻曾因血缘关系而被圣伯纳德否决)。1152年5月18日星期日,也就是在她次婚姻被解除的八周后,阿基坦公爵夫人在普瓦捷的圣皮埃尔大教堂与诺曼底公爵成婚。

00亨利无疑是除了王后的前夫之外,在法国身份为尊贵的单身汉。除了诺曼底,他还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曼恩、安茹和图赖讷,他也很有可能获得英格兰。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他要比埃莉诺年轻十一岁——他出生于1133年——但这一事实并没有成为他们婚姻的阻碍。他身强力壮、年富力强,腿脚像优秀的骑手一样矫健。他的头形大而圆,脸呈方形并长满了雀斑,他有一双凸出的蓝灰色眼睛和一头浓密的红色头发以及胡须。他衣着随意、态度直率,毫不矫饰,丝毫没有他母亲臭名昭著的傲慢脾性。他精力充沛,有一点喜怒无常,喜欢不停地骑马,不停地从一个地方奔赴另一个地方。他心情好时,神情愉悦到让见到他的人如沐春风,但喜怒无常的本性令这种愉悦可能随时转变为愤怒。他发怒时往往脸色突然就阴沉下来了,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令人惊恐。每当他因为愤怒在地板上翻滚、咆哮、撕咬地垫时,他爆发的情绪令人感到畏惧。他吃得很少,喝得更少,他的主要娱乐是打猎和放鹰捕猎。他的精神和肉体一样精力充沛,而且受过非常好的教育(12世纪的贵族们通常拥有令人惊讶的知识水平:公爵的父亲通过学习韦格蒂乌斯的《兵法简述》学会了各种军事手腕),亨利能流利地读写拉丁文,还有法语和普罗旺斯语。据说他对“从法国海岸到约旦河”的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了解。他常常抱着一本书回到自己的房间。然而,尽管丈夫精力充沛、聪明机智,埃莉诺还没有意识到她嫁给了她那个时代的伟人之一。

无疑,埃莉诺认为,嫁给一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男人,她也许不仅能得到一个可爱的丈夫,而且夫妻间这种年龄差还可能会令她更容易掌控对方。实际上她错了。不过,此时十八岁的公爵和二十九岁的公爵夫人之间的婚姻已经足够幸福了。亨利热忱地爱上了埃莉诺的成熟、美丽和智慧。尽管他精力充沛,情妇众多,但他也确实使埃莉诺生下了她想要的孩子;尽管他更喜欢学者而不是吟游诗人,但他至少与她一起分享过追求知识的快乐。

亨利在娶埃莉诺时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为了控制阿基坦及在此地区的桀骜不驯的男爵们,他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可能会使他疲惫不堪,甚至可能会阻碍他赢得英格兰。另一方面,如果她嫁给了别人,那她的丈夫无疑会一直威胁到安茹的安全,因为安茹和普瓦图仅隔着一条卢瓦尔河。尽管如此,亨利从不害怕冒险。

路易七世被这个消息吓坏了。他曾自以为他前妻的任何潜在追求者在娶她之前必会征求他的许可。毕竟,埃莉诺受他监护,亨利是他的封臣,所以他们在法律上有义务征求他的同意。这是路易七世先前一厢情愿做出的天真判断。而此时,他和他的顾问们显然被这消息吓坏了,他们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可怕的政治错误。一位史学家记录了针对埃莉诺的恶意谎言,从中不难看出法国宫廷感到的愤怒,他造谣亨利的父亲若弗鲁瓦·金雀花是埃莉诺的情人,因此禁止他的儿子娶她。院长叙热之前不祥的预感都应验了。不仅卡佩王朝失去了阿基坦,而且公爵夫人还被国王强大的封臣之一抢夺走。如果亨利之后再获得英格兰,那么他将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强大的统治者。

像以往一样,路易七世反应激烈,却为时已晚。尽管如此,他还是成功地组建了一个看上去似乎很厉害的联盟,想要对付亨利。这些人中包括国王的兄弟德勒伯爵(他的领土与诺曼底接壤),新的香槟伯爵,亨利的弟弟若弗鲁瓦,他们父亲留给他的城堡中有四座已经被亨利夺走了,他加入路易国王一方反抗亨利,以期来日成为安茹伯爵,以及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他是斯蒂芬国王的长子和继承人,也是英格兰王位继承人中亨利的主要对手。这几个人都指望从诺曼底公爵的领土上夺走一些东西,此外,他们还打算征服阿基坦,然后瓜分它。亨利在这个时候显得有点天真,他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风暴。他正忙着在诺曼底海岸集结军队准备入侵英格兰,6月时,他却听说了路易国王正在攻打他的东部边界的消息。他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以至于他的许多人马被拖垮了,但他仍顺利抵达战场,并凶猛地应战路易七世。当法国国王匆忙撤退时,亨利摧毁了德勒,然后继续向南进攻,占领了若弗鲁瓦在蒙索罗的主要据点,俘虏了若弗鲁瓦本人以及他的大部分人马。在与这个令人惊惧的对手鏖战两个月后,路易七世精疲力竭,因发烧而卧病在床,并终同意长期休战。

亨利和埃莉诺在阿基坦境内继续前进。居民们很快认识到他们的新主人是一个与路易七世截然不同的人。在利摩日,当圣马夏尔修道院的修士以法律上含糊其词的理由拒绝封建税(feudal dues)时,他立即拆除了才刚刚建好的用以保护修道院和城镇的城墙。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阿基坦的其他地方没有反叛的现象。

1153年1月,亨利公爵乘船前往英格兰,在多塞特登陆,然后前往布里斯托尔。布里斯托尔一直效忠于玛蒂尔达,那里控制着英格兰西南部的大片地区,而往东,它的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泰晤士河边上的沃灵福德。不久,莱斯特伯爵罗伯特加入了他的行列,后来费勒斯伯爵和斯蒂芬国王的其他前支持者也簇拥在他身边——许多英国领主在诺曼底拥有土地。7月,他解放了英勇忠诚的沃灵福德镇,而他的另一群支持者,在诺福克伯爵休·比高德的领导下,也发动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反抗运动。斯蒂芬国王勇猛顽强,但能力欠佳。他继续战斗,希望能把他的皇冠留给长子尤斯塔斯。他仍然控制着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尤斯塔斯个性冷酷而坚定,他一直待在贝里圣埃德蒙兹,在那里掠夺修道院的土地。但是在8月中旬意外发生了,尤斯塔斯伯爵在吃晚餐时被一条鳗鱼呛住了,并因此丧命。斯蒂芬国王伤心极了,不得不在圣诞节的时候在威斯敏斯特正式承认诺曼底公爵是他的继承人。1154年1月在牛津,他让他的男爵们承认亨利为未来的国王,并向亨利致敬。

当亨利不在英格兰时,埃莉诺的主要住所似乎是安茹的首府昂热。那里从古至今皆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城镇,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可以俯瞰卢瓦尔河。埃莉诺的住所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建筑,有很坚固的宫殿和城堡。住所的城墙内外都有修道院,甚至还有像奥尔良和沙特尔那里的一些学院。当地的白葡萄酒也早已美名在外。

1153年8月17日,埃莉诺生下了她的个儿子——威廉王子,沿用了她父亲和祖父的名字。埃莉诺和路易七世结婚后,她时常自娱自乐,虽然她娱乐的方式往往给自己招来麻烦。毫无疑问,出于对马卡布鲁的怀念,公爵夫人为著名的吟游诗人伯尔纳·德·旺塔多恩提供了庇护。尽管他久负盛名,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贵族;他的母亲曾在利穆赞的旺塔多恩家族当过厨房用人。在这个家族中有提倡“欢乐的艺术”的传统,伯尔纳的主人们鼓励伯尔纳发展他非凡的诗歌天赋。可惜的是,年轻人给旺塔多恩家族埃布尔二世的妻子阿莱斯女士的诗句有点太过热情洋溢了。这件事的结局是阿莱斯被监禁,然后被抛弃,伯尔纳则不得不逃走。他很快在埃莉诺这里找到了一个舒适的避难所,当时亨利正在与斯蒂芬国王作战。很快他又对埃莉诺产生了一种过分的热情,他在他得意的一些诗歌作品中把这种热情公之于众。一位13世纪的传记作者说,“他在她的宫廷里待了很长时间,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后来,伯尔纳把自己描述成“像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他叹了口气说自己“处于一种无法抑制的爱的状态下,虽然我意识到我简直疯了”。每当他看到公爵夫人,他就理智全无,他“单纯得像个孩子,完全被爱征服”。他告诉埃莉诺,他把埃莉诺称为“我的磁铁”,“你是我感到快乐的源泉,只要我一息尚存,你的存在就是我快乐的理由”。从普罗旺斯语的角度来看,他的诗歌有一种流畅、清澈的美感,这些特点也一定使公爵夫人和她的宫廷为之着迷。

亨利随后找了个理由要伯尔纳到英国去。一百年后,吟游诗人圣西尔克说,公爵对诗人的存在感到不安,他把诗人从妻子的宫廷里赶走。伯尔纳不喜欢英国,他希望自己是一只燕子,能“穿越惊涛骇浪的海洋”,飞回埃莉诺的身边。他后来确实设法回来了,但埃莉诺很快就要去英国了。后,伯尔纳找到了一位新的赞助人——纳博讷的子爵夫人埃尔蒙加德,并终以修士的身份去世了。

除了伯尔纳的诗句和后来一些可信度不高的编年史之外,没有其他关于埃莉诺和伯尔纳之间关系的资料,而她的赞助则显示出无可挑剔的文学品味。伯尔纳·德·旺塔多恩被公认为是伟大的吟游诗人之一。在他的一首诗中,他将自己对埃莉诺的爱比作特里斯坦对伊索尔德的爱,这表明公爵夫人和她的宫廷在较早时候已经对亚瑟王的传奇故事相当熟悉。

亨利公爵于1154年4月从英格兰回来。然后,他和埃莉诺一起去了鲁昂,在那里她次见到了她的婆婆玛蒂尔达,她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的女儿,是征服者威廉的孙女,也是寡居的德国王后,她自己还差一点儿成为英格兰女王。尽管玛蒂尔达智勇双全,但“英国小姐”的傲慢使相当一部分人反感她,她也因此在激烈的王位继承之争中败北。即使如此,她有时仍爱夸显自己的足智多谋。在1142年的冬天,玛蒂尔达被困在牛津,她单枪匹马顺着城堡的墙壁溜下来,一身素衣,只带了三个扈从,通过城堡下结冰的河流,平静地穿过了斯蒂芬的营地,直到抵达安全地带。现在她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亨利,她乐于充当儿子的助手,给他出谋划策,帮助他治理诺曼底。这位曾经精明强干的女人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成熟,而且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她与儿媳发生冲突的记录。毫无疑问,她认识到埃莉诺是一个和自己一样聪明的女人。

随后,1154年10月25日,斯蒂芬国王去世,消息于11月初传到鲁昂。糟糕的天气使亨利在外多滞留了一个月。后,他不顾逆风,怀着愤怒和不耐烦,带着埃莉诺从巴夫勒尔启程前往英格兰。这次航行像她在十字军征战中经历的那次一样环境恶劣,船在浓雾中与舰队失去了联系。但好在经过24小时的风暴袭击后,她和丈夫在南安普敦附近平安靠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