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力规划
  • 生产力规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产力规划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9.6 3.4折 2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达蒙·扎哈里亚德斯 著 译者:高剑 华文天下出品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46583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29225456

上书时间2024-12-1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美国著名时间效率管理专家达蒙·扎哈里亚德斯以30天为一个周期,指出了30个影响时间管理,降低工作效率的不良习惯,对这些习惯进行深入的分析的与解读,并为读者提供了近300种改变这种坏习惯的科学而实用的方法。比如给任务、项目和人际关系排个轻重缓急,如何快速做决定等。

 

无论你是生意人,项目经理、自由职业者还是大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帮助你合理掌控时间,建立高效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与工作效率,促成健康、高效的好习惯,战胜自我批判,重获自信。



作者简介

达蒙•扎哈里亚德斯


Damon.Zahariades


来自美国的达蒙是一名效率和时间管理专家,广受欢迎的时间管理网站(Art of Productivity)的创办者,畅销书作家。他致力于教会人们如何规划一天时间,完成更多任务,同时享受更多闲暇时间。著有《高效清单工作法》《不拖延的人生》《时间力规划》等一系列帮助读者提高效率的作品。


 


对于无法掌控时间的失落感有着深刻体会的他,创立了一套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不管你是想要提升效率的职场人士还是只想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时间,他的书都可以帮助你提升做事效率,形成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



目录

天 别再让生活越来越凌乱 / 001


第二天 别再让他人的消极情绪影响你 / 005


第三天 别再让消极的自我归因扼杀你的动力 / 009


第四天 别再忽视每周的反思 / 014


第五天 别再连轴转 / 019


第六天 别再赖床 / 024


第七天 别再一收到邮件、短信和语音信息就立刻回复它们 / 029


第八天 别再让自己动不动就分心 / 033


第九天 别再将他人当作你的精神支柱 / 038


第十天 别再让经济压力吞噬你 / 042


第十一天 别再和有毒人群搅在一起 / 048


第十二天 别再满足于自己的碌碌无为 / 052


第十三天 别再惧怕失败 / 057


第十四天 别再惧怕成功 / 062


第十五天 别再忘了给任务、项目和人际关系排个轻重缓急 / 067


第十六天 别再花太长时间来做决定 / 073


第十七天 别再强行改掉坏习惯 / 078


第十八天 别再试图一下子做出太多改变 / 084


第十九天 别再因为缺少动力而迟迟不行动 / 089


第二十天 别再不努力实现目标 / 094


第二十一天 别再想着立刻得到满足 / 100


第二十二天 别总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 / 105


第二十三天 别再把自己淹没在信息中 / 111


第二十四天 别再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工作 / 116


第二十五天 别再等到完美的时机才行动 / 121


第二十六天 别再使用毫无用处的生产力应用程序 / 126


第二十七天 别再把所有事情都记在脑子里 / 131


第二十八天 别再让不重要的小事溜进自己每天的待办事项列表 / 136


第二十九天 别再过于重视邮件 / 141


第三十天 别再纵容自己偏离目标 / 146


结语 / 151


关于作者 / 152



内容摘要

美国著名时间效率管理专家达蒙·扎哈里亚德斯以30天为一个周期,指出了30个影响时间管理,降低工作效率的不良习惯,对这些习惯进行深入的分析的与解读,并为读者提供了近300种改变这种坏习惯的科学而实用的方法。比如给任务、项目和人际关系排个轻重缓急,如何快速做决定等。


 


无论你是生意人,项目经理、自由职业者还是大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帮助你合理掌控时间,建立高效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与工作效率,促成健康、高效的好习惯,战胜自我批判,重获自信。



主编推荐

达蒙•扎哈里亚德斯

Damon.Zahariades

来自美国的达蒙是一名效率和时间管理专家,广受欢迎的时间管理网站(Art of Productivity)的创办者,畅销书作家。他致力于教会人们如何规划一天时间,完成更多任务,同时享受更多闲暇时间。著有《高效清单工作法》《不拖延的人生》《时间力规划》等一系列帮助读者提高效率的作品。

 

对于无法掌控时间的失落感有着深刻体会的他,创立了一套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不管你是想要提升效率的职场人士还是只想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时间,他的书都可以帮助你提升做事效率,形成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



精彩内容

别再让生活越来越凌乱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在生活中积攒凌乱。促使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很多。

比如,我们留着用不着的礼物,总觉得丢掉它们心里过意不去。我们寄物思情,和东西有了感情,就不愿意丢掉它们。我们有些人囤积了一大堆东西(比如,护肤产品或是食谱),相信总有一天会用到它们。还有些人盼着自己有朝一日能用到某些东西,不断地收集(比如办公用品、钓竿和衣服),却从来没有碰过它们。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时就会容忍自己工作的地方贴满便条,堆满信件和各种各样的文件。

不论是什么原因让你的工作空间变得乱七八糟,你都必须认清它对你造成的心理影响。我们必须花时间搞清楚这种状况是如何阻碍你完成任务的。你在家也好,工作也罢,凌乱都会破坏你的生产力。

 

这个坏习惯如何破坏生产力

 

凌乱令我们分心。我们眼前的“东西”越多,就越难集中注意力。2011年,《神经科学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视觉刺激的数量降低了受试者的“注意力调节能力”(他们集中注意力做事的能力)。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原本可能只想着收拾一下屋子,却被车库里堆放的垃圾搅得心烦意乱。你或许只想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办公桌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却令你无法集中注意力。

凌乱妨碍了我们做事的效率,因为它们总是不停地侵占我们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更糟糕的是,这种影响发生在潜意识层面。你很难一眼看穿那些侵入你家或是办公室的无关紧要的“东西”妨碍了自己完成工作。

好在整理自己的生活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它需要勤奋、毅力,但人人都做得到。

 

行动步骤

  1. 列出问题区域。在家里,找出某些房间或是房间里容易乱七八糟的地方。到了公司,找出办公室里或是办公桌上经常堆放杂物的地方。

接着,一个一个地处理这种房间或是地方。如此一来,分散的工作化为可以管理的任务,就不会显得那么无从下手了。

  • 分为三类:保留、丢弃和存放。接着,确定分类标准。比如,你或许打算将五天内会用到的物品统统留下。你也许决定将过去三个月间从未碰过的东西(比如,一年到头都没上过身的衬衫)全部扔掉。你没准想将今后才用的某些有特殊用途的物件(比如某个季节才用的床上用品)收起来。这些标准简化了整理的流程,令你轻轻松松做出决定。
  • 将问题区域中的每样东西归类。你可以在每样东西上贴好便条,或是将它们收进分好类的盒子当中。
  • 为防止今后出现杂乱堆积的现象,就要为每样进了家门的东西找个归置的地方。你肯定不愿意见到橱柜、办公间、咖啡桌或是壁橱里堆满“东西”。
  • 每周筛查一次。每周都要检查一次步骤1中确定的问题区域。将你找到的每样东西分类:保留、丢弃还是存放。每周的筛查只需持续10到15分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未雨绸缪,令你的家和办公室整洁有序。
  • 养成用完东西立刻将其收好的习惯。比如,你用扫帚清理完门廊,就要把它放回原处,而不能让它随便靠着哪面墙待着。倘若你用了订书机、开瓶器或是橡皮图章,就要将它们放回原来的抽屉,而不是把它们丢在桌子或是橱柜上。
  • 不要一时冲动,买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我们都这样做过。我们瞧着商店或是亚马逊上的商品,心里想着:“我真的需要它。”然而我们一旦把它买回家,就再也没有碰过它。
  •  

    第二天

    别再让他人的消极情绪影响你

     

    消极情绪就像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率还很高。倘若你总是和消极的人接触,就很可能受到感染。

    更糟糕的是,一旦你感染病毒,就很难摆脱掉它。消极情绪挥之不去。它会削弱你做事的决心。除非你将它从体内清除掉,否则它会侵蚀你的思想,令你心中的不满合理化,慢慢剥夺你的快乐。

    我们不可能完全摆脱消极情绪。不论是在家还是公司,我们都会接触到习惯性消极的人。你了解这种人……他们总是郁郁寡欢,还不停地抱怨,杞人忧天。他们在背地里说闲话,撒谎,散布别人的秘密,他们动不动就指责别人,既虚伪自私又善妒,还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们习惯了往坏处想,习惯了吹毛求疵,这种情绪极容易传染给别人。倘若你染上了它,就会发现自己几乎不可能长时间地高效工作。

     

    这个坏习惯如何破坏生产力

     

    首先,总是闷闷不乐令人精疲力尽。它会诱发不良情绪,使你觉得累,觉得无精打采。你的精神萎靡又会让你打心眼里不愿意采取行动。

    第二,消极的情绪令你心情低落。想想你认识的那个总是闷闷不乐的人。他或是她看上去快乐吗?心满意足吗?多半不会。相反,这个人常常觉得前途渺茫,总是心灰意懒,郁郁寡欢。你还记得上一次有这种感觉却还能高效工作是什么时候吗?

    第三,有证据显示,消极情绪会给我们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带来负面影响。仅凭这一点,我们就该停下来,想想自己究竟愿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消极情绪。

    我们不可能不接触消极的人。关键是要学会和他们相处。你改变不了他们,所以用不着白费力气。相反,多想想办法来摆脱他们忧郁的看法。

     

    行动步骤

    1. 找出你生活中的那些消极的人。不论是你的同事,还是与你有交往的人都不能落下。
    2. 控制与有消极情绪的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个建议似乎很残酷。不管我们的家人如何伤我们的心,如何同我们争吵,如何让我们心烦意乱,我们生来就更愿意原谅他们。然而,倘若某个家人总是往坏处想,总是吹毛求疵,还影响到了你的思想,那就是时候和他说再见了。如果你觉得这么做能够让自己心情舒畅,就向他解释一下自己躲着他的苦衷。给他或是她一个改变的机会。毕竟你们是一家人。
    3. 控制与有消极情绪的朋友以及其他有些交情的人相处的时间。你和这种人做了多年朋友,并不意味着你有义务继续和他们做朋友。要让积极乐观、愿意帮助你的人围绕在你的身边。
    4. 控制与有消极情绪的同事相处的时间。你要和这些人一起工作,所以没法躲着他们。但你可以规定出和他们相处的方式。比如,倘若某个同事有抱怨的毛病,就要在他开始抱怨的时候阻止他,让他知道你很忙,然后问问他:“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这么做表明你愿意帮他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但没有时间听他唠叨。
    5. 别想着去改变消极的人。倘若某个家人和你抱怨另一个家人,而你清楚他说得并非实情,那就别当回事。当某个朋友打算跟你争个谁是谁非,而他的观点显然有失偏颇,那就保持沉默。如果你觉得某个同事抱怨得莫名其妙,那就简单地说句:“噢,是这样呀?”然后赶快转移话题。
    6. 别凑热闹。大多数的热闹都是心怀不轨的人搞的鬼,他们无所事事却总喜欢和别人争个面红耳赤。他们就喜欢制造祸端,随之而来的问题全是他们自找的。卷入其中没有丝毫益处。将热闹当作瘟疫,要唯恐避之不及。切忌分帮分派。不要参与其中。只要离它们远远的就好。
    7. 同消极的人一起庆祝他们取得的成功。你积极的态度会让他们不想再抱怨,不再说闲话或是吹毛求疵。但要适可而止。倘若某个消极的同事获得晋升,微笑着祝贺他或是她,然后继续工作。要是某个消极的朋友提到他刚刚订婚,就说:“太棒了!恭喜你!”别再多说什么。不论在哪个喜庆的场合,一逮到机会,习惯了往坏处想的人总会抱怨一通。

     

    第三天

    别再让消极的自我归因扼杀你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位批评家。它坐在暗处批评我们,轻声嘀咕着我们不够聪明,抑或是不够优秀。它想方设法让我们相信,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无疑是消极的自我归因。

    消极的自我归因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完美主义常常就是其中之一。完美主义者认为,任何不完美的事物都是失败的。这种观点牵制着他们,令他们无法采取行动。

    小题大做是另外一种消极的自我归因的形式。在小题大做的人看来,灾难即将来临。同完美主义者一样,他或是她不愿意采取行动,因为采取行动更容易(至少在他或是她看来)造成可怕的后果。

    偏执也是消极的自我归因的表现形式。这是一种认为事物非黑即白的倾向,没有妥协的余地。这种人认为自己要么聪明,要么就蠢笨;要么漂亮,要么就丑陋;要么成功,要么就无可救药;要么做得对,要么就大错特错。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公司,消极的自我归因,也就是我们内心批判自己的那个声音,都会令我们动弹不得。

     

    这个坏习惯如何破坏生产力

     

    自我批评就像一位盼着你失败的坏朋友。它盯着细微的疑虑的灰烬,然后煽风点火,直至灰烬燃起熊熊烈火。它想方设法扼杀你积极的态度,直到你确信自己百无一是。

    到了那时,每一项任务都变成了艰巨的任务,每一项任务都笼罩在可能遭受的失败当中。每一份责任都暗藏灾祸,从而印证了你内心深处那位批评家的话。

    我们一旦对自己以及我们的能力抱有这种想法,就很难高效地工作。糟糕的是,当消极的自我归因泛滥开来,我们几乎就不可能工作下去。我们疑神疑鬼,动弹不得。我们不敢迈步,生怕应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位批评家的话。

    好消息是,你可以征服内心深处的那位批评家,可以战胜消极的自我归因。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养成几个简单的习惯。一旦你这么做了,就会发现为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决定,有目的地采取行动其实非常容易。

     

    行动步骤

     

    1.学着去认清自我批评的迹象。仔细观察内心的声音在如何评判你和你的能力。留意这种指责带给你的感受。一开始,你可能很难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位批评家和自己消极的情绪联系起来。这很正常。不少人在显而易见的自我批评中挣扎良久,竟察觉不到它的存在。留意你对新事物、新想法以及其他刺激做出的反应。你的看法是积极还是消极呢?

    2.提醒自己,你内心深处那位批评家的说辞不过是主观臆断。仅此而已。倘若你仔细思考这些话,就会发现它们根本站不住脚。比如,假设你打算出席某个社交活动,而你内心深处的批评家却声称没人会喜欢你。那就挑战一把,证明给它看。倘若你交到朋友,这种说法显然就不成立。别害怕,勇敢地揭露它的骗子本质。

    3.重新审视消极的想法,确保它们不失公允。令你的想法保持中立。比如,假设你面前摆着一项自己不熟悉的任务,你内心深处的批评家也许立刻就宣布:“你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或技能。”重新审视它的论断,告诉自己:“这项任务将给予你挑战自我的机会。”

    4.将你批评自己的话一一记录到在线(比如印象笔记)或是买来的记事本上。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搜集你内心深处那位批评家诡辩的证据。你今后一想到这些证据,就能够立刻发现它的话根本不堪一击。

    5.征召内心深处的盟友。我们在第二天谈到远离消极的人,多同身边积极乐观的人接触。运用同样的方法让你内心深处的那位批评家闭嘴。在内心深处培养一种声音,令它不仅能够驳斥谬论,还能够不断地告诉自己你的优势,用优势来淹没那些谬论。利用我们之前提到的“社交活动”的方法,你内心深处的盟友就会提醒你,你那么诚实可靠,风趣幽默,身边怎么会少了朋友?

    6.拥有成长型思维。这种思维认为事物总有提升的空间。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本领,而且变得越来越聪明。既然如此,我们就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取得更大的成就。当你接受了这样的事实:自己有能力完成昨天做不到的事情,消极的自我归因对你的影响就会减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