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5 6.9折 ¥ 36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叶经文、王志成、成雪敏、邱大平、邹少灵、罗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29531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3923209
上书时间2024-12-11
前言
2010年3月,我接到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个编辑的邮件,邀请我编写一本高校美术教材。当时,我院“色彩构成”是省级精品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学一线讲授“色彩构成”课程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把选题定为《色彩构成》,希望编一本更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色彩构成》新教材。我联系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的邹少灵教授、罗娇老师,怀化学院美术学院的邱大平教授、成雪敏教授,再加上我院的王志成副教授,组成了一个以教授为主体的强大编写团队,历时一年有余,经过多次修改,后编写了这本教材,并得以正式出版。
编写之初,也没有去想会是什么结果,只是觉得清华大学出版社是国内一流的出版社,不把书编好,对不起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我们的信任,所以编写团队尽了的努力,书中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书出版后,反响很不错,5年时间里,本书版已经第14次印刷;曾进入当当网等网络书城的畅销书排行榜,从当当网的1400多条评论中可以看出读者对本书的肯定和期待,这让我们倍感欣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的局限性逐渐地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不少图例较老旧,特别是一些电子产品的设计图例,时代的烙印很明显;第二是教材出版后已过去了5年的时间,“色彩构成”课程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没能得到体现;第三是个别的文字表述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精确。因此,本次修订再版主要是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修订,增加了国内外设计界近年来优秀的设计范例,使之更能贴合这个时代,更具现代意识。
本次教材的修订工作主要由我完成,由于水平有限,本教材肯定还有不少问题,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叶经文
版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国各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一套合适的课程体系对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一起被称作三大构成,在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如今,高校教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色彩构成》教材有几百种,它们在基本的理论和内容体系上是一样的,不过在具体的训练环节上却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教材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几年来色彩构成领域的研究成果,把深奥的理论与图例结合起来,使得理论讲述实用、简洁明了;实践部分形成完整体系,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并终走向设计应用。
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为色彩构成概述,讲述了色彩构成的定义、产生与发展及其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第2章为色彩的基本原理,系统阐述了色彩产生的原理及色彩的表示体系等方面的内容;第3章讲述了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并以设计实例来说明色彩推移的应用;第4章的主要内容为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理,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方法;第5章为色彩构成的综合训练,从换调训练、色彩的空间混合、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色彩的肌理表现等几个方面训练学生应用色彩进行设计的能力;第6章讲述了色彩心理的基本原理,通过大量实例、练习理解和应用色彩心理,为设计服务;第7章为设计色彩的应用技术研究,把色彩构成与设计实践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结合。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用书,也可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怀化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本书的编写与分工如下:第1章、第2章由邱大平教授、成雪敏教授编写,第3章、第5章由叶经文教授编写,第4章由邹少灵教授、罗娇老师编写,第6章、第7章由王志成副教授编写。提纲由王志成副教授提供,叶经文教授进行了后的统稿工作。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崔文学、张海霞、胡容、赵晶晶、郭中超、肖剑锋、陈旭辉、蒋君兰、张小川等老师,王维航、陈立等同学提供了大量图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目录
第1章色彩构成概述 ..... 1
1.1 色彩构成的定义 .................3
1.2 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4
1.3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7
本章小结 ..............8
思考练习
..............8
实训课堂
..............8
第2章色彩的基本原理 . 9
2.1 色彩产生的原理 ...............10
2.1.1 光与色彩 ................11
2.1.2 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 ............12
2.1.3 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和复色 ....14
2.2 色彩的基本属性 ...............15
2.2.1 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15
2.2.2 色彩的三要素 ........15
2.2.3 色相、明度、纯度三者之间的
关系 18
2.3 色彩的表示体系 ...............18
2.3.1 色彩的名称 ............19
2.3.2 牛顿色相环 ............24
2.3.3 色立体 ....................24
2.3.4 混色系统 ................27
2.4 色彩的混合原理 ...............28
2.4.1 加法混合 ................29
2.4.2 减法混合 ................29
2.4.3 中性混合 ................30
本章小结
............31
思考练习
............32
实训课堂
............32
第3章色彩的推移 ...... 33
3.1 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 ...34
3.1.1 色相推移 ................35
3.1.2 明度推移 ................37
3.1.3 纯度推移 ................38
3.1.4 冷暖推移 ................39
3.1.5 综合推移 ................39
3.2 色彩推移的构图要求 .......39
本章小结
............40
思考练习
............40
实训课堂
............40
第4章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41
4.1 色彩的对比 .......................42
4.1.1 明度对比 ................42
4.1.2 纯度对比 ................45
4.1.3 色相对比 ................48
4.1.4 冷暖对比 ................50
4.2 影响色彩对比的因素 .......51
4.2.1 面积对比 ................51
4.2.2 形态对比 ................52
4.2.3 位置对比 ................52
4.2.4 肌理对比 ................53
4.3 色彩的调和 .......................53
4.3.1 类似调和 ................54
4.3.2 对比调和 ................56
4.3.3 色彩调和与面积 ....57
4.4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 .......57
4.4.1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的关系 ........57
4.4.2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的方法 ........58
本章小结
............59
思考练习
............59
实训课堂
............60
第5章色彩构成的综合训练 ................ 61
5.1 色彩的色调构成 ...............63
5.1.1 色调的概念和分类 63
5.1.2 色调构成的方法 ....65
5.1.3 换调训练 ................65
5.2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66
5.2.1 色彩的采集 ............66
5.2.2 色彩的重构 ............67
5.3 色彩的空间混合构成 .......73
5.3.1 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 ....................73
5.3.2 色彩空间混合的方法 ....................74
5.4 色彩的肌理构成 ...............77
5.4.1 色彩和肌理的关系 77
5.4.2 色彩肌理的制作 ....79
本章小结
............82
思考练习
............82
实训课堂
............82
第6章色彩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 83
6.1 色彩的生理知觉 ...............85
6.1.1 色彩的适应性 ........85
6.1.2 色彩的恒常知觉 ....86
6.1.3 色彩的易见度 ........87
6.1.4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 ....................88
6.1.5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89
6.1.6 色彩的错视性 ........90
6.2 色彩的心理感情效应 .......90
6.2.1 色彩的冷暖感 ........91
6.2.2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92
6.2.3 色彩的轻重感 ........93
6.2.4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 ....................95
6.2.5 色彩的积极与消极感 ....................96
6.2.6 色彩的软硬感 ........97
6.2.7 色彩的强弱感 ........98
6.2.8 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 ....................99
6.2.9 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 ..................100
6.2.10 味觉、听觉和嗅觉的通感 ........101
6.3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106
6.3.1 色彩的联想 ..........106
6.3.2 色彩的象征 ..........109
6.3.3 色彩的心理感应 ..110
6.4 色彩的性格 .....................113
6.4.1 红色 ......................113
6.4.2 粉红色 ..................115
6.4.3 蓝色 ......................116
6.4.4 黄色 ......................118
6.4.5 橙色 ......................119
6.4.6 绿色 ......................121
6.4.7 紫色 ......................122
6.4.8 褐色、棕色、咖啡色 ..................124
6.4.9 黑色、白色、灰色 ......................125
6.4.10 金色、银色 ........127
本章小结 ..........128
思考练习 ..........129
实训课堂 ..........129
第7章色彩构成的应用技术 .............. 131
7.1 数码设计色彩 .................132
7.1.1 数字色彩模式 ......133
7.1.2 色彩的数字化表达方式 ..............136
7.1.3 数字色彩与图形 ..138
7.1.4 数字色彩应用的注意事项 ..........140
7.2 印刷色彩 .141
7.2.1 印刷色版分类 ......141
7.2.2 色标 ......................142
7.2.3 印刷色表示法 ......142
7.2.4 色版的变化 ..........144
7.2.5 特殊的色彩 ..........147
7.3 光艺术与色彩的空间构成 .....................148
7.3.1 色光混合原理 ......148
7.3.2 灯光设计的原则 ..149
7.3.3 灯光色彩设计的视觉空间 ..........150
本章小结 ..........156
思考练习 ..........156
实训课堂 ..........156
参考文献
....................... 15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