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垄断行业公平规制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垄断行业公平规制问题研究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39 8.7折 45 全新

库存8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树宏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40866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23406896

上书时间2024-11-28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首先在回顾中国垄断行业改革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垄断行业公平规制的现状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后面章节的分析提供一个现实背景和理论参照。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普遍服务约束下的垄断行业在引入竞争后的市场出现了“撇脂现象”, 若继续沿用传统内部交叉补贴的融资方式为普遍服务融资的话,则产品市场会有价格上涨的压力;引入竞争对在位者总体上是不利的,对消费者总体上是有利的,但竞争的好处更多地被低成本的城市消费者所获得,高成本的农村消费者则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2)分片包干是一种较财政补贴和普遍服务基金更优的普遍服务融资机制,它相对财政补贴而言具有低成本的优势,相对普遍服务基金而言又具有低价格的优势。(3)当两企业成本均较低时,*市场结构为双寡头共同生产;当两企业成本均较高时,*市场结构为不生产;当两企业成本适中时,社会*为由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垄断生产。不完全信息相对完全信息而言,双寡头生产的区域变小,而不生产的区域变大。对于不完全信息下的*市场结构,可以通过修正的第二价格拍卖内生实现。(4)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下降后自九十年代开始上升至今,呈现出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行业马太效应,收入增长更多地集中在高收入行业;中国行业收入流动性越来越弱。(5)垄断对门类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份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处于低位,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则一直处于高位。垄断对细分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份额在2003年之前处于波动状态,自2003年之后则呈逐渐上升态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垄断行业组内收入差距和非垄断行业组内收入差距均随时间演进而增加。(6)中国垄断行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共享式”收入决定特征,其在性别和地区差异的平衡上有积极作用,但其过度的“论资排辈”拉高了工资分布高端的工资溢价;对于垄断行业的收入规制,对象应是工资分布高端人群,措施应是减少论资排辈而实施更具激励性的工资决定机制。

作者简介
彭树宏,男,1980年9月生,湖北黄冈人,经济学博士,讲师。1999年9月由湖北省黄冈中学考入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6月获管理科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9月保送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6月获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井冈山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任教,2009年9月开始在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7月获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统计系任教,11月借调至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负责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的数据统计科研工作,2013年9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讲授过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多门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主要研究兴趣为:就业与收入分配、微观计量经济学。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评述 

1.3 思路与方法 

1.4 结构与创新 

第2章 中国垄断行业改革回顾与公平规制现状 

2.1 中国垄断行业改革回顾 

2.2 中国垄断行业公平规制现状 

2.3 垄断行业公平规制的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普遍服务、市场竞争与消费者福利 

3.1 基本模型 

3.2 引入竞争后在位运营商利润及消费者福利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竞争环境下的普遍服务融资机制 

4.1 基本模型 

4.2 财政补贴 

4.3 分片包干 

4.4 普遍服务基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竞争环境下的普遍服务分配机制 

5.1 基本模型 

5.2 不同固定成本情形 

5.3 不同边际成本情形 

5.4 实现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化与特征 

6.1 数据与方法 

6.2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演化 

6.3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分解 

6.4 中国行业收入流动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行业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 

7.1 数据与方法 

7.2 门类行业测算 

7.3 细分行业测算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决定机制差异 

8.1 数据与方法 

8.2 收入方程的估计结果 

8.3 收入差异的分解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首先在回顾中国垄断行业改革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垄断行业公平规制的现状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后面章节的分析提供一个现实背景和理论参照。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普遍服务约束下的垄断行业在引入竞争后的市场出现了“撇脂现象”, 若继续沿用传统内部交叉补贴的融资方式为普遍服务融资的话,则产品市场会有价格上涨的压力;引入竞争对在位者总体上是不利的,对消费者总体上是有利的,但竞争的好处更多地被低成本的城市消费者所获得,高成本的农村消费者则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2)分片包干是一种较财政补贴和普遍服务基金更优的普遍服务融资机制,它相对财政补贴而言具有低成本的优势,相对普遍服务基金而言又具有低价格的优势。(3)当两企业成本均较低时,*市场结构为双寡头共同生产;当两企业成本均较高时,*市场结构为不生产;当两企业成本适中时,社会*为由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垄断生产。不完全信息相对完全信息而言,双寡头生产的区域变小,而不生产的区域变大。对于不完全信息下的*市场结构,可以通过修正的第二价格拍卖内生实现。(4)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下降后自九十年代开始上升至今,呈现出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行业马太效应,收入增长更多地集中在高收入行业;中国行业收入流动性越来越弱。(5)垄断对门类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份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处于低位,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则一直处于高位。垄断对细分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份额在2003年之前处于波动状态,自2003年之后则呈逐渐上升态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垄断行业组内收入差距和非垄断行业组内收入差距均随时间演进而增加。(6)中国垄断行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共享式”收入决定特征,其在性别和地区差异的平衡上有积极作用,但其过度的“论资排辈”拉高了工资分布高端的工资溢价;对于垄断行业的收入规制,对象应是工资分布高端人群,措施应是减少论资排辈而实施更具激励性的工资决定机制。

主编推荐
彭树宏,男,1980年9月生,湖北黄冈人,经济学博士,讲师。1999年9月由湖北省黄冈中学考入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6月获管理科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9月保送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6月获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井冈山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任教,2009年9月开始在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7月获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统计系任教,11月借调至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负责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的数据统计科研工作,2013年9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讲授过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多门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主要研究兴趣为:就业与收入分配、微观计量经济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