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欧亚文学交流互鉴-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欧亚文学交流互鉴-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59.25 6.7折 89 全新

库存59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奥利弗·哥尔斯密|编者:范若恩|总主编:金雯|译者:王巧红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66172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2236135

上书时间2024-11-27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奥利弗·哥尔斯密(OliverGoldsmith,1728—1774),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小说《威克菲尔德牧师传》,剧作《屈身求爱》,诗歌《荒村》《旅行者》等。
译者:王巧红,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目前主攻奥利弗·哥尔斯密研究。

目录
前 言
第1封信
介绍中国哲人。
第2封信
中国哲人到达伦敦。他旅行的动机。对街道与房屋的描绘。
第3封信
继续描写伦敦。英国人的奢华及其益处。英国的绅士与淑女。
第4封信
英国人的骄傲。自由。两者的例证。报纸。礼数。
第5封信
英国人对政治的热情。一份样报。各国的风俗特点。
第6封信
因追求高雅而失去幸福。中国哲人的耻辱。
第7封信
智慧是为了让人快乐。旅行对一个哲人道德上的益处。
第8封信
中国哲人在伦敦街头被一位妓女所骗。
第9封信
英国人对女性的放荡。一个讨女士欢心的男子。
第10封信
中国哲人从北京到莫斯科的路程。达斡尔国的风俗。
第11封信
奢华的益处:使人更聪明,更快乐。
第12封信
英国的葬礼庄严肃穆。英国人热衷于恭维性的墓志铭。
第13封信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第14封信
中国哲人受到一位英国贵妇人的招待。
第15封信
反对凶残地虐待动物。来自琐罗亚斯德教《阿维斯塔》经文及其评注的一则故事。
第16封信
貌似真挚的书籍宣扬虚假信息。
第17封信
正在进行的英法战争,其动机是轻率的。
第18封信
一则中国妇女的故事。
第19封信
英国人及俄国人对待通奸妇女的方式。
第20封信
英国文学界的现状。
第21封信
中国哲人在英国剧院。
第22封信
中国哲人的儿子在波斯沦为奴隶。
第23封信
赞扬英国人为法国囚犯慈善募捐的行为。
第24封信
嘲笑庸医和售卖灵丹妙药的小贩。
第25封信
以劳国为例,说明王国的兴衰沉浮。
第26封信
黑衣人的性格特点,其矛盾行为举例。
第27封信
继续讲述黑衣人的故事。
第28封信
伦敦有大量老姑娘和单身汉的原因。
第29封信
伦敦的一个文学俱乐部。
第30封信
接着描写文学俱乐部。
第31封信
中国人的园林艺术精妙绝伦。描写一座中国园林。
第32封信
英国一些贵族的堕落行为。鞑靼人的蘑菇盛宴。
第33封信
中国人的写作方式。嘲笑英国杂志上的东方传说。
……
第118封信
荷兰人在日本宫廷中的卑微表现。
第119封信
穷人的苦难,以一名列兵的生平为例。
第120封信
论某些英国头衔的荒谬性。
第121封信
英国人优柔寡断的原因。
第122封信
嘲笑旅行者惯常的叙述方式。
第123封信
结尾。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18世纪的英语书信体小说,作者虚构了旅英华人李安济致友人的信件,借此讽喻英国社会,介绍中国文化。全书共有书信123封,大量涉及中国的故事、寓言、语录、哲理,堪称面向18世纪外国读者的一部中国知识百科全书。
中国人李安济曾在广州居住,会讲英语,在欧洲商人的推荐下游历至伦敦。在这里,他广受欢迎,和英国朋友一起游历伦敦各地,和各阶层的人交谈,将见闻印象写信寄给北京礼部大臣冯煌。李安济离开中国后,他的儿子兴波来欧洲寻父,在途中被俘为奴,后设法逃走并解救一名女奴,父子二人的通信充满戏剧性的变故和道德说教。最终父子二人在伦敦团聚,兴波与他解救的女奴泽丽斯在伦敦完婚定居,李安济则与他的英国朋友继续游历世界。

精彩内容
第97封信几乎所有的文学主题都已经被穷尽了。
李安济·阿尔坦济寄北京礼部尚书冯煌。
这里的书商通常是这样做的,当一本书在某个主题上给人带来普遍的愉悦时,他们就会根据同样的计划再推出几本书,这些书肯定会有购买者和读者,因为人人都希望看到令人愉悦的事物。第一部作品的作用是唤起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兴趣;兴趣一旦被唤起,最轻微的努力都会使其继续发展;第一部作品的优点会散发出足够的光芒,照亮接下来的努力;在这部作品的优点被耗尽之前,人们不会对其他主题产生兴趣。一部愚蠢的作品就这样紧随一个受人称赞的作品而来,使人的思考脱离了令其快乐的对象;就像在一个发射了炮弹的炮筒里塞海绵,让炮筒可以准备好下一次发射。
然而,这种将一个主题或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榨干的方式,实际上排除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复兴这一主题或方式的可能性;餍腻的读者带着一种文学上的反胃转身离去;尽管书名是每一本书里被阅读最多的部分,但他几乎没有足够的毅力去打开书翻到标题页。
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我现在对几个主题和几种不同类型的作品已经麻木了:这些主题最初是否讨人喜欢,我不敢断言;但现在,只要在广告中看到新书的名字,我就会唾弃它;即使在第二页中,作者承诺会把自己的脸整齐地刻在铜版画像上,我也没有丝毫好奇心去看第一页以外的内容。
在阅读中,我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美食家,普通的牛肉或坚硬的羊肉是绝对不行的。我喜欢吃中国菜中的熊掌和燕窝,我喜欢用浓烈的阿魏酱汁或用大蒜熏烤过的食物。因此,上百种睿智、有学问、道德高尚、立意良好的作品,对我来说毫无魅力可言。因此,就我的灵魂而言,我再也找不到足够的勇气和风度,去阅读两页以上的关于上帝和自然的思考,或关于天意的思考,或关于自由恩典的思考,或者关于任何事情的思考。看完每日沉思类的书后,我不再沉思了。关于不同主题的文章也不能吸引我,尽管它们从未那么有趣过;至于葬礼布道,甚至感恩布道,我既不会为之哭泣,也不能为之欢欣。
我很少看标题以外的内容,但主要对于温和的诗歌。事实是,我看书是想知道一些新的东西,但在这里,读者什么也没有获知。他翻开书,看到的是非常精美的词句,的确很好,韵律也非常准确,但没有得到任何信息。他的想象中浮现出一堆艳俗的意象,就像梦中之景,但好奇心、归纳、理性和一连串的情感都在沉睡。诗或者有益,或者有趣,那些在愉悦心境的同时又能治愈心灵的俏皮话已被完全遗忘;因此,如果读者想欣赏现代人称赞的此类作品,为了获得愉悦,就必须要先抛开理智,以臃肿而复杂的修饰语作为补偿和指导,并专注于绘画,仅仅因为它们的确都是精耕细作的产物。
然而,如果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就会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种用力的矫饰;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掌声与其说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感受,不如说是来自他人的感染,而我们自己进一步扩散了这种感染。有一些主题,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徒劳无益的,但大家却又互相推崇,认为值得赞扬。但这种强加于人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公开抨击他们私下里津津乐道的东西,在国外称赞他们在国内厌恶的东西。事实上,我们在公开场合发表的批评意见,并不是要为作者伸张正义,而是为了让别人对我们卓越的鉴赏力印象深刻。
但是,让已经赢得如此掌声的此类作品享受这一切吧。我不想减少它们的名气,因为我从来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它们增光添彩。但今后恐怕有很多诗,我只能读其标题。首先,所有关于冬天、夏天或秋天的颂歌,简而言之,所有的颂歌、长短句抒情诗和独唱抒情诗,今后都会被视为过于文雅、古典、晦涩和高雅,无法阅读,完全超出了人类的理解力。田园诗很美——对于那些喜欢它们的人来说,但对我来说,迪尔西是我曾与之交谈过的最平淡无奇的家伙之一;至于柯吕东,我不喜欢与他为伍。挽歌和宗徒书信对于写作的对象来说很好;至于史诗,我一般只读前两页就能明白整个结构。
然而,现在的悲剧都是很好的、指导性的道德布道,如果你不喜欢美好的事物,那将是一种过错。在那里,我学到了一些伟大的真理,比如,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的道路,惩罚总会降临到恶棍身上,爱是人类胸怀中最美好的抚慰,我们不应该反抗上天的意志,因为反抗上天的意志,上天的意志就会被反抗;还有其他一些同样新颖、细腻和令人震撼的感情。因此,每一部新的悲剧我都会去看,因为悲剧里的道理,如果与适当数量的鼓声、喇叭声、雷声、闪电声或场景转换的口哨声混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还不赖的和声。惜别。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