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政李唐:狄仁杰
  • 还政李唐:狄仁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还政李唐:狄仁杰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37.4 7.5折 49.8 全新

库存50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兆丰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7203492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705810

上书时间2024-11-2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先问读者朋友一个问题:关于狄仁杰,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习过历史的人可能知道狄仁杰“桃李满天下”的故事,知道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君臣际遇;喜欢影视的人也许看过《神探狄仁杰》《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这些电视剧、电影,知道狄仁杰是屡破奇案的大神探;我们姑且不论这些形象到底与狄仁杰的真实形象相不相符,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今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听过狄仁杰这个名字。从这个角度来说,狄仁杰在当今社会确实有着远超一般历史人物的知名度。这种现象并不常见,要知道,历史上的名相能臣并不少,但是能穿越千百年的厚重历史,留下大名,又是上到帝王贵胄,下到市井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可谓寥寥无几。狄仁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人气和吸引力呢?这首先离不开狄仁杰匡扶唐室的功绩。狄仁杰晚年,以武承嗣为首的武氏子弟与以李显、李旦为首的李氏皇族对皇位进行了一系列的争夺,在这场斗争中,狄仁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力主迎立武则天之子李显,使其登上太子之位;又引荐张柬之等忠于李唐的大臣,为李显能够顺利继位储备了人才,同时也在武则天身边布下了一张严密的网。狄仁杰去世后,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李显重登天子之位,大唐江山社稷终于回到李氏手中。狄仁杰虽然没有见证大唐重归李氏,但他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因此获得了后世之人的普遍肯定,比如著名的诗人杜甫就曾经写诗赞扬狄仁杰匡扶唐室的杰出功绩:狄明府(节选)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策诏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诸如此类的诗文、故事不胜枚举。正是狄仁杰在匡扶唐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他被视为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功臣,千年以来受到人们的无数颂扬。当然,狄仁杰能够拥有如今这么高的人气,还离不开一个外国友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以狄仁杰事迹为题材的戏剧、小说,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一本是清末年间成书的《狄公案》,这本书写的是狄仁杰如何在侦破一系列奇案的同时推翻武则天的统治,迎回正统天子李显的故事,实际上,这本书讽刺的就是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高罗佩是一个“中国通”,对中国文化非常痴迷,也非常精通。他在中国担任荷兰流亡政府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这本清末成书的《狄公案》,发现狄仁杰的传奇经历不亚于西方的福尔摩斯,惊喜之下就把《狄公案》的前三十回拿回国翻译出版,结果在国外引起了极大轰动。20世纪50年代他又创作出版了一部140万字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同样广受好评。此后,高罗佩与狄仁杰系列侦探故事的名气逐渐传到国内,国内的出版社发现国外居然有这样一部以狄仁杰破案为题材的侦探小说,于是把高罗佩的作品引进了国内。从此,狄仁杰在普罗大众眼中的形象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来自大唐武周的能臣名相,从此成了一个破解无数奇案的大侦探。高罗佩对狄仁杰形象的二次创作使这位中国古代的名臣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现在我们看到的狄仁杰形象,很大一部分就来自高罗佩的创作,而狄仁杰在当代的人气也由此而来。当然,如果我们只关注这两点,或许会觉得狄仁杰的名气盖由幸致,但其实不然。在本书里,我们会看到狄仁杰的一个个侧面:在担任宁州刺史期间,狄仁杰调解胡汉矛盾,抚和戎夏,安定了当地社会;同时又革除积弊,约束官吏扰民,注意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赋役负担,因而使得当地“人得欢心”。当地人民为其立碑镌文,“耆老歌刺史德美者盈路”。在担任豫州刺史期间,恰逢李贞叛乱被武则天镇压,奉命出征的张光辅留在豫州清查李贞余党,张光辅大肆株连,无辜百姓受牵连者多达五千余人。在此情况之下,狄仁杰不顾可能被认定为李贞余党的危险,向武则天上密信求情,最终使得这五千余人保得性命。这五千余人流放路上经过狄仁杰担任过刺史的宁州时,当地父老对他们说:“我狄使君活汝辈耶!”于是流放者与当地父老相偕痛哭于碑下,设斋三日而去。他们后来到达流放之地丰州,仍念念不忘狄仁杰活命之恩,遂又在当地立碑颂扬其德。小到地方县令,大到掌握朝政的宰相,狄仁杰始终以大唐的江山社稷和天下的悠悠苍生为念,狄仁杰所到之处,一座座祠堂和一块块碑石见证了狄仁杰的政绩,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体现着狄仁杰的品行。历史上有无数的名相和名将,但是真正能被历史记住的永远只有那些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而这就是狄仁杰名气如此之大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狄仁杰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但是要看到,狄仁杰的一生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他的经历是坎坷的,仕途是曲折的,他为官一生多次被诬告,青云直上从来就与狄仁杰无缘,第一次拜相时,狄仁杰已经六十二岁,但狄仁杰做了不到一年宰相,就遭到了酷吏来俊臣的诬陷,被判了死刑,只待武则天批准。所幸最后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同僚的救助逃过一劫,与死神擦肩而过,被贬为县令。面对如此不公的待遇、如此巨大的落差,狄仁杰没有消极抱怨,而是继续踏踏实实地把分内之事做到极致,把一个遭受严重旱灾的彭泽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人们安居乐业。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狄仁杰的英雄主义则是在遭到官场的挫折之后,不随波逐流,更不改变自己正直的本性,坚守良知和底线。而这正是我们普通人能从狄仁杰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身处李唐和武周交会的这个特殊时代,狄仁杰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拥有着丰富多彩又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三百多年,但是狄仁杰的故事仍然在历史的书卷里熠熠生辉,今天我们仍然能从他的身上汲取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来吧,让我们一同走近那个与影视剧形象迥然不同的狄仁杰吧,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书卷吧,旅程从此开始!"



导语摘要

"狄仁杰身为唐代著名政治家,是唐高宗、中宗、睿宗、武周四朝元老,一生两度拜相,是武则天最为倚重的大臣,被武则天亲切地尊称为“国老”。他表年入仕,耄耋而逝,辅国安邦数十载,为大唐江山鞠躬尽瘁;他勤政重民,刚正不阿;他有胆有识,唯才是举,从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在上承贞观之冶、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李唐王朝得以延续。本书立意高远,以权威史料为据,力图打破读者对狄仁杰“神探”的刻板印象,还原一个善于处理危机、荣辱不惊、一身正气,又充满政治智慧的大唐相国的真实人生;解读在皇权独裁的背景下,狄仁杰如何立世为官、如何在武则天的高压统治下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的卓越智慧。"



作者简介

黄兆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魏晋史。认为“写史就是写人,写人就是写情”,主张写史要透过冰冷的数据看到背后的人性。



目录

第一章 狄公家世 
第一节    狄氏家族 
第二节    明经入仕 
第三节    武氏入朝 
第二章 初入官场 
第一节    汴州判佐
第二节    并州参军 
第三章 京官岁月
第一节    神判善决 
第二节    弹劾佞臣
第三节    出使岐州
第四章 达济天下 
第一节    造福并州 
第二节    治理宁州 
第三节    巡抚江南 
第四节    豫州“救火” 
第五章 改朝换代 
第一节    武周革命 
第二节    首次拜相
第三节    生死危机
第六章 远离朝堂
第一节    彭泽县令
第二节    魏州刺史 
第三节    安抚河朔 
第七章 国之重器 
第一节    再度拜相 
第二节    定边之策
第三节    国老出征 
第四节    布局天下 
第八章 还政李唐 
第一节    储位之争 
第二节    大星陨落
第三节    神龙政变 
第四节    狄公子孙 
第五节    名留千古



内容摘要

"狄仁杰身为唐代著名政治家,是唐高宗、中宗、睿宗、武周四朝元老,一生两度拜相,是武则天最为倚重的大臣,被武则天亲切地尊称为“国老”。他表年入仕,耄耋而逝,辅国安邦数十载,为大唐江山鞠躬尽瘁;他勤政重民,刚正不阿;他有胆有识,唯才是举,从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在上承贞观之冶、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李唐王朝得以延续。本书立意高远,以权威史料为据,力图打破读者对狄仁杰“神探”的刻板印象,还原一个善于处理危机、荣辱不惊、一身正气,又充满政治智慧的大唐相国的真实人生;解读在皇权独裁的背景下,狄仁杰如何立世为官、如何在武则天的高压统治下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的卓越智慧。"



主编推荐

黄兆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魏晋史。认为“写史就是写人,写人就是写情”,主张写史要透过冰冷的数据看到背后的人性。



精彩内容

第一点,勤奋刻苦,才思敏捷。狄仁杰将读书学习放在了首位,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外界的干扰对他来说可以忽略,书中的“营养”才是他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他对书中的知识已经有
所见解,读书仿佛是在受圣人指导,甚至可以以书为媒介,和圣人进行跨越时空的“沟通”。
第二点,胆识过人。史书中记载他尚处“儿时”,我国古代可称“儿时”,大概就是五至八岁。这么小的年龄,面对一场命案仍然可以专心读书,说明狄仁杰自小便胆量超群,只知圣贤,不惧鬼神。而面对威严的官吏前来责问,他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将打扰他看书的官吏称作“俗吏”,也可以看出狄仁杰性格直率,不会拐弯抹角,也不会曲意逢迎。正因这样,狄仁杰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宋朝的《南部新书》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狄仁杰的故事:狄仁杰年少时,与伙伴们外出游玩,遇到了学识渊博、善于相面的高僧海涛。他看过狄仁杰的面相后便感慨:“此郎位极人臣,苍生是赖,但恨衰朽之质,所不见尔。”
此外,狄仁杰自少年时就有济世安民之志向,希望多学本领为民造福,所以他读书不仅限于圣贤经典,还对医书有所钻研,对医术也颇为精通。隋唐时期文人读书涉猎的范围很广,但医学卜筮的书一般不在其中。据唐代薛用弱编写的《集异记》记载,有一次狄仁杰赶考时,经华州(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看到路边竖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如此重赏,到底身患什么病呢?狄仁杰感到好奇,走近一看,只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十四五岁的少年,双目无神,气息奄奄。而他鼻端生着个瘤子,足有拳头大小,瘤子和鼻子间有一条细肉,粗细如筷,稍碰则痛苦万分。
狄仁杰观察良久,突然越众而出说道:“可否让在下一试?”听到这话,围观的群众开始议论纷纷,再看狄仁杰完全不像身怀医术的样子。而患儿的父母压根没有多想便同意了,他们辗转多地找了无数名医,却无一见效,此刻既然有人愿意尝试,何乐不为?狄仁杰吩咐将患儿扶起,先是把脉沉思半晌,然后取出银针,从患儿后脑穴位扎入,接着又问孩子,患处是否有温热刺痛感,见孩子点点头,狄仁杰迅速将银针拔出。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瘤子掉了下来,孩子的疼痛也全部消失。见狄仁杰治好了孩子,周围的声音全部变成了兴奋叫好之声,孩子的父母更是喜极而泣,忙不迭地跪下来叩头谢恩,同时吩咐下人赶紧把酬金送上,狄仁杰说:“我只是见这孩子可怜,怎能贪图你的财物。”说完,他拒绝了这份酬金就离开了。《集异记》作为一部小说,关于狄仁杰的这则故事的真假已经不可考,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狄仁杰在百姓心中扶危救难、见义勇为、不求回报的光辉形象。



媒体评论

"1.心系民生,铲邪除恶,做百姓的青天父母;心系国运,犯颜直谏,做李唐的再造功臣。2.无论是张光辅、来俊臣等人的威胁迫害,还是武则天的铁腕强权,都动摇不了他造福百姓、事武忠李的初心。3.平稳安宁的政权交接,减少社会动荡,是国家之福、人民之幸。他深谋远虑,唯才是举,以神龙政变,还政李氏,不愧为一代名相。4.狄仁杰心怀英略,既忠于武周统治,又忠于李唐宗室。他不像徐敬业等人奋起反抗,也不像来俊臣之流自甘堕落,他是两者兼顾的典范。作为武周的臣子,他为官正直,不徇私利;作为李唐宗室的追随者,他求同存异,着眼未来。5.“为道义而为官”远比“为当官而为官”要艰难得多,在沉浮官场的芸芸众生中,真正像狄仁杰那样把握住自己初心与定力的,可谓凤毛麟角。6.狄仁杰是儒家士大夫,早年以明经及第,逐渐成长为唐朝武周时期著名政治家,一代名臣。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在上承“贞观之冶”、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