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17 4.5折 ¥ 3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子安宣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26545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29392266
上书时间2024-11-23
《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是三联书店2007年5月出版的《国家与祭祀》一书的修订本。与旧版本相比,该修订本不再拘泥于日文原著的汉字词汇与句式,并且补充了若干译者注,以便中文圈读者阅读、理解。这种修订是基于译者翻译观的变化。现在,译者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让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的读者来阅读。译文的“信”,是词汇、句式的“信”与意涵的“信”这两种“信”的统一。由于“辞”与“意”的关系具有间接性,因此,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重组是必然的。这次修订幅度很大,现在诸位读者看到的,与其说是修订本不如说是重译本。
十年前该书出版之后,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家杂志、网站发表了书评,2008年5月30日,香港凤凰卫视专题节目《开卷八分钟》用整期节目介绍了该书。
《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引起反响,一方面是因为其政治神学批判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的是当时日本社会的右倾化在知识界、政界的种种表现,针对的是杀与被杀的悲剧被右翼人士“荣光”化的事实;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论述涉及现代国民国家建设中的普遍性问题——包括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世俗化、非宗教化,等等。子安宣邦先生撰写《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是在2003年。现在,十五年过去了,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形势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诸位读者阅读《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亦当有新的理解。
子安宣邦,1933年生。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日本思想史大家。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子安宣邦知识渊博,思想深刻,在日本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
董炳月,196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早年留学日本,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著作:《“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茫然草》《“同文”的现代转换》《鲁迅形影》等。译著:《何谓“现代的超克”》《蒙古新疆旅行日记》等。
致中国读者
章 国家神道的现状
1.国家神道的问题
2.“国家神道曾为何物?”这个问题
3.被强加的“国家神道
4.从宪法原则的脱离
5.”国民宗教“的复活
6.从历史中被唤回之物
7.国家神道的此时
第二章 本源性咒缚的归来
——伊势神官的现状
1.为何参拜伊势神宫?
2.天祖祭祀这一本源
3.神宫·天皇·日本
4.固有美的再发现
5.天皇制国家的宗庙
6.内宫参道的景观
7.祭年迁宫与”神宫式之物
第三章 沉默的鬼神与生者的饶舌
——靖国神社的现状
1.臭气与噪声
2.选择死者并赋予意义
3.英灵与历史解释
4.超越了被赋予之意义的死者们
5.鬼神的住所
6.沉默的鬼神
第四章 “天祖”概念的重构
——《新论》与危机政治神学(其一)
1.“天祖”这一汉语词汇
2.“天祖”概念的重新建构
3.外来危机与水户学
4.“国体”论的形成
5.臣民式统合的原理
第五章 祭祀国家的理念
——《新论》与危机政治神学(其二)
1.国家的长期方略
……
第六章 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宗教
——世俗主义现代化与宗教民族主义
第七章 两个世俗国家之间
——国家神道发生的场
第八章 “国家神道”这一遗产
——现代神社神道史的话语
第九章 神道与现代宗教学
——神道乃国民型宗教
第十章 战争之国与祭祀之国
——国家的连续性与祭祀
后记 谁在祭祀死者?
子安宣邦的政治神学批判(译后记)
《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是三联书店2007年5月出版的《国家与祭祀》一书的修订本。与旧版本相比,该修订本不再拘泥于日文原著的汉字词汇与句式,并且补充了若干译者注,以便中文圈读者阅读、理解。这种修订是基于译者翻译观的变化。现在,译者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让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的读者来阅读。译文的“信”,是词汇、句式的“信”与意涵的“信”这两种“信”的统一。由于“辞”与“意”的关系具有间接性,因此,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重组是必然的。这次修订幅度很大,现在诸位读者看到的,与其说是修订本不如说是重译本。
十年前该书出版之后,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家杂志、网站发表了书评,2008年5月30日,香港凤凰卫视专题节目《开卷八分钟》用整期节目介绍了该书。
《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引起反响,一方面是因为其政治神学批判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的是当时日本社会的右倾化在知识界、政界的种种表现,针对的是杀与被杀的悲剧被右翼人士“荣光”化的事实;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论述涉及现代国民国家建设中的普遍性问题——包括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世俗化、非宗教化,等等。子安宣邦先生撰写《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是在2003年。现在,十五年过去了,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形势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诸位读者阅读《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亦当有新的理解。
子安宣邦,1933年生。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日本思想史大家。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子安宣邦知识渊博,思想深刻,在日本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
董炳月,196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早年留学日本,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著作:《“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茫然草》《“同文”的现代转换》《鲁迅形影》等。译著:《何谓“现代的超克”》《蒙古新疆旅行日记》等。
《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
新形成的国家,必须通过对于构成了现存社会的宗教性多数派与诸种宗教势力采用决战或者怀柔、妥协、吸纳的方式,来塑造自己一方新的世俗多数派——塑造自己的国民。在这里,民族主义被作为世俗民族主义以新国民的形成为指向广泛宣传。不过,作为世俗主义国家的迅速现代化的政策实施,产生了政治压迫与社会分化,并激起了民众对于这种压迫与分化的抵抗。而且,由于宗教势力所组织的原教旨主义革新运动的发生,世俗主义现代化遭到反击。这样,宗教民族主义以国民的宗教性再统合为指向而产生。
这是我依据前面提及的两《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状》就非欧洲地区现代国家的形成面临的事态所进行的草图式素描。下面根据伊朗和印度的史实对该素描进行补充。1979年的霍梅尼伊斯兰革命获得成功的伊朗,是自上而下对世俗主义现代化进行强权式推行的代表性例证。1925年登上伊朗国王王位的礼萨·汗大力推行伊朗的现代化,其政策实施的核心在于确立中央极权式的权力、整顿官僚机构、强化军队。这是实实在在的现代国家权力及其机构的建立。伊朗作为现代国家的建构——他将这种建构作为伊朗社会的非伊斯兰化而推行,即力图通过波斯·认同感对伊朗的国家属性进行非伊斯兰式的重新建构。波斯语被作为国语或者共通语而推行,现代性的民法、刑法、商业法取代伊斯兰法被制定出来。而且,甚至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国民穿西装。这种自上而下的现代化,经由第二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之手,在战后国家环境中被进一步强权式地推行。国王在接受美国援助的同时所进行的作为“白色革命”的现代化,以土地改革、选举法修订等方式推行。20世纪70年代,借助在石油价格高涨中获得的巨大收入,伊朗开始谋求成为大国,但结果却是伊朗社会的急剧改变,从农村流人首都德黑兰的民众导致了贫民窟的出现,构成了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小川指出:对于这类民众来说,所谓“现代化”,只能是“从前安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地域共同体遭到破坏,贫富差距扩大,而不是此外的任何东西”。政府对反政府运动进行镇压——抵抗这种镇压的伊朗民主化运动不久即染上宗教色彩,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的完成过程及其后续情形,就是我们现在依然从远方遥遥注视着的中东现代史的过程。
这场伊斯兰革命,确实曾经是作为对于伊朗的世俗主义现代国家化的宗教性替代物而推行的。但应当说,那与其说是对现代国民国家自身的否认,不如说是作为伊斯兰国家的对于新的统合的追求。关于伊斯兰叛乱派,尤鲁根斯玛雅也指出:“他们的思维方法的奇妙结果之一,就是将现代国家中的许多为显著的要素挪用在伊斯兰所依据的框架之内。……较之于将国民国家从伊斯兰中排除,他们也在更多地制造新的统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