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学与哲学(汉译名著本1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学与哲学(汉译名著本14)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54.6 8.4折 65 全新

库存1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沃尔夫哈特·潘能伯格(Wolfhart,Pannenberg) 著 李秋零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2777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29305383

上书时间2024-11-22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在这本书中,我以经过润色、但在轮廓上略有改动的形态展示了我数十年来定期讲授、一再修改,后于1993-1994学年冬季学期在慕尼黑作为我的正式学术讲授之结束而开设的一门讲演课的手稿。我之所以决定出版这个讲演稿,乃是因为对于为神学家们提供哲学导论这个重要任务来说,遗憾的是还罕有文献。关于这一任务对于神学研究的重要性,我在本书导言的开首那里就谈过了。但除此之外,哲学与神学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引起更广泛的兴趣。
  关于这种关系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哲学对于神学来说在其相互关系的历史上的重要性的问题,构成了这一阐述的主导问题。它为什么不是纯粹按体系进行,而是以各个哲学体系的历史顺序及其在基督教神学中的接受为取向,这同样要在导言中予以论证。另一方面,对于这样一种阐述来说,哲学史上出现的各个体系只能扼要地讨论,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即便是为此给出的引文注释,也限制在一个水平上。谁要是在这里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段落或者那个段落,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找到方向。
  关于不同哲学体系在神学中的影响史所说的东西,也被迫保持为扼要的。尽管如此,这里仍然有本著述的主要旨趣。这首先适用于古代哲学在基督教思维中的影响史。紧接着,第五章探究基督教自身对哲学的主题和问题的贡献,而以下各章则转向近代思维与基督教的关系,首先是一些被认为较普遍的考虑,然后考察对于近代早期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哲学新方案(第七章),特别要关注康德及其思维在神学中深远的影响史。



导语摘要

潘能伯格是当代德语基督新教*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如题,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神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哲学与神学之关系规定的各种类型;二、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的接受、亚里士多德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与基督教思维与斯多亚哲学的关系;三、基督教对哲学主题构成的贡献;四、近代文化从基督教解放;五、今日的神学与哲学。



作者简介

潘能伯格 (Wolfhart Pannenberg  1928年10月2日-2014年9月4日)是德国信义宗神学家,他对现代神学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包括其历史观——作为一种以基督复活为中心的启示形式,在新教和天主教神学以及非基督教思想家中都有广泛的讨论。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关于哲学对于神学研究的功能的预先说明


二、言说上帝对于神学与哲学之关系的核心意义


三、与上帝观相应的世界概念和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张力


章 哲学与神学之关系规定的各种类型


一、神学与哲学对立


二、基督教是真哲学


三、哲学作为与超自然启示不同的“自然理性”的功能


四、理性的普遍性和宗教的主观性


五、把宗教表象扬弃在哲学概念中


第二章 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的接受


一、关于神的思想和柏拉图主义的本原学说


二、向神接近的生活理想


三、光照与恩典


四、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学说的矫正和改造


五、柏拉图主义思维的继续影响和现实意义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一、亚里士多德的核心思想与柏拉图的关系


二、教父神学中的亚里士多德


三、拉丁中世纪基督教对亚里士多德的接受及其问题


四、近代与亚里士多德


第四章 基督教思维与斯多亚哲学的关系


一、斯多亚学院体系的出发点和基本特征


二、基督教神学与斯多亚学派


三、斯多亚学派的题材对于近代脱离基督教的意义’


第五章 基督教对哲学的主题构成的贡献


一、世界和一切有限存在者的偶在


二、专注于个体性


三、把世界理解为历史


四、对无限者的积极评价


五、基督教道成肉身信仰的影响


第六章 近代文化从基督教解放


第七章 对于近代早期来说决定性的哲学新方案及其神


学上的重要性


一、笛卡尔对哲理神学的更新及其引起的问题


二、洛克和经验论


1.认识论


2.上帝知识与自然知识的关系以及基督教启示的可信性


3.洛克与理神论


4.洛克的其它影响


第八章 康德及其对神学的影响


一、康德哲学发展中的神学冲动


1.康德在其早期著作中的上帝观念


2.作为创造的世界


3.出自理性的上帝证明


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上帝的形而上学功能的人化


1.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中对空间和时间的人类学解释


2.知性功能的主体性及其客观有效性问题


3.专门的形而上学转换为理性的理念


三、康德的伦理学和宗教哲学


四、康德的神学影响


1.超自然主义对康德的接受


2.觉醒神学的端倪


3.对耶稣的上帝之国宣讲的伦理解释


4.先验的托马斯主义


第九章 早期唯心论


一、费希特和无神论之争


1.费希特知识学中的自我哲学


2.费希特哲学的实践特征和无神论之争


二、谢林和黑格尔的开端


三、施莱尔马赫与唯心论的关系


1.讲演《论宗教》中的宗教概念的哲学视角


2.谢林和黑格尔对施莱尔马赫的《论宗教》的反应


3.施莱尔马赫的哲学体系与谢林和黑格尔的关系


第十章 黑格尔的体系思想


一、基础与初的阐述


二、实在哲学和逻辑学


三、基督教神学对黑格尔哲学的反应


四、持久的意义和界限


第十一章 人类学转向


一、黑格尔之后哲学的标志


二、摆脱黑格尔时的哲学新方案


1.费尔巴哈和马克思


2.施蒂纳和克尔凯郭尔


3.狄尔泰和历史经验的解释学


三、依据上帝之死重新规定人的此在


1.虚无主义哲学家


2.海德格尔与存在主义


3.哲学人类学


4.向自然哲学的扩展


第十二章 今天的神学与哲学


一、人与宗教


二、哲理神学和历史性的宗教


三、世界概念和上帝观念


缩略语表



内容摘要

潘能伯格是当代德语基督新教*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如题,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神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哲学与神学之关系规定的各种类型;二、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的接受、亚里士多德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与基督教思维与斯多亚哲学的关系;三、基督教对哲学主题构成的贡献;四、近代文化从基督教解放;五、今日的神学与哲学。



主编推荐

潘能伯格 (Wolfhart Pannenberg  1928年10月2日-2014年9月4日)是德国信义宗神学家,他对现代神学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包括其历史观——作为一种以基督复活为中心的启示形式,在新教和天主教神学以及非基督教思想家中都有广泛的讨论。



精彩内容

《神学与哲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即使在实证科学时代,哲学还是分摊到了对自觉的生活进行概括性的、反思性的取向的任务(亨利希[Dieter Henrich])。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自我意识及其确立的问题,而且有广意义上的、在邻人性的领域里,但也在世界经验的范围内的经验意识。由于自觉的生活的整体问题被归给了哲学反思,所以,它也应当阐明一个世界概念,来作为对我们的经验来说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总和,尽管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思想总是超越我们的经验视域的实际限制。由于世界视域的这样一种相对性,哲学可以把世界整体的统一性当作康德意义上的一个纯然理念来对待,因为世界整体恰恰是超越一切有限的经验的。尽管如此,宇宙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宇宙论中甚至成为自然科学的、从当代知识水平出发外推的理论构成的对象。
  世界概念对于哲学确证自觉生活的统一性来说不可或缺,这之所以对于神学来说尤其重要,乃是因为世界概念和上帝观念始终是彼此相关的。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上帝可以设想为世界的起源和始作者,但世界作为统一体鉴于其现象的多样性只能从它的这种统一的一个根据出发来理解,这个根据本身不能仅仅是世界的一个要素。因此,对世界的理解反作用于上帝概念,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世界被理解为一个在开始时奠定的、从此不变地绵延的秩序,那么,应当被设想为这个世界的始作者的上帝的观念,就将不同于当世界根据一个还开放着的未来而被设想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时。反过来说,如果上帝被设想为世界的自由起源,被设想为世界的创造者,上帝不是出自他的本性的必然性,而是自由地创造世界,那么,在对世界的理解中,就显现出世界的存在在整体上和在一切具体事件上的偶性。无论是早期基督教神学柏拉图主义关于世界之产生的观念的争论,还是中世纪盛期基督教神学与阿拉伯哲学关于世界起源的偶性的争论,还是康德反对由莱布尼茨教导的世界按照在上帝的智慧中确立的创造模式而产生的表态,都为此提供了例证。即使对于今天神学与世界概念的关系来说,世界在整体上以及在每一具体事件中的偶性的主题也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在这里,就连世界概念和局部现实的本体论状态也是彼此密切相关的。
  与偶性的主题为适应的,是把事物的实在理解为归根结底基于事件的,如同怀特海的自然哲学体系所展示的那样。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相对立,从中得出的是一切存在着的东西的同一性的历史性。这是狄尔泰从其他前提条件出发,但却以相似的结果展开的观点,亦即从对人们关于自己和关于人们所遇到的一切的经验之历史性的研究出发。怀特海与狄尔泰一样,或者也与过程哲学的创立者柏格森一样,都是从作为关键的人类经验出发,前进到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之外的现实的理解的。在柏格森这里,也许是詹姆斯的哲学心理学构成了出发点。它变得普遍化,成了每一个基本事件的主体性的学说。狄尔泰根据对宏观历史的理解使他对个人经验的历史性的分析普遍化,但并不扩展到自然事件。然而,他的哲学作为生命哲学类似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后者就其自身而言完成了通向自然哲学的一步。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